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经验 - 饭桌捡回大商机-靠亏本买卖起家

饭桌捡回大商机-靠亏本买卖起家

  1987年,16岁的罗云远只身出门,带走了家里仅有的100多元钱。来到武汉时,只剩下几十元。他心里发慌,不知能不能“活下来”。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清芬路租了个门面,卖完皮鞋卖服装,总算解决了温饱。



  但他觉得做这行不是发财之道,不久又转入五金行业。这次,他有了货源优势:家乡温州龙湾区是生产五金电料的大基地,亲戚朋友很多做这行。“做大生意,就要占据优势”。



  1983年,罗云远在清芬路以1000元/月的价格租下一间30平米的门面,他从朋友那里赊货出来做批发。

 

  “做生意总是有套路的”。罗云远笑着说,他的套路是:进回的货,低于进价卖,进价7毛的灯泡,只卖6毛8。低价印象引得客户纷至沓来,销售增长很快。一年过去,高进低出也只亏了两三万元,但厂家“借”给他的货源达到几十万元。他用这些铺货借鸡生蛋,如卖出货款20万元,他再进回100万元的货。



  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要赚点钱,他开始调高价格。这时客户已十分相信他,有时尽管他的价格比别人高一点,也能接受。



  听者有意饭桌上“捡”回大商机



  不过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生意真正做大,却是靠在饭桌上得到的消息。



  1995年的一个中午,罗云远和一帮朋友吃饭,他随便问一位在电力系统工作的朋友,下一步有什么动作,对方透露:湖北省电网马上要开始改造。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改造电网,需求离不开电表、电线、电缆之类。每家每户都需要电表,是最大的一块“肥肉”。



  当时的湖北市场上,符合国家标准的电表还不多,电网改造无疑需要质量更高、价格适中的产品。罗云远在第一时间赶赴浙江,找到一家中外合资的五金厂,在毫无竞争的情况下,签到了该厂电表的湖北地区独家代理权。



  当电网改造的消息传开时,罗云远手握大量优质产品。后来同行也赶过去进货,代理权已被签走,只能望洋兴叹。



  湖北的电网改造历时五年,罗云远因此获得的销售额达到两三千万元。



  开灯饰厂把利润做“厚”



  随着五金电料微利时代的来临,批发环节利润越来越薄,罗云远不满足“赚小钱”,又在寻觅新商机。正在苦苦琢磨时,机遇就来了。



  罗云远有个世界温州人联谊会常务理事的身份,在前年的一次聚会上,他得知西班牙飞利浦国际照明集团想与国内商家合作建厂,开发中国市场。这令正在寻找商机的罗云远十分心动。通过一个在法国的温州华人牵线搭桥,他和飞利浦签下了合同。



  因广东中山古镇有全世界最大的灯饰市场,原材料采购方便,为贴近市场及原料基地,必须在广东建立生产基地。通过在广东的亲戚朋友透露的信息,他斥资1000万元,兼并了当地一家厂房,派小叔子、小舅子负责管理。企业很快投入生产,去年一年就实现产值一两千万元。



  “我的根子在武汉。”尽管目前必须在广东生产,但随着武汉物流业的发展,武汉各方面辐射全国,他打算近期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武汉。



  越“玩”越大要搞千亩温州商贸城



  3年前,他想,几时能成为开发市场的老板?这时,一些会员找他,表达要开一家现代五金市场的愿望。他又动脑筋,想搞个武汉温州工业园。他对政府说,很多地方都在学习温州模式,我要把温州模式直接带到武汉,不用到温州去学。几个区政府都很受鼓舞。后来,经过权衡,他选定了东西湖。



  2004年,由罗云远牵头,商会几个行业骨干共同策划的湖北五金机电城开始建设。



  机电城的成功运作给他带来启发。目前很多大城市,专业批发市场全部在郊区,上海目前正在清理市区内的市场,也全部迁往郊区。武汉汉正街目前虽在改造,但交通障碍避免不了。批发市场在市中心会带来很多麻烦,长远之计大量批发产品必须在郊区。



  因此,他打算在汉阳沌口开发区圈地千亩,建设一个武汉温州商贸城,建设一个和汉正街功能相似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个项目已谈了年,正在办理土地挂牌等手续。



  【对武汉人的印象】



  罗云远说,在武汉,吃了20年的米饭,呼吸了20年的空气,也赚了不少钱,从内心深处习惯了武汉。一回温州,过个几天就会想到武汉,在武汉心里很踏实。



  他认为,武汉人脑瓜灵活,一旦建立了交情,就很热心。很多外地人不了解武汉人的性格,一提到“九头鸟”就敬而远之,认为武汉人做生意不规矩,过河拆桥,这其实都是误会。但他同时指出,武汉人也有缺点,依赖性很重,可能是从前国企多,吃公家饭养成的习惯。
创业经验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经验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