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什么样的”安全感”
世事万物处在不确定的永恒的变化之中,而改变则是对应这种不确定性所做的最好的反应。有些人认为不能克服环境的局限性而不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或惧怕接触不熟悉的事务,或为责任感所麻痹,或因缺乏自信而被动认命,不肯做应有的变革。因为他们发现照原样生活舒适宁静。他们偏好的生活是建立在重复而可预期的安全感之上的,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完全掌握了生活。这种生活不会让人进步,因为它的本质就是重复。
大多数人需要某种程度的安全感,但同时也需要一点风险,稳定与挑战是人生的基调,只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二者各自所占的比重有所不同。我们寻求稳定,以使我们充满勇气接受生活中的挑战。这样既能知道自己如何生存,又能感受到个人的成长。
安全感指外界的保障,如金钱、房产和汽车等物质财富,或者是工作或社会地位等生活保障。但是,世界上存在着另一种值得追求的安全感,这就是内心安全感。所谓内心安全感,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任何事情的安全感。这是唯一的持久安全感,唯一的真正安全感。你应该相信你的内在力量,而将财产、工作或社会地位仅仅视为你生活中令人愉快、但可有可无的附属物。
假定此时此刻,当你正在阅读这本书时,突然有歹徒扑向你,把你全身衣服剥光,扔到非洲的的某个蛮荒之地。除你自己之外,你一无所有。你将面临新的语言、新的风俗习惯、新的气候,而你的全部所有仅仅是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你将生存下去,还是因愁而死?你会结交新朋友、先解决吃住呢,还是仅仅躺在那儿哀叹自己多么不幸?如果你需要是外部安全感,你将无法生存下去,因为你的所有个人财物已被人剥夺。然而,如果你具有内心安全感,并且毫不畏惧未知,那你就会活下来。这样,我们就可将安全感定义为:在没有任何外界安全条件下知道自己如何应付各种局面。看看那些无需外界安全感的人,他们并不事事都订好计划,却可事事走在前面,至少他们可以尝试新的经历并避开那种苟且偷安的生活陷井。
几乎所有的关于自我管理的教科书都在告诉人们作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性。可是尽管一些人干什么事都有条有理,但他们缺乏创造性,缺乏革新精神,缺乏个人激情。他的生活目的只不过是根据计划的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计划意味着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意味着没有激情、没有风险、没有异议;意味着没有发展,而不发展则意味着死亡。肯定的己知因素排除兴奋感,因而也排除发展的可能。
一位演讲者决心向一群嗜酒者清楚地说明酒对人体的危害。在讲台上摆着两个相同的盛有透明液体的玻璃杯。演讲者声明一个杯子中盛有清水,另一个则装满了纯酒精。他将一只小虫子放入第一个杯子,在大家的注视下,小虫子游动着,然后爬到了玻璃杯的上沿。这时他又拿起这只小虫子,将它放入盛有酒精的杯子,大家眼看着小虫子慢慢死掉了。“好,”演讲者说,“这说明了什么呢?”从演讲厅的后排传出来一个十分清晰的声音,“我看出来了,人只要喝酒,就绝不会长虫子。”
产生偏见的原因是由于固守己知因素—你熟悉的人、观点和事物----借此回避未知的、因而可能让你产生烦恼的人、事物和观点。毕竟处理熟悉的事物比较保险也容易得多。偏见似乎对你很有帮助,可事实上,你的各种成见对你是有害的,它们使你不能探索求知。
惧怕未知的心理支撑体系:
1) 一直过着墨守成规、虽然单调的但却安全舒适的生活。
2) 既然你事事均有一个计划,那么遇事只要看看计划就行了,何必去动脑筋思考。
3) 只要固守熟悉的事物,就不必担心受怕,尽管这对于的发展与成就会造成很大损失。墨守成规总比冒险探索来得容易。
4) 未知是一种挑战,面挑战总会构成某种威胁。
5) 认为这样做是“成熟的行为”,从而固守熟悉事物并以此自慰。
6) 以成败为衡量标准,总可以把做成某件事看作自我价值的提高,并因此自鸣得意。
惧怕未知一个主要方面是害怕失败。惧怕失败是我们社会的一种强大恐惧心理。从孩童时期大人就向你灌输这种恐惧感,而这种恐惧往往将终生陪伴着你。如果你能随时根据兴致尝试你喜欢做的事情,别人可能会指责你不负责任或轻率鲁莽。但当你享受探索未知的极大乐趣时,别人的观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你或许会惊奇地发现,世界上并不存在失败。所谓失败,只不过是别人对你应该如何做某件事的看法。所以,一旦你相信没有必要事事都按别人的意图去做,你也就不会失败了。
成功与失败仅仅是别人的看法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不要将暂时的停滞等同你作为一个人的都失败了。你只不过是在某一具体时刻中未能成功地进行某一具体尝试而已。然而,我们已学会将成功视为唯一可以接受的衡量标准。我们往往避免进行可能会失败的活动。人们惧怕“停滞”,也惧怕由于“停滞”引起的别人对自己的不利评价。
孔夫子说过“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果你不否认儒教思想对我们文化传统的影响,就不要否认希望取得成功的原因来自社会中最具有自我毁灭性的两个词“尽力而为”、“尽善尽美”。关于尽善尽美这个词,温斯敦·丘吉尔曾讲过一句著名的话:完美的含义就是:瘫痪。
是的,事事追求完善、都要拼命做好,这会使你自己陷入瘫痪。也许你在生活中,可以确定一些自己真地想尽力做好的事情。但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尽力而为这 种心理本身便是阻碍你做事的障碍。不要让完美主义妨碍你采取行动,而仅仅 成为一个旁观者。你可以试着将“尽力而为”改成“去做”。
要改变一种习惯,首先必须对其有所意识。要改变自我消除停滞,首先要重新审视你的回避心理,然后对自己以往的行为严肃地提出质疑,最后积极地向新的方向发展。假设你现在走到一个三岔路口,一边是健全稳妥的道路,另一边是通向无人涉足的未知之路。你会选择哪一条道路?在生活的道路上,你不必非得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走-----只要你在走,在向前走就足够了
张小同摘自《突破停滞:职业心理自助手册》,翁国旗/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作者翁国旗,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