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成功人士点评
怎样才能既得“自由身”又不为温饱发愁呢?还是先看看发生在厦门的几个快乐自由者的故事吧。
软件里头有黄金张女士原先是厦门某家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员,4年前与同行的先生结婚。先生是装修设计人员,在市里一家小有名气的装修公司任职。3年前,先生一时头脑发热,花2万多元买下了一套正版的室内装修设计软件,准备学成后自立门户,好好施展一番拳脚。可是,随着竞争的加剧,行业利润率逐步降低,辞职出来单干的风险大大增加,先生创业的心也渐渐淡了。可怜的软件被锁进抽屉,一关就是大半年,直到张女士因广告公司降低待遇而辞职。
张女士天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平面设计的功底也是靠自学得来的。赋闲在家后,她也放不下多学点东西的心思。一天在抽屉里翻到那套设计软件,她一玩竟就迷上了,从此潜心“修行”,遇到不懂的技术问题就向先生求教。才几个月工夫,她竟熟练掌握了全部操作。于是,张女士又找来先生的装修装潢书籍,一边学,一边用软件为自己的家搞“虚拟装修”。先生第一次“审核”她高质量的设计方案和立体效果图,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正巧有个朋友家里装修,来请先生设计,先生二话没说,马上推荐了自己的太太。按张女士的方案装修的新房,令朋友一家赞不绝口。就这样,张女士擅长室内装修设计的事在朋友圈中不胫而走,连一些个体的包工队也慕名前来。目前,张女士一个月都能接两三单业务,自然再也不愿到公司听人差遣了。
点评:张女士的成功,在于她强烈的求知欲。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认识更好地认识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以便扬长避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小资”情调藏商机家住湖里康乐新村的谢小姐身材高挑,是很好的衣服架子,平时自然就比一般女孩子更注重穿着打扮,也学会了简单的裁剪。很普通的衣服,经过她的巧妙搭配和加工,就能穿出一种独特的韵味,颇有些“小资”情调。
几个高中女同学看中了她这点。大学刚毕业,她还没找到工作,她们就拉着她一起开了家小时装店,专卖中档的女性成熟装和职业装。谢小姐有着独到的审美眼光,到广州等地选衣进货自然成了她的业务。可是,七八趟外地跑下来,成衣批发市场大众化的款式都不能令她满意。于是,谢小姐干脆自己动手了。开始时,她是“产供销”一条龙,先设计打版,再到布料市场选购衣料,然后自己裁剪缝纫后拿到小时装店里卖。她设计的款式明快脱俗,总是上架几天就被人买走。不久后,就开始有客人打电话上门订做套装了。现在谢小姐自己创立了一个服装设计工作室,成为了一个快乐的自由职业者。
今年,几个有钱的朋友提出投资办家服装厂,让谢小姐以技术入股,但她婉言谢绝了。她很“小资”地说:“管理公司太累太不自由了,万一赔了钱,还对不起朋友。还是现在这样好,钱少赚点,可是零风险,日子过得踏实。”
点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谢小姐的成功在于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和天赋,并对既定目标持之以恒地追求,而平常心才是她快乐的源泉。
职业习惯铺新路刚刚从槟榔小区搬迁到“富人区”居住的孙女士原来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她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大方真诚的处事原则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敬意,也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海外客户网。前年,孙女士怀上了她和先生的爱情结晶。抱孙心切的公公婆婆喜出望外,马上半强制性地要求她向单位请了产假,在家里细心地“供养”
起来,家务活也不让做。孙女士闲得无聊,便经常在网络上打发时间,出于职业习惯,商业信息网站成了她最爱去的地方。这个小小的习惯为她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一天晚上,她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求购明清实木家具和高档手工艺制品的信息,发布者正是她的一个欧洲老客户驻国内的代表处。祖籍浙江温州的孙女士很清楚,在老家乡下,上点年代的古式家具是非常多的。于是,她试探性地向对方发了一封邮件了解详情。想不到,客户一见是她,立即回函并附上了详尽的供需资料。孙小姐喜出望外,连夜给在老家做生意的朋友们去了电话。
大家一拍即合,随即着手在乡下开始了收购,而孙女士则坐镇家里,专门负责与客户联络。
孩子还没出生,孙女士就赚足了在公司几年都得不到的丰厚回报。此后,她再也没回原公司上班,一心一意地当起了网上经纪人。
点评:良好的信誉和高度的职业敏感,是孙女士成功的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勇敢开拓出藩篱黄女士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部门主管,收入颇丰,待她也很好。几年前黄女士辞去外地的工作,跟丈夫来到厦门,原以为可以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构筑一个温暖的爱巢,万万没想到,两年以后等待她的却是婚变,丈夫留给她一套房子,就另觅新欢去了。黄女士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人也变得消极逃避,慢慢地泡上网络,希望在自己一向喜欢的文学网站中寻得精神上的解脱。时间长了,网友们逐渐熟悉了这个经常不分白天黑夜都在论坛上流浪的女子,也多少了解了她的遭遇。几个论坛的“老大”见她文字功底不错,就建议她试着写写稿,还不时提供一些征稿和有奖征文比赛信息。黄女士果真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写了一些小文章。没想到,第二次参加网络文学比赛,她就获了个二等奖。从此,她的创作欲望一发不可收,每天笔耕不辍,见诸于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也多了起来。收入虽然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但最重要的是,网上文友们真诚的鼓励,使她完全摆脱了婚姻失败的阴影,重新建立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谈到今后的创作道路,黄女士笑称,自己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家,而只是文稿批发者。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这也是份职业,一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职业。
Copyright 2003-2005 www.sohoz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