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奥运,聊知识管理之十到十二
中国体操队以一金二铜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的雅典奥运征程,自男团失利之后大家的口诛笔伐已经不少,我们也没有必要再自己的伤口上撒盐了。客观的讲,这不是我们真实的水平。
失败就要总结,知识管理不仅仅是针对成功案例,失败案例的教训更值得我们借鉴和总结,否则我们的姑娘小伙子们就是白白摔倒在雅典。回顾比赛历程,让我们看一下可以从这次失利中学到什么吧。
一、心态 中国体操队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来自体制,而是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心态。由于世锦赛的空前成功,使大家信心爆棚,认为奥运会也一样会手到擒来。这种时候,我们的心态已经开始变化,从拼金牌变成了保金牌,这一“保”就决定了我们的结果。回顾中国军团前面的几项比赛,凡是立足于保的都出了问题,如果不是新手们的拼,我们可能也取得不了这样好的梦幻开局。任何时候,哪怕是已经拥有了绝对的实力,在奥运赛场上也都应该去拼,而不是去保,何况我们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二、创新 奥运会上,我们没有什么新动作,仍然是世锦赛的小鹏挂,小鹏跳,裁判也会有审美疲劳,新的动作如果老是重复使用就失去了新鲜感和竞争力。
三、适应 奥运会男团决赛采用了633的新规则,对此我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决赛只能上三人,要求运动员必须提高稳定性,否则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让大家的努力付之东流,对于体操这样一个失误率相当高的项目,在新规则下稳定性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难度,获得冠军的日本男团就是一个实例,他们没有太高难度的动作,但却是表现最稳定的队伍。
四、情报 我们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成功当中,忽视了竞争对手的进步。美国队的崛起在去年世锦赛已经初露端倪,美国队教练威廉姆斯表示,他们从2000年以后就开始将原来分散在各个俱乐部的队员集中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而日本队则在世锦赛后的一年时间里进步神速,尤其是单杠技术的提高。日本代表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度没落的日本队,正是充分向中国学习了经验。别人在学习我们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走出去,看看人家呢?也许看了之后,我们的心态就不是保而是拼了。
之十一 有趣的自行车场地记分赛
在奥运会的自行车项目有这样一种比赛,在250米一圈的跑道中追逐100圈以后最先冲刺的选手却不一定能获得金牌,这项比赛就是女子场地记分赛。规则是这样的,在100圈的赛程中,每10圈有一个冲刺点,每第一二三四个冲过冲刺点的选手分别获得5,3,2,1分,其他落后的选手没有积分,最终积分最高者获得冠军。本届奥运会上,俄罗斯选手在第九个冲刺点就拿到了19分,超出第二名7分,也就是说只要她骑完全程,哪怕是最后一名也同样是冠军。
这是一场实力加技巧加经验的比赛,获得冠军俄罗斯选手更是经验丰富,她的年龄是35岁。也许朋友们会说只要实力强,始终跑在最前面不就行了吗?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专业骑手和业余骑手的比赛中,但是在奥运会赛场上没有谁有这么超群的实力,因为在自行车赛道上,由于空气的阻力领头的选手要比跟在她后面的选手多花费30%的力气。这项比赛考验的不仅仅是运动员的体力,耐力,更考验他们的冲刺变速能力。我国选手李梅芳也参加了比赛,但成绩不是很理想,谈到对手是她说,我对对手情况有所了解,但没有料到上次世锦赛后她们会有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反映在速度快、变速能力强。在评价中国自行车项目成绩落后时,李梅芳说,自行车在很多欧洲国家都很“热”,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场重要比赛,但中国国内比赛很少,选手得到锻炼的机会不多,而训练时的强度和比赛中的强度是不能相比的,这样,竞赛水平就不易得到更大的提高。
李梅芳是个有实力的选手,但是吃亏在经验上,在比赛中我们注意到她有三个冲刺点都跑在第五名的位置上,虽然付出了体力,但很遗憾都没有得分机会。这种特殊规则的比赛,要求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提速,冲刺;比如控制节奏,分配体力;比如比赛策略,对手策略,而不是象计时赛一样就是实力的比拼,快就是快,慢就是慢。这些东西是竞争对手不会分享,即便是分享也要亲自实践才能掌握的,需要在和自己实力相近的比赛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而我们缺的就是欧洲选手的那种锻炼机会。
企业的知识管理中,也会遇到很多类似记分赛这样的知识,这些也需要企业给员工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实践,真正的掌握这些知识。
之十二 彭勃的军人“芯”
彭勃在男子三米板比赛中以高出对手一截的成绩抢下了一枚金牌,弥补了中国跳水队在男子三米板上的弱项。赛后各家媒体用教科书一样的成功来评价他的表现,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比赛中高质量的稳定的动作,其中一个动作获得了5个裁判员给出的满分10分,足以成为其他运动员的典范。用中国代表团团长袁伟民的话来讲,他抛开双人赛最后一跳痛失金牌的不利影响,凭借绝佳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精神拼下了个人金牌,同样可以纳入反败为胜案例的教科书。
这种心理素质和顽强精神可能要归功于彭勃有一颗军人的“芯”,我们有理由相信拥有这样一颗“芯”的彭勃今后在其他领域也一样可以取得成功。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这颗“芯”是属于个人基本素质,是实质性的隐性知识范畴,很难用语言来表述,也很难通过简单的共享直接为他人所用。但是,只要他拥有这颗“芯”,不管他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就象我们选择CIO,有时候可能很看重候选人的行业经验,我们不排斥行业经验的重要性,但是“芯”应该更重要。因为只要他有一颗优秀的“芯”,行业经验可以弥补,但是“芯”是弥补不来的,一个行业中的CIO如果只具有本行业的经验而不具备CIO应有的管理、沟通等其他方面的优秀素质,就不能称之为优秀的CIO。郭士纳正是因为拥有一颗优秀的“芯”,才能从卖饼干的变成IBM有史以来最优秀的CEO之一。
“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修炼,修养+磨练,许海峰在谈到陶璐娜时说道她要再次辉煌,需要静下心来,两年不摸枪,这两年就是修养练“芯”的过程。黄易书中的大侠浪翻云不也是这样吗? 因能极于情,故能极于剑!
专栏地址:http://manage.org.cn/column/sunhongbo.asp
(作者孙洪波,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