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量力而行择业大学生,你准备好了吗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每年这个时候,是一段比较难熬的时光。还没来得及为眼前的离别感伤,毕业后干什么,这个问题就摆在了他们以及家人的面前……
一名大学生的困惑
小孙是省城一所高校历史系的学生,今年7月份毕业。2月19日,她向记者描述了她前两次失败的求职经历。
“2005年12月,在西宁新宁广场举行的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上,我们挤入会场后发现,大约有六成的单位招聘业务员,余下的大多招技术人员,与我们专业对口的职位很少,沾点边的,待遇却又很差,月工资最高600元。”
“12月下旬,我们几个要好的女生又相约去西安参加一所高校举办的招聘会。但用人单位只招收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对我们不屑一顾。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面试的机会,却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
“像我们这样的毕业生,文凭的含金量不及名牌大学,实际动手能力又不如技校生。真不知该何去何从。”
相信不少大学生都有过小孙这样的无奈和彷徨。记者采访了数名大学生,他们求职主要有三大困惑:一是自身没有工作经验;二是对口的专业相对较少,自己真正中意的岗位更是少得可怜;三是待遇和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
大学毕业生究竟如何面对眼下的就业问题?如何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记者走访了格尔木市数名已成功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和有关专家,请他们就大学生就业谈了自己的看法。
现身说法一:
转变择业观念 发挥自身优势
王先生说,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毕业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哪个用人单位都不会接受一个对单位没有任何贡献的人。他告诉记者,他侄女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工作,家人托王先生帮忙。两个月前,王先生为她在格尔木联系了一家工作单位。一个星期后,他问侄女在单位都做了哪些工作时,侄女说,由于情况不熟悉,什么工作也没做。王先生告诫侄女,这样下去,单位不可能聘用你。果然一个月后,她就被解聘了。
王先生说,从侄女身上,他看到了现在大学生还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己不积极主动地找工作,有了工作又不会适时地表现自己,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王先生说,大学生虽然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但是,因为年轻,又受过高等教育,学习起来很快,并且富有创造力。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这些长处和专业理论方面的优势,向自己心仪的工作单位充分展示才华,这样才可能被接受。
现身说法二:
暂时打工 寻找目标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由于求学已让家里支出了不少的费用,毕业后就不好再张口了。面对窘迫的家境,如何能尽快找到工作贴补家用迫在眉睫。毕业不久的吴先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认为,大学生,尤其是家境贫困的大学生,要放下架子,先从自己能拿得下的工作入手,努力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然后一步一步求发展。
吴先生说,他毕业时大中专毕业生已经开始自主择业。由于家庭条件困难,他急于就业,以减轻由于上学带给家里的经济负担。他当过老师,后来又在西宁市一个家具店打工,每月工资600元。当他辗转到格尔木后,还在察尔汗盐湖打过零工,每天干10个小时,挣30元钱。他说,那个时候,他和农民工一起,吃大锅饭,睡通铺,一连几个月没地方洗澡。当他得知当地一家媒体招聘采编人员,他前去应聘并被录取。凭自己的努力,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小吴说,贫穷是一种苦难,但对于永不放弃的人来说,则是他们进步的阶梯。
专家支招:
创业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