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领的二十年
高峰时段20世纪初,遥远的美国开始建造世上第一批写字楼。广阔的开放式空间里,成百上千的写字间白领,以学生排排坐的方式,密密地“屈”在他们的办公桌前。
而在中国大陆,直到1984年,因为外资公司的纷纷抢滩,才诞生上海、乃至全大陆第一批白领。当时的外资企业,必须入驻屈指可数的几栋“涉外”写字楼。而拥有当时全上海最好的Bundview的联谊大厦,以5天盖1层的奇迹,创造了赫赫有名的“联谊速度”。
短短20年过去,“世界五百强”中的一半已将他们的总部或分部驻扎在了上海。几百亿美元按照着市场规律、按照着世界资本敏锐的感觉注入上海。当年领着几十倍于城市居民高薪的白领,已由神话,变成遍布整个城市——他们在高峰时段的地铁车厢中紧抿嘴唇,提着电脑忍受拥挤。他们在中午时分潮水般涌出划破城市天际的玻璃幕墙楼宇,不惮微笑着坐在最普通的小餐馆里。
而在白领“家常化”的同时,这个海上都会,也渐渐成为一个职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人们放眼比较的座标,总是遥远的香港、纽约、东京。
回首上海白领走过的20年,回首他们曾经的骄傲欢笑与曾经体会过的职场残酷,真的,不可思议。
办公楼里的“老克勒”
上海最早的一批Office先生和小姐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1984年8月,上海市对外服务公司成立,它是当时惟一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向外商驻沪机构派员的市属国有企业。从此,外企在上海的派驻机构雇用本地员工有了通畅的正式渠道。
1985年5月,上海第一幢涉外高级写字楼联谊大厦开盘。这幢上海第一幢全玻璃幕墙建筑,教当时还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上海人“弹眼落睛”。进出男女个个西装革履、体面已极,以致一些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如今还在说:“当时我的理想就是能在联谊大厦上班。”
要当白领得先“登报除名”
最早,外企白领这个名词,仿佛如一开始的股票认购证,包围着数不清的怀疑眼光。拿翻译来说,若你以为在当年的大上海,挑几个懂外语的易如反掌,那就大错特错了。当时国内外语人才稀缺,加上不借不调不放人的“人才部门所有制”,要请个“白领”来上班,不亚于大海捞针。
当年一家外商委托外服找一名翻译,人事干部骑一辆吱嘎乱响的“老坦克”,费尽心机口舌,才在一家街道工厂里,“捞”到一个自学外语成才的青年庄顺山。可对方厂里死活不肯放,找有关负责人,被婉言谢绝。又找区政府、找街道、找区工会、找集体企业管 理办……整整耗了2个月,最后是厂里登报除名,庄顺山砸了那时无比金贵的铁饭碗,这才成为一名外企翻译。
被捧上云端的“白领”
1988年,《解放日报》登出第一则英文招聘启事,应聘者踏破门槛。
1990年前,外企纷纷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当时的外企白领,着实惹人艳羡——收入奇高,接触上流人物,而由于办事处的设立,更多是“荣誉”上的意义,表明公司在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踏进了一只脚而已。所以,白领肩上的工作压力,远没有今日之重。
到90年代中期,上海外企白领更迎来了黄金时代,他们比港台及西方的白领阶层都要神气一些、更受社会关注。商家、媒体和亲友都带着升调不断提醒着:“你是白领……”1994年,宁静主演了一部《奥菲斯小姐》,仿佛今日的《格调》一般大卖——它告诉大家,“社会精英”是怎样生活的。
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当年高踞云端的外企白领们渐渐开始体会到市场经济的残酷。
1997年席卷全亚洲的金融风暴,连老板亦无能为力,何况打工一族。待到收拾旧山河卷土重来,外企也绝非再是当年白领的乐土。在这个高度职业化的城市,再也不能只凭懂一门外语便畅行无阻。你必须时刻充电,有时持续日工作10小时,才能往金字塔顶艰难地迈出一小步。而甲级写字楼的窗外,更有无数眼睛闪亮的新鲜人等着涌入。即便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如今也许只值两千块一个月。
但无论如何,早期白领们的经历和经验,对如今的Office白领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网络]
而在中国大陆,直到1984年,因为外资公司的纷纷抢滩,才诞生上海、乃至全大陆第一批白领。当时的外资企业,必须入驻屈指可数的几栋“涉外”写字楼。而拥有当时全上海最好的Bundview的联谊大厦,以5天盖1层的奇迹,创造了赫赫有名的“联谊速度”。
短短20年过去,“世界五百强”中的一半已将他们的总部或分部驻扎在了上海。几百亿美元按照着市场规律、按照着世界资本敏锐的感觉注入上海。当年领着几十倍于城市居民高薪的白领,已由神话,变成遍布整个城市——他们在高峰时段的地铁车厢中紧抿嘴唇,提着电脑忍受拥挤。他们在中午时分潮水般涌出划破城市天际的玻璃幕墙楼宇,不惮微笑着坐在最普通的小餐馆里。
而在白领“家常化”的同时,这个海上都会,也渐渐成为一个职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人们放眼比较的座标,总是遥远的香港、纽约、东京。
回首上海白领走过的20年,回首他们曾经的骄傲欢笑与曾经体会过的职场残酷,真的,不可思议。
办公楼里的“老克勒”
上海最早的一批Office先生和小姐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1984年8月,上海市对外服务公司成立,它是当时惟一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向外商驻沪机构派员的市属国有企业。从此,外企在上海的派驻机构雇用本地员工有了通畅的正式渠道。
1985年5月,上海第一幢涉外高级写字楼联谊大厦开盘。这幢上海第一幢全玻璃幕墙建筑,教当时还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上海人“弹眼落睛”。进出男女个个西装革履、体面已极,以致一些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如今还在说:“当时我的理想就是能在联谊大厦上班。”
要当白领得先“登报除名”
最早,外企白领这个名词,仿佛如一开始的股票认购证,包围着数不清的怀疑眼光。拿翻译来说,若你以为在当年的大上海,挑几个懂外语的易如反掌,那就大错特错了。当时国内外语人才稀缺,加上不借不调不放人的“人才部门所有制”,要请个“白领”来上班,不亚于大海捞针。
当年一家外商委托外服找一名翻译,人事干部骑一辆吱嘎乱响的“老坦克”,费尽心机口舌,才在一家街道工厂里,“捞”到一个自学外语成才的青年庄顺山。可对方厂里死活不肯放,找有关负责人,被婉言谢绝。又找区政府、找街道、找区工会、找集体企业管 理办……整整耗了2个月,最后是厂里登报除名,庄顺山砸了那时无比金贵的铁饭碗,这才成为一名外企翻译。
被捧上云端的“白领”
1988年,《解放日报》登出第一则英文招聘启事,应聘者踏破门槛。
1990年前,外企纷纷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当时的外企白领,着实惹人艳羡——收入奇高,接触上流人物,而由于办事处的设立,更多是“荣誉”上的意义,表明公司在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踏进了一只脚而已。所以,白领肩上的工作压力,远没有今日之重。
到90年代中期,上海外企白领更迎来了黄金时代,他们比港台及西方的白领阶层都要神气一些、更受社会关注。商家、媒体和亲友都带着升调不断提醒着:“你是白领……”1994年,宁静主演了一部《奥菲斯小姐》,仿佛今日的《格调》一般大卖——它告诉大家,“社会精英”是怎样生活的。
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当年高踞云端的外企白领们渐渐开始体会到市场经济的残酷。
1997年席卷全亚洲的金融风暴,连老板亦无能为力,何况打工一族。待到收拾旧山河卷土重来,外企也绝非再是当年白领的乐土。在这个高度职业化的城市,再也不能只凭懂一门外语便畅行无阻。你必须时刻充电,有时持续日工作10小时,才能往金字塔顶艰难地迈出一小步。而甲级写字楼的窗外,更有无数眼睛闪亮的新鲜人等着涌入。即便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如今也许只值两千块一个月。
但无论如何,早期白领们的经历和经验,对如今的Office白领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