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毕业的MBA们
11月14日,星期五,北京阳光明媚。大多数人筹划着在周末放松Happy一下。47岁的沈阳华利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国世峥却不远千里飞到北京,在东南三环的某个酒店继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EMBA课程。
这个课程每个月两次,每次4天。除了上这个课以外,他还同时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读MBA,也是每个月两次,每次3天。有趣的是,仿佛是心有灵犀,北大和南洋理工大学的课程很少冲突,给国世峥这样两边跑的人在时间上创造了可能。
像国世峥这样好学的企业家和经理人不占少数。国所在的EMBA班有10%的学员读过其他学校的MBA,而他所在的北大MBA班,还有两名同学和他一样同时在读EMBA。
人们都知道,MBA是用银子堆起来的,比如EMBA,每年的学费就要20万~30万元。除了学费外,还有来回的机票钱、住宿费以及由此衍生的交际费用。国世峥坦言,他的这些费用每年大约在200万元左右,他把这些时间和花费称为“机会成本”。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花这么多钱和时间上学,而且还乐此不疲,上了一个又一个,MBA班究竟有什么吸引力?
MBA课程主要针对三类人:企业家、国企老板、外企的高级管理层。绝大多数人一开始确实是抱着学习目的来上学的。像国世峥,以前是沈阳房产局的干部,后来下海经商,旗下已经有了5家100%控股的企业。2002年,集团的年营业额已经达到了5亿元。企业发展到如此规模,要求他必须具备更多知识和更广的视野。迫切需要充电的国世峥于是开始了北京的求学之路。
说白了,上MBA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学习是为了有更先进的知识背景,说起话来也有套路了,底气也足了。有的人毕业后拿了文凭升官就容易了,还结识了一大批有相似背景的官场上的朋友。有的人(尤其是民企老板)虽然不十分在乎文凭,但多一个证书而且不是人人都有的证书)毕竟是光宗耀祖的一件事。
当然,也有少数像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001级EMBA学生许晖一样经历了互联网跌宕起伏的洗礼,想换个环境休息和思考一下的IT人。管理学出身的许晖并不太需要课堂上的知识,他更看中EMBA这个圈子提供的人脉。
在中国这个人际关系举足轻重的社会里,有同学这个背景,一切事情做起来都容易些。而建立关系圈需要过程,两三年的MBA教育正好提供了一个机会。
国世峥选择北大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有原因的。北大的MBA学员以中高层管理人才为主,他可以在学习之余在同学里物色人才。目前为止,他已经找到了3位毕业后愿意到华利集团工作的同学。而新加坡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对他的集团的资本运作、兼并收购、进行国际化合作必定会有帮助。国世峥旗下有一家电器公司,与爱尔兰合资生产储能式电暖气、欧式壁炉和家用烫衣架,今年10月份,借着爱尔兰总统来北京访问之际,他和同班同学一道,跟爱尔兰政府做成了一笔100多万元的生意。这就是资源的内部流动。
读MBA的另一个好处是发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身边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人,可能随时都能拿出几亿元的现金。这也让学员们少了些自傲,多了份内敛。
其实,在MBA圈子里也有不同的小团体。国企背景的人爱和国企背景的人聊天,民营企业老板爱和民营企业老板扎堆,外企高级经理彼此间惺惺相惜。大家互相瞧不上眼,国企的认为民企太小,才管着几百上千个人;民企的觉得国企的不过是在给国家打工,没什么了不起;外企的又觉得国企民企太野,不正规。
而不同背景的人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国企的人比较喜欢总结,课堂上发言最踊跃;民企老板不事张扬,比较务实,格外珍惜时间,老师讲错了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而买单最多的也往往是他们;外企背景的人受过正规训练,是正规军了,做事一丝不苟,PPT文件、Excel表格做得美轮美奂。因此在MBA学员间也就有了这句顺口溜:“国企爱发言,民企爱挑刺,外企做作业。”
两三年的学习生活让来自国企、民企、外企的人有了交流的机会。最初大家虽看不上对方,却又有点好奇。试探了几个月后发现,还是很难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比如,外企的那一套做法看着挺不错,但用在地方色彩很浓的民企身上未必合适。新鲜劲儿过后,大家又回到了自己的小圈子里面,信息照样很多,机会依然没有减少。和上学前相比,视野毕竟开阔多了。
MBA俱乐部
几乎每个开设MBA课程的学校都有类似校友会、MBA俱乐部这样的组织。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两个热心公共事业的人,组建校友会或俱乐部往往都是这些人牵的头。他们熟悉绝大部分同学,又有出众的公关能力,也就集聚了比别人更多的人脉。许晖就和几个同学在今年三月创办了一个EMBA俱乐部,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800多名会员,不仅有北大的学员,还有清华的、中欧的、长江商学院的,也有很多“海归”。用许晖的话说,俱乐部就是要打破门户之见,否则,就失去了创办的意义。
MBA这个圈子是个巨大的财富,很多人在里面淘金。许晖创办EMBA俱乐部,并没打算靠俱乐部赚钱,他的目光放得更远。俱乐部最宝贵的资源是大量优质的客户信息,由此可以衍生出很多商机。比如哪天中国的信用卡开放了,俱乐部会员大多是中国最有钱和有前途的人,俱乐部卡有可能就变成了信用卡;比如哪天中国的媒体开放了,俱乐部掌握着读者资源和内容资源(教授),没准可以办一本类似《哈佛商业评论》或《远东经济评论》的刊物。当然,还可以举办类似世界经济论坛这样的会议。
而参加俱乐部的人无非要满足自己的几个欲望,一个是交流的欲望。交流能衍生合作,不同行业的人交流多了,还会有创新。同时,俱乐部里隐藏着政府部门、中外媒体、咨询公司等形形色色关于政策、数据、市场等资源,使俱乐部成为最大的信息集散地,在这里交流,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个欲望是表现的欲望。大家在各自的领域混了这么多年了,在企业里都是说了算的人物,很多人很在意在群英聚会的场合下能有个发言的机会,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比如今天这个活动我来买单了,但大家得给我面子,让我表现一下,介绍介绍我们公司的理念和特点。
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目的在这里寻找机会。已经从自己的两个学业中尝到甜头的国世峥每个月有14天用于上课,他实在没有精力再参加什么俱乐部了。对他来说,俱乐部是“几百号人在一块儿名字都难叫全”,而短训班是“刚认识就分手,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他更喜欢人数较少、较为轻松的MBA班。大家都在商场上征战多年,需要时刻提防对手,累得身心俱疲,现在好了,在课堂内外,又重新回到了坦诚轻松、关系相对简单的学生时代。“我们南洋理工EMBA班的56名同学全都叫得上名字,就算不是挚交,彼此的性情也都略知一二。晚上分析完案例往往都10点多了,同学们就一起喝酒吃宵夜,唠嗑唠到半夜是常有的事。”国世峥满足地把这种多年未有的班级生活称为“同吃同住同帮助”。
MBA衍生的外围能量
MBA学习在开阔了老板的视野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创新。以国世峥为例,他花费巨额成本在北京上学、物色人才,手下的管理层自然感觉到了压力和紧迫感。
国世峥以前不是学管理出身,来北京读工商管理,很大原因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下一步该怎么办,让他十分茫然。之前他也尝试招聘了不少年轻的经理人,但很快发现,不论是自己还是跟了他十几年的部下,都很难接纳新人的建议。即使他觉得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往往也碍于人情,无法进一步求证。“以前我和老部下常常要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提高产量,而新人通过调整各个环节的配置就能做到。但老资格的管理层常常不服年轻人,认为他们太冒失,新方法自然就无法采纳。”
用句套话来说,MBA教育教会了国世峥“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通过这个课堂,他切实感受到为什么说知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同学充分交流后,他惊讶于他们前卫的思想以及这思想里蕴含着的商机。“这一点和靠社会关系、机制改革等机缘发家的我们有着天壤之别。”震惊之余,国世峥终于下决心在老资历和新知识之间选择后者。
自从2001年到北京读MBA以来,国世峥就对自己的5家公司提出“要么换脑,要么换人”,结果中层以上的干部全都参加了进修,而原本跟他一起创业的12个高层陆续走了8个。2002年,他又定下了“10年内营业额从5亿元增加到150亿元”的目标,理由是其主导产品拥有国际尖端的技术优势,并且符合环保节能这一大趋势。目标能否实现还有待观察,但国世峥知识结构的进步、眼界的拓宽是不言而喻的。
很多人对MBA课程嗤之以鼻,不就是用洋文和洋教材来蒙人吗?其实,即便在国外,MBA也不是纯粹的读死书,而是在学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社交圈的过程。MBA教育在中国发展近10年了,学员们已经由最初让秘书帮着做笔记做作业、开着名车上学“作秀”,发展到踏实学习,认真交流的务实阶段。他们从MBA教育里得到的东西,远远比书本上的知识多得多。正因如此,才会有那么多人眷恋着这个圈子,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