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漩涡中的增长(下)
基金的决择
10月15日,40多位国内外著名机构经理齐聚珠海,参与“格力电器收购母公司旗下凌达压缩机等四家企业”的投票审议,朱江洪在意料之中收获了100%的赞同。这场空悬了一年的收购案在各种非议声中终于尘埃落定。
朱不否认,“收购过程十分艰辛。”
2001年朱江洪首次向格力集团提出收购格力小家电的想法,“当时,是想利润营销体系整合资源,在淡季销售小家电,但遭到了拒绝。”朱江洪承认之前有过收购凌达压缩机的想法,“但(对集团)连提都没提过,因为根本不可能。”直到2003年10月格力集团打算以凌达压缩机抵押其所欠东方集团的5000万债务,消息传来朱的第一个反应是,“为什么不能卖给我们,东方集团拿了凌达,还是要找买家,既然如此我们直接拿5000万现金给他。”
但是在意料之中这个提议遭到了集团的强烈反对,一些参与收购谈判的工作人员甚至遭到恐吓。“原因很明显,如果抵押给东方集团,滋生于凌达的各种问题就会一笔勾销,但上市公司收购会查账,很多东西都会大白于天下啊。”董明珠不讳言,“因此凌达公司收购成为集团与电器矛盾的真正焦点。”
2004年初,原格力集团董事长徐荣调离后,在市政府主导下格力集团重组为工业、房地产、商业三大板块。由于是关联交易,在10月15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回避,代表众多流通股东的基金经理走上前台,决定格力电器控股收购的结果。
这使朱江洪大松一口气,“这样持股58.66%的大股东反对就无效了。”尽管如此,朱江洪还是用一周时间分赴上海、北京,向各大基金经理逐一解释“为什么收购这些看起来亏损严重的资产。”最终基金经理投票100%通过收购决议。
是什么改变了这些最初还深感怀疑的机构的态度呢?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空调行业获利空间正逐年缩小。近三年间每台空调价格平均每年下滑37%,净利润降幅则高达50%以上。2003年格力空调的销售增长高达83%,而利润增长却仅为13.4%,收缩幅度之大令人震惊。
对这个一度将第二名拉下30亿的冠军企业来讲,朱江洪不否认,未来如何保持持续高增长,充满了挑战。单品赢利率逐年下滑,未来几年规模增长空间触顶时,下一步格力依靠什么获得增长呢?
这是10月15日朱江洪一举将母公司旗下子公司凌达压缩机、格力电工、格力新元电子、格力小家电收入囊中的根本原因。
在所收购四家公司中,有三家全部为空调产业的上游配套企业,按照朱的计划,“收购将优化上游产业链结构,压缩成本结构,进一步提高单品获利能力。”“以保持格力空调赢利持续高增长。”关键是作为一家成功的制造企业,格力电器的运营能力几乎可以完全复制于这四家上游制造企业。
这无疑是基金的一支强心剂。
隐患重重的董事会
专注于某一产业、获得奇迹性增长、并把第二名远远甩在身后的“常青树”——格力电器和在集装箱产业里全球闻名的中集集团何其相似。
但与格力电器截然不同的,是中集集团主要股东均衡持股的格局。从1987年开始“中远”和“招商局”各持有中集45%的股份,之后虽股本结构和数量几经变迁,但均衡持股格局从未改变,这成为中集之后一系列发展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集抓住集装箱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经过一系列收购、兼并、整合,目前在全球集装箱产业内占据约60%市场份额。与中集整合过程中大刀阔斧风格截然不同,格力电器一直采用雪球式滚动发展,任何一项大起大落式的演进在这里都可能四面碰壁。
在产业运作上一向大开大阖的中集现在开始将目光投向第三层战略“道路装备产业”。但是格力电器的第二层战略在哪里?
对此朱江洪深觉无奈,“格力的大战略留给下一任、或者下下任考虑吧。”他不得不承认,置身于格力集团一股独大的董事会之下,其很多想法都显得脆弱无力。一场对集团内部企业的收购,已经让59岁的朱江洪经历了他过去“根本就不可能想象到的中伤。”
格力电器刚刚完成的这场收购,使其空调战略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但在这个高速增长通道上,一旦市场份额“触顶”,格力依靠什么在下一轮竞争中胜出呢?过去12年凭借朱、董二人及其团队的经验和技巧,格力电器成功绕过了各种险滩,但从格局和结构上讲,企业的系统避险能力现在仍经受挑战。
为了改善格力电器的未来,朱江洪希望能够引入战略性股东,但作为经营者他不得不寄望于“政府方面能更多、更主动地考虑这件事”。对TCL改制他不无羡慕,但朱深知“毫无复制性可言,那是一个特例。”朱深有感慨,“科龙在最辉煌的时候,董事长潘宁对改制根本就无力为之,当企业越来越不行的时候,政府就出面了,就不得不改了。”他似乎很清楚,只有在这个路径之下,产权改革问题才能“水到渠成”,“放眼看去哪一个成功企业在辉煌时改制成功了?”但那种途径显然他是不屑于为之的。
目前格力电器已开始向巴西、欧洲等地拓展品牌市场。据董明珠介绍,在巴西目前格力空调拥有了10%的市场,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格力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了30%、60%.这个从未大声宣告“国际化”的企业,2004年上半年出口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高达21.39%,高过了同期很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手。
未来几年格力的增长,仍可依赖于国内市场份额的进一步集中、国际市场的增长,这为它“触顶”之前选择第二层战略留下了相应的时间,这个曾经毫无作为的董事会,现在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但是谁才能改变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