大学生就业难题求解:谁动了我的奶酪
本来是个喜庆的日子,但许多人这个节日过不消停,寒窗十数载,却未必能换来满意的结果。这个群体——中国大学生,在教育体制变革和商业社会转型中,正经历痛苦的磨合。
“就业难,难就业”,这是很多即将走出校门、寻觅第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的大学生的直接感受。在全国无数个地方,如今反复上演同一个镜头——招聘会的现场人头攒动,直至水泄不通,一群群一脸茫然的学生们每天疲于奔命,从这个招聘会场奔袭到那个招聘会场,游走于希望与无奈之间。
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的局面?难道是教育过剩?
按理说,不会如此。抛开微观原因不谈,单从宏观上,中国目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仅占总人口的约3%,而多数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上,即使一些中等发达的国家如韩国也远远高于中国目前的数字。那么为什么中国“人才过剩”提前到来了呢?
多数人愿意将这一结果归咎于中国教育改革“激进”的变革。从十多年前,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教育产业化的推动下,中国高校招生急速膨胀,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它生产了远远超出需求的更多产品。有人统计说,十多年中,中国经济规模增加了1倍多,就业人口增加了不到1倍,但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则增加了三四倍。
但有人说,原因并不尽如此。教育体制滞后和变革盲目,难以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体制格局的迅速变化,它必然产生今天的后果,比如急速非理性的数量膨胀导致了质量的普遍下降,由此产生更多教育“次品”。也就是说“人才过剩”更多的是结构性的过剩,造出的产品没人要,想要的产品没人造。
我想这多少有点道理,在今天高等教育过度产业化和缺乏市场化绞缠一起,在利益的驱动下,究竟变化的商业和社会需要什么,又有多少人会仔细考虑和规划?
还有,高等教育究竟为谁培养人才?一个精英化的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究竟该准备些什么?
针对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都阳主任、MERCER(美世咨询)中国的人力资源总监赵宇静女士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孙群义主任齐聚“天下论衡”,共同讨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及中国人力资本状况,以期引人深思。
毕业与失业的距离
主持人:2003年,首批大学扩招生走向社会,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毕业高峰年,仅2003年,未落实就业的毕业生就达到50万人,2004年则更是达到70万人。“毕业即失业”成为令部分毕业学生和部分毕业学生家长心惊肉跳的词汇。您如何判断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