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炒房到炒煤温州人的一举一动就这样钱生钱
从炒房到炒煤,温州人的一举一动成了民间投资的风向标。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家对温州人的看法基本相似:读书不多,但对于圈子内的人倍加信任。也许正是这个特点使得他们虽在诸多投资领域知之甚少,却能在某位带头人的引领下,迅速形成合力,把财富席卷囊中。
温州人的新动向
除了那些魔术般的短炒之外,温州人开始寻求国企改制中蕴藏的机会。
2006年2月25日,北京金融街洲际饭店迎来了投资北京国企的温州企业考察团。郑先生是考察团中引人瞩目的一位,这不仅是因为他自身拥有的财富,更是因为他的中弛财团董事的身份。
郑先生对两个项目产生了兴趣,其中一个还是老本行汽车配件项目。郑先生表示,目前公司本身积累的研发实力还不够,所以需要通过合作来发展。同时,他也为财团看中了一个农场的项目,农场的土地可以为中弛财团未来的发展带来有利的帮助。谈到中弛财团的成立时,郑先生说,“一大杯水一个人喝不了,现在大家一起分”。
尽管记者对郑先生能投资多少资金非常感兴趣,但是郑先生再三表示这要看项目而定,如果项目好,钱不是问题。这次来参会的温州企业家大都有类似的表示。
郑先生在北京其实早有产业,当年他花了4000万元从北京建材行业的一家国企手中租下了木樨园附近的一块地,这就是现在的大康鞋城。如今,郑先生在韩国设立了办事处,他的女儿在英国留学,郑老板打算把女儿嫁给一个英国人,把生意也一起做到英国去。
兴乐集团总裁虞文品也是考察团中的一个焦点人物。虞先生来北京之前已经在安徽和江西买了几家国企,运营得非常成功。尝到了甜头的虞先生对此次活动非常有热情,他不仅亲自来,还带来了技术、销售、法律和会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与其他一些老板很快就会离开不同,他打算在北京多呆几天,详细考察一下他已经看中的几家企业。
虞先生对温州人被外界指责“炒”房、“炒”煤,而现在又被质疑“炒”国企而愤愤不平。他认为,温州人到外地买房只是因为当地的房地产有空间而已,温州人不来,北京人或者上海人也会来。而就国企来说,由于其产权的流动性很差,根本就不存在“炒”之说。
虞先生对收购的风险有很多深刻的认识。“很多跨行业并购的企业家,因为不懂新行业技术,最后被人牵着鼻子走,最后发现成本太高,只能按照温州土话所说的那样‘路湿脱鞋’。”接受了别人的教训,他在并购之中尤其小心,一般只涉及自己从事的电器生产行业,并请专业人士对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左左右右”地看个遍。 闲资流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