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综合管理 - 探密财务重组内情

探密财务重组内情



  三大环节紧密关联

  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入了股份制改革阶段,总体上分为三个步骤:财务重组、公司治理改革、资本市场上市。

  在此次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过程中,注资、核销和再次剥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人对财务重组中的注资、核销与剥离的关系不甚了解;有人对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后,还要再次补充资本金提出异议;也有人担心再次剥离产生道德风险。

  对这三个问题,需要进行事实的说明和理论的解释。

  首先,注资、核销与剥离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根据改革方案,此次财务重组的基本思路是先将两家试点银行原有的所有者权益、准备金和2003年利润全部转为风险准备,专门用于核销资产损失,即2003年年终决算之前,尽量处置已经明确的损失类贷款、部分可疑类贷款和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确认的非信贷类损失,这叫核销。

  未核销部分在2004年上半年进一步处理,即将中建两行1498亿元和1289亿元可疑类贷款按市场方式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由于1999年进行过一次这样的处理,当时称为“剥离”,这次尽管引进了一些市场机制,有别于上次的做法,但仍习惯地称为“剥离”。

  与此同时,通过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央汇金投资公司分别向中行和建行注资2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各1862亿元),专门用于提高资本充足率,这叫注资。

  注资、核销和剥离在本次财务重组中是相互关联的三个环节。

  至于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其真实情况是,当时从理论上计算四家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应该达到8%,但事实上按当时标准仅达到4.6%,到2003年又下降到4.28%;如按新办法测算,扣除全部贷款损失,则仅为-2.29%。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测算数据与实际执行结果相差较大。当时测算资本金缺口时用的加权风险资产额是以四家银行1997年6月末的风险资产数为基础,按四家银行1994、1995、1996各年下半年的资产平均增长率推算的;呆账贷款及资本总额则以1997年6月末的数字代替。但从实际执行来看,1997年末四家银行风险资产及呆账贷款均出现了上升,而资本总额则出现了下降。如按实际执行数据测算,1997年末资本充足率达到8%需补充资本金3365亿元;反之,如按2700亿元补充资本金,1997年末的资本充足率则为6.87%。

  二是在1997年底,为了进一步规范了对商业银行的非现场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从1998年起报送以统一法人为单位的本外币、境内外及附属公司合并的会计报表,为此四家银行1998年末呆账增加323亿元,加权风险资产增加22116亿元,使资本充足率比1997年末又下降2.23个百分点。

  三是由于没有建立起动态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和其他政策原因,一方面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风险资产持续上升;另一方面扣减项不断增加加上向资产管理公司拨付资本金等因素使后来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断下降。采取新的审慎办法后,资本监管更接近于国际通行做法,更为真实,但也出现了更大程度的下降。

  最后要解释的一个问题是,1999-2000年四家银行已经剥离了13939亿元不良资产,这次改革为什么还要再次剥离?总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直接融资占比过低,企业严重缺乏自有资金,生产经营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为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体制转轨和国有企业重组,国有商业银行发放了大量特定贷款;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严重;未能实行审慎会计制度造成大量虚盈实亏等。

  由此可见,国有商业银行历史上聚集起来的各种损失,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损失,它是我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必须付出的成本。

  正因如此,国家于1999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通过组建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剥离了四家银行部分不良贷款,使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2000年下降了9.2%。

  但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剥离的13939亿元资产本身就不完全是四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包括了开发银行1000亿元,表内利息1000多亿元,为债转股剥离正常贷款1000多亿元,四家银行实际剥离不良贷款约为10000亿元。以后经贷款质量真实性检查,不良贷款又上升一块(大约4000亿元左右)农发行划转业务又增加一块(农发行在剥离前后分三次划转,不良贷款约为1000多亿元);四级分类改为五级分类,又调整一块(大约6000亿元左右)。到2003年底,四家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仍高达20000亿元,平均不良贷款比例高达20%,高于国际前100家大银行平均不良率15个百分点,成为股份制改革的最大障碍。鉴于WTO过渡期结束在即,综合权衡,为扫清障碍,只能再次通过剥离这种特殊办法来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剥离与上次剥离在操作方法上做了一些改革,不是上次剥离的简单翻版。上次剥离是将资产以一比一的比价剥离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是将四家银行的不良资产从银行划转到资产管理公司,基本上是一种行政行为。而此次剥离是将不良资产以50%的比价通过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公开竞标进行的,引进了一定的市场机制。

  量化考核股改试点银行

  判断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否成功,存在一个考核的问题,而其关键就是要有量的考核。这次改革参照国际大银行的先进经验,确立了国内外能普遍认同的改革考核指标,即两家试点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要在经营绩效、资产质量、审慎经营等主要方面,达到并保持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中等以上的水平。具体指标共三大类七项。

  首先要严格考核试点银行的经营绩效。主要体现在总资产净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和成本收入比三个指标上。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来前三个指标分别为:1%、12%~14%之间和35~45%之间,2005年,两家试点银行的三项指标应分别达到0.6%、11%及35%~45%之内;2007年度,总资产净回报率应达到国际良好水准,股本净回报率则达13%以上。

  第二,要严格考核两家试点银行的资产质量。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以五级分类方法测算的不良资产比率平均在2%~3%之间。目前两家试点银行仅对信贷类资产实施了五级分类,拟在近期对非信贷类资产也实行五级分类。这样,可按五级分类对全部资产进行考核。今后两家试点银行应将不良资产比率持续控制在3%~5%。

  最后要严格考核两家试点银行的审慎经营水平。根据巴塞尔协议及国际银行业审慎经营的通行做法,两家试点银行的一些指标要达到国际标准:从2004年起,两家试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保持在8%以上;2005年,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在2005年底要分别达到60%和80%,到2007年底应继续有所增长。

  根据改革方案,两家试点银行在完成股份制改造后,还需选择适当时机上市。上市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看,可以改善银行的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但是,应当充分认识到,上市决不仅仅是为了筹资,其根本目的在于将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真正市场化的主体,在资本市场的监督和检验下,对现有运行机制和股权结构进行彻底的改造,实现绩效的最大化。

  在中、建两行实施股份制改革的同时,工行和农行也需要从解决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方面入手,深化内部改革,强化基础管理,加快创新发展,尽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启动改革进程。

  工、农两行无论在资产总量,还是不良资产规模方面,都比中、建两行大得多,其内部管理、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内外部关系也复杂得多。

  目前工行改革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订中,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政策性破产对工行的改革将产生不确定性,因此财务重组工作一定要做实,财务重组后的各项指标不能放宽标准。而农行主要面向三农,三农问题目前在中国不可能完全靠市场的办法来解决,这是农行改革的最大特殊性。因此,农行的改革应当在整个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框架内考虑,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可比方案,抓紧进行论证。

  现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改革的参与者以及这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借此机会谈几点看法,仅代表个人的学术观点。



综合管理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综合管理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