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板赚钱的“道”与“术”
笔者这里所讲的大老板,当然是指产业规模做得大、实力雄厚的老板们,但也包括那些虽无多大产业规模,但却有雄心、有潜能、会创造、善抓机遇的老板们。后者目前虽然不大,但他们中的一些人总有一天会慢慢壮大起来的。
至于这些老板们赚钱的“道”与“术”,也可以说是他们赚钱的“战略”与“战术”吧。但“战略”、“战术”的表达方式似乎学术化了一些,还是用“道”与“术”来表达,显得更贴切一些。
那么什么是大老板赚钱之“道”,什么又是大老板赚钱之“术”呢?
对于上述问题,要是以笔者的方式作答,那是非常简单的。
所谓“道”,其实就是大老板们的一种选择,即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消费者、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或者创造出消费者、市场和社会对他们所选产品的巨大需要。当然,二者兼而有之的情况更为理想。
为方便起见,我这里说明一下,以下凡讲到产品的时候也包括服务,有时也用“产业”一词来代替。
有人可能会说,“道”应该是很深奥的东西,怎么被你赵某说得如此简单呢?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因为只有简单的,才是有用的。只有简单的才是美的。
当具有大老板潜能的人们准备创业当老板之前,我敢肯定他们或多或少都要琢磨一下“做什么”的问题,这时的他们,其实就是在悟“道”,就是在琢磨或讨论“创业之道”。如果这个问题讨论、琢磨清楚了,并确实在客观上反应了市场的内在需要,或确实有把握把它们创造为市场的需要,那么他们便离创业成功当大老板的目标不远了。
这个问题看上去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就是对这个简单问题的把握和判断,构成了大老板们的赚钱之“道”。没有这个正确起点,大老板们是产生不出来的。不过,要把握和判断好这个简单的问题,谈何容易?简单的东西在简单化之前未必是容易的。
大老板们很多时候可能还要讨论、琢磨“转产问题”,用比较学术化的语言来说,就是产业转型的问题,或者是新上项目之类的问题。当此之时,他们所做的事情也是在“悟道”。这时,他们多少会有一定的产业规模,不是面临转产问题,就是面临上新项目的问题,或产业多元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可能的。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更为困难。
这样的问题看上去也很简单呀,但往往就是这样简单的问题决定着企业的兴衰、老板的命运!
还有一些时候,大老板们也要讨论、琢磨:我应该把我所选产业做到多大规模呢?市场需要我做到多大规模呢?需要多长时间,我的产业才能做到那样的规模(比如行业前十名、前三名)呢?
当大老板们在思考、琢磨这些问题时,他们其实又是在修炼“悟道”之功。因为这些看起来简单的事儿如果想不对路的话,同样可能导致他们资源配置不当,严重一点说,可能导致失败!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说法,“悟道”所要解决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事情来做的问题。所谓正确的事情就是方向正确的事儿,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只要努力,我们就会抵达理想的彼岸。倘若方向错了,就是努力再大一些,我看也属无用,甚至是浪费,或起反作用。
那什么又是“术”呢?这个问题按照我的回答方式,就更简单了。
所谓“术”,其实就是大老板们为了把所选产品做好,所要采取的具体办法。或者说,就是实现“道”所需要的各种“手段”。
当老板们选好了产品,他们首先遇到的难题可能就是资金不足。这时,他们就要想方设法去融资。更多的人们向亲朋好友借贷,也有少数人向银行借贷,当然还更少数的人们到资本市场去发行股票或债券来融资。做得好的人,还可以拥有上市公司,对于他们,人们多尊之为“资本运作”的专家、高手。
当有了资金之后,也许有一天,他们突然感到,他们企业里其实最缺的还是人才。于是他们开始成立“人力资源部”,开始到各类“人才市场”“诚聘英才”。甚至于找“猎头公司”去为他们物色人才、挖人才。
资金、人才都不成问题了,他们可能又觉得产品的技术进步还是一个很大的瓶井,不解决就会影响企业的大发展。于是他们又在企业里成立“研发部”、“技术中心”,甚至有少数大老板还搞起了“博士后流动站”。
当万事俱备之时,他们又自然而然地发现,产品好是好,但要把它们卖出去,实非易事。于是他们开始与部属一起钻研“营销问题”,成立“市场部”,聘任“营销总监”、“市场总监”等等。还请什么名星级人物做产品的“形象大使”。并尝试各种促销策划。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当然,政府公关、媒体运作、企业文化,以至于从洋人那儿学来的ERP、BPR等等,也是不可或缺的。
如此等等,不再一一道来。
所有这些“如此等等”的东西,它们都是什么呢?“术”也。它们全都属于操作层面的事儿,全都是助“道”之实现的事儿。
那么“术”重要吗?当然重要。没有各方面很好的“术”,产品选得再好,“悟道”再深,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或者也是成不了什么事儿的。
但在“道”的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各方面“术”的功课做得再好,有用吗?更没用。那是无用功!帮倒忙!
结论——
“道”的问题一旦有了很好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做好“术”的各种基本功,两相结合,大老板们实现赚大钱的理想,便是迟早的事儿了。
不信的话,就去分析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相当成功的大老板们嘛,看看有多少例外呀?
写到这里,我一下子恍然大悟:
此前在“中国管理传播网www.manage.org.cn”刊发的《供大老板参考的“两种赚钱之道”》一文中所说的“第一种赚钱之道”,其实不就是这里所讲的“道”吗?“生财之道”的“道”呀。而那篇文章中所说的“第二种赚钱之道”,其实不就是这里所讲的“术”吗?“敛财之术”的“术”呀。
不过,这里所讲的“术”,跟那篇文章中所讲的“敛财之术”的“术”相比,含意要宽泛多了。
很显然,“术”在两篇文章中都有“手段”的意思。但在这里它表现为多种手段。而在《供大老板参考的“两种赚钱之道”》那篇文章中,它主要指的是“敛财的手段”。当然,在“转型”尚未完成之际,“敛财之术”这一手段,也有助于“道”之实现。但从长远看,过多依靠这种“敛财之术”来提供做大产业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做大产业,让“道”发扬光大,必须要有多种辅“道”之“术”。唯如此,企业才能成功,企业大老板们才能成为更大的老板!
(作者赵以国为金特尔企划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国元证券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特约研究员、安徽万佛塔水泥有限公司咨询委员、安徽大道博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安徽申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战略设计师。E-mail:[email protected];手机:01380560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