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面对商机应当机立断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代,楚国令尹(掌握军政大权的大官)春申君黄歇任职期间,有人劝他及早地把一个实力派人物李园除掉。黄歇犹豫不决,优游寡断,迟迟没有接受劝告,后来反被李园派来的刺客杀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封建士大夫之间的争权夺利,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但是,《史记》通过这个故事却揭示出一个千古以来一直被人高度重视的谋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遇事“当断不断”,犹豫不决,就会贻误时机,进而“反受其乱”。
历史上,因为当断不断而反受其乱的例子真不少。比如,三国时期的袁绍集团,虽然曾经谋士如云,战将如雨,但是由于袁绍的“多谋少决”,官渡一战,却败于曹操之手。
“多谋少决”,是缺乏主见,缺少判断能力,不能及时正确地决策的表现,这对一个统帅或决策人物来说,是最致命的弱点。
袁绍手下谋士如云,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一到决策时,众谋士各抒己见,他就失去了主心骨,不分良莠,不知取舍,优柔寡断。
比如在百马之战中,袁绍听说有一位赤脸长须使大刀的勇将斩了他的大将颜良后大怒,谋士沮授乘机建议他及时除去刘备。
此时袁绍指着刘备说:“汝弟斩吾大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说着就要推刘备出去斩首。
刘备从容地说:“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鉴之?” 袁绍听后,马上改变了主意,反而责怪沮授:“误听汝言,险杀好人。”遂仍请玄德上账坐,议报颜良之仇。
接着,关羽又杀了大将文丑。
郭图、审配入见袁绍说:“今番又是关某杀了文丑,刘备佯推不知。”
袁绍听后大骂:“大耳贼!焉敢如此!”命令将刘备拿下斩首。
刘备又辩道:“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
袁绍听后,反过来责备郭图、审配等人:“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明。” 袁绍两次欲杀刘备,而刘备都化险为夷,从中可看出刘备的机敏和袁绍出尔反尔、多谋少决、谋而不断。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我待。面对良机,应当当机立断,果敢地、及时地作出有利于自我的决策。
如何及时地抓住良机呢?这就需要决策者具有果断的素质。
所谓果断,是指把经过认真思考的决策迅速明确地表达出来。果断,说明了决策者思维专一、反映敏锐,对信息的吸收和消化,对经验的综合和运用,对未来的估计和推测,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并形成明确的指令。
要作到这一点,决策者必须有迅速作出判断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有敢于对事后果负责的勇气和魄力。前瞻后顾,怕这怕那,畏畏缩缩,“一停、二看、三通过”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决策者。
因为,“看”和“停”的实质是“慢半拍”的行为,在“看”和“停”的过程中,时代在前进,情况在变化,在“等”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更多更大的风险,成功的胜算就会大打折扣了。
美国有一家著名的管理公司——麦克金赛,曾经对颇有管理成效的37家公司进行过一番调查,结果表明,获得成功有8个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行动要果断,办事要有魄力。
的确如此,如果领导者犹豫不决,模棱两可,就无法动员部下和得到群众全力支持。只有自己坚定,才能使别人坚定。只有自己充满必胜的信念,部下才可能和你共同奋斗。
当然,果断决不是草率,更不是鲁莽。草率和鲁莽是愚昧无知和粗心大决的伴生物,而果断则是对信息作了充分加工,作出十分迅速准确的反应,是“短、平、快”式的深思熟虑。草率和鲁莽与果断是格格不入的。商场如战场,商战惊心动魄,同样需要当机立断,否则,只会贻误商机,最终一无所获。
[应用指引]
1973年,金利来公司刚成立三年,香港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也出现了严重的不景气。由于投资减少,消费乏力,市场疲软,各大百货公司都纷纷减少进货,逼迫领带行情跌落,许多厂家都采用大降价的手法急于将领带出手。一时间,香港市场上价格的雪崩,厂商纷纷叫苦不迭。
面对这种困难局面,金利来有两种选择:
第一,跟随潮流,降低售价,通过出让一部分利润来保住市场占有率,但这样做容易给人一种“金利来产品也不可靠”的印象。”
第二,保持原价不变,宁肯丢掉部分市场,也绝不丢掉“金利来”品位高的牌子。
曾宪梓权衡利弊,果断地决定走后一步棋。
于是,他利用市场疲软的机会,廉价租来了各大百货公司的柜台,派人去设专柜推销自己的产品。他利用对手进货减少,品种不齐全之机,增加花色品种,提高领带质量,而价格一分也不降,从而给人一种货真价实,铁价不二的印象。
面临困境,采用这一决策无疑需要果断的决策胆量,需要极大的勇气。但这样一来,金利来的身价增加了,经济危机过后,金利来更是成为名牌产品的象征,市场的份额更大扩大了。
(作者罗振文,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