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温州人创业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
温州向外来创业者敞开银行大门
没有本地户口没有抵押都不成问题
温州的金融机构第一次把大门向外来务工者敞开了,打开这扇融资大门的,正是温州瓯海农村合作银行。一个星期前,一种名叫“新温州人创业贷款”的融资品种在这里推出。据了解,这一贷款专门面向“新温州人”,也就是想在温州创业的外地人。
“本地户籍和抵押物,不再是外地人贷款的门槛。”瓯海农村合作银行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放宽的不仅是户籍限制
该行信贷部负责人介绍,新温州人创业贷款的最大特点,就是放宽了户籍限制,能提供在瓯海区常住证明的或常年在该区工作的,即使户籍不在温州市区,也能办理此业务。同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新温州人,可以通过房产等固定资产抵押,获得利率较低的抵押贷款;即使没有抵押物,能提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担保人,也能享受到担保贷款。
“按照我们的新政策,新温州人的创业贷款,最高可以达到100万元,最长还款期限也达到了5年。”
他说,作为试点业务,创业启动初期的新温州人,还能享受到生产机器按揭贷款等新产品。
在瓯海农村合作银行办公室主任文永胜眼里,以前,外来人员大都和融资沾不上边,但近几年来,到温州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单是瓯海,外来务工人员就达到60万,很多人想创业,由于受到户籍、抵押物等诸多限制,很难享受到与本地人相同的融资待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作为地方性银行,率先推出新温州人创业贷款,目的是为新温州人创业提供一个专门的融资平台。”文永胜说,“长期以来,新温州人贷款市场是个空白点,银行没有专门介入。因为空白,外地人在温创业缺本钱,只能向在温创业先富起来的老乡借。”
资金瓶颈卡住创业冲动
文永胜的分析,道出了温州乃至浙江个人、个体户乃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特别是外地人到浙江来,想创业,融资这一关就很难过。
来自浙江贷款网的统计显示,截至7月3日,到该网站登记寻求中小额贷款的信息,共有501条,其中大部分贷款额度都在50万元以内。根据信息发布者的自我描述,这部分人大都是有一技之长,具有良好的项目和业务基础,想自己干一番事业时,却遭遇了资金瓶颈,甚至有人甘愿忍受高利息的风险。
同时,该网络统计显示,发布贷款供应的消息,也有102条。
业内人士分析,网络贷款大都是民间借贷,上述数据足以说明,在浙江,创业者风起云涌之时,长期的融资困境也导致民间借贷快速生长。
创业贷款顺势而为
瓯海农村合作银行信贷部负责人介绍,农村合作银行此次推出的“新温州人创业贷款”,也是在针对移民的“移民创业贷款”基础上搞的新品种。他说,事实证明,移民创业贷款解决了中小业主的创业难题,资金不大,回笼也快,银行风险也随之变小。
“所以这次新温州人创业贷款,我们把户籍抵押等条件都放开,只要你有相应的经济能力,有人担保,贷款就很容易。”他说。
事实上,创业贷款早已成为各个金融机构争相推出的新业务,如浙江中信、建行、农行,都在创业贷款上大做文章。而瓯海农村合作银行的“新温州人创业贷款”,则第一次把目光瞄向了在温州创业的外地人。
专家:金融机构注意到了
300万新温州人的创业冲动
在温州大学教授马津龙看来,“新温州人创业贷款”是富有积极意义的。
他说,这说明金融机构注意到在温州近300万外来人的创业冲动了,而不是只瞅着本地人。
但他认为,所谓户籍抵押等,只是一个说法,“就算面对新温州人贷款,不可能不要担保,一个外地人,没有户籍没有房产等抵押,谁给你担保?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新闻链接
让新浙江人更好地融入这个活力之省
在越来越多的场合,我们听到了这样的称呼:新温州人、新宁波人、新台州人……一个“新”字,点出了这一人群的身份,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浙江人,他们是被浙江所吸引、进而留在这片土地上,并且日益成为浙江建设生力军的人们。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正在为新浙江人创造着怎样的一些环境,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这个活力之省的生活和创业。
1.取消外来工证卡制
就业证———这一实施近10年之久的针对外来劳动力的管理制度,2005年新年伊始,停止执行。
这一举措为外来农民工提供了一个更公平、便捷的就业环境,让他们在就业方面和城里人享受相同的待遇。
2.享受司法“绿色通道”
全省各级司法部门目前已为外来务工人员开辟“绿色通道”,遇到突发事件,当事人可先申请援助事项,事后再补办相关手续;对即将超过仲裁时效或诉讼时效的工伤赔偿案件,可先予受理,事后再补充有关证明材料。
3.农民工住房公积金
从2003年底开始,湖州市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中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明确只要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都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让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享公积金。
到2005年,已有700家企业的3万职工纳入这一制度,其中1.9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公积金制度。首批530多个外来务工人员在湖州买房安家。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001年底,义乌市大陈镇,按照实际居住一年以上的公民都可参加居住地人大选举的规定,选举7名外来人员当人大代表。外来人员参选,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使政府的政策更广泛地反映民情民意,有利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