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快讯 - 中国创业投资季度报告

中国创业投资季度报告

    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市场未能持续第三季度出现的投资高潮,投资总量在第三季度的投资高峰水平上发生了大幅度下滑,下降到1.59亿美元,成为2005年全年投资最低点。IT行业一枝独秀,北京成最热投资地区。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第四季度表现活跃,占海外六大市场筹资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中三成公司获创业投资支持。

    投资大幅下滑 募资又攀新高

    大中华区著名的创业投资研究与顾问公司Zero2ipo清科公司近日公布,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在投资方面,未能持续第三季度出现的投资高潮。投资总量在第三季度的投资高峰水平上发生了大幅度下滑,下降到1.59亿美元,从而形成2005年全年投资最低点。与前一季度相比,第四季度投资金额减少了2.13亿美元,跌幅达57.2%;投资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25亿美元,跌幅为43.9%。本季度投资活力指数为103.7,略高于今年第一季度。该研究中心自2001年对中国创业投资进行年度全国范围(含外资)调查与排名,并于2003年第一季度开始对在中国大陆地区有着突出行业地位和活跃投资记录的50家创投机构进行季度调查。

    IT行业一枝独秀,互联网和通信/电信并驾齐驱

    2005年第四季度的投资涵盖了IT、传统行业、服务业、其他高科技和生物/医药行业,累计投资案例为40例。但IT行业无论从投资案例个数还是投资金额方面来说,都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在该行业内,总计发生30个投资案例,占整个季度投资案例总数的75%。其中,有26个投资案例已经披露了投资金额,它们的投资总额约为1.3亿美元,占四季度投资总额的82.4%。

    传统行业的投资案例仅为3例,投资金额总计约923万美元,占四季度投资总额的5.8%。服务业共发生2个投资案例,投资金额仅为300万美元。在其他高科技行业,唯一的1个投资案例吸引的投资金额达到1000万美元。生物/医药领域,共有4个投资案例,占四季度投资案例总数的10%,吸引投资583万美元。

    在IT行业的细分领域,互联网仍然是吸引创业投资的热门行业,四季度发生在互联网行业内的投资有14个案例,其中已经披露出投资金额的13个案例,总共获得创投投资4750万美元。通信/电信行业的7个投资案例吸引的资金略超过互联网行业,投资金额为4770万美元。接下来是IC行业,其已经披露出来的4个投资案例获得了超过2700万美元的投资。而IT服务和软件行业各有两个投资案例,但IT服务行业吸引的资金相对来说多一些,其仅有的1个投资案例就获得866万美元的投资,软件行业的两个案例总共只有25万美元的投入。

    北京成最热投资地区,扩张期企业最受青睐

    2005年第四季度的创投案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山东、深圳、江苏、广东、湖南、辽宁等地区。其中北京的投资案例数最多,以15个位居首位,这大大超过了位居其次的上海的6个投资案例,北京吸纳的投资总额超出了4000万美元,占整个季度各地区投资额总和的25.5%。上海共发生6个投资案例,其中有4个已知其投资金额,其投资金额总和为1700万美元。山东的4个投资案例获得的投资较少,合计600万美元。

    从投资案例数量来看,初创期和扩张期投资比较活跃,分别有14个,22个,分别占总投资案例数的35.0%和55.0%,成熟期的案例相对较少,只有3个,占7.5%。从投资金额来看,扩张期的投资案例总共金额为8094万美元,超过投资总金额的一半,平均单项投资金额为405万美元。其次是成熟期的投资案例,总投资金额为5166万美元,约占总金额的三分之一,平均单项投资金额为1722万美元。初创期的投资案例虽然很多,但在总投资金额和平均单项投资金额上却表现平平,分别为2725万美元和210万美元。

    退出比较活跃,募资更创新高

    第四季度,退出活动较为活跃。调查范围内有8家创投机构从21家企业中实现22笔退出,已知退出金额合计为5248万美元。其中通过并购实现的退出占退出总额的比例达56.7%

    第四季度,募资表现较前一季度更加出色。调查范围内有7家外资创投机构和7家本土创投机构完成新的募资,募集金额合计12.81亿美元,较第三季度增加29.52%.其中,外资创投机构募集资金11.25亿美元,本土机构募集资金1.56亿美元。

    法律法规日臻完善,创业投资前景光明

    虽然2005年全年中国创业投资总额比2004年略有下降,但2005年中国创业投资募资总额创历史新高,达40.67亿美元,此外,随着《创业投资企业暂行管理办法》、外管局"75号文"等政策性文件的出台,对创业投资产业发展正面临一个日益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我们预测2006年中国创业投资将呈现更加活跃、繁荣的良好局面。根据清科的历史数据,第一季度的投资在全年各季度中,一般比较活跃。但由于该季度恰逢元旦和中国传统的新年节日(春节),以及创投机构新一年的规划刚刚开始,我们预测该季度的投资量对比2005年第四季度,将呈现比较平稳的上升态势。

    海外上市大爆发 三成获创投支持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2005年第四季度表现活跃。总计有37支中国内地概念股在NASDAQ、纽约交易所、中国香港主板、中国香港创业板以及新加坡主板上市,筹资量达124.83亿美元,占六大市场第四季新股总筹资额的54.72%,其中包含有10家创业资金所支持的企业,中国概念股在全球市场中表现不俗。该数据和结论主要来自Zero2ipo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的《Zero2ipo清科------2005年第4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市场IPO报告》。该研究中心自2004年起对纽约市场、纳斯达克、香港主板和创业板、新加坡主板和创业板六大海外市场进行跟踪研究和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大爆发

    相对于2005年前三季度,在外管局的75号文出台及大型国有企业(中国建设银行)在四季度上市等因素的作用下,赴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融资额度上都在本季度有所突破。在NASDAQ、纽约交易所、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以及新加坡主板共有37个中国内地企业上市,数量上比上个季度增加24个,增幅高达185%,占六大市场第四季新上市公司总数的33.33%。从融资额度上看,37个企业的上市融资额达124.83亿美元,占六大市场第四季新股总筹资额的54.72%。这个数字不仅远远高于上个季度的4.6亿美元,也是2005年海外上市融资最多的一个季度。但其中仅中国建设银行的上市融资量就占了92亿美元,成为近年来少有的巨量级IPO案例。

    筹资大幅提升,传统行业继续领跑

    与2005年第三季度相比,第四季度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筹资额在香港主板、纽约交易所都有相当高的提升。而纳斯达克由于上市数量及单位筹资额均相对减少,导致该市场四季度筹资额较上季度下降达54%。新加坡主板的筹资额表现亦有相当大幅度衰退,主要是因为股市表现不佳所致。

    第四季度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上,共计有27家,占中国企业上市总数的73%,其中有高达18家在选择香港主板上市。其次是医药行业,有4家海外上市。但IT、互联网、电信等行业的中国企业普遍由于缺乏好的上市题材,较难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导致许多此类公司的IPO时点向后推迟。

    创投支持的企业海外上市活跃

    第四季度37家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中有10家公司获得创业投资基金支持,超过前三季度的总和9家。主要原因是外管局75号文的公告,并同时中止11及29号文的实施,解除了市场投资人对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操作合法性的疑虑。

    中国概念股市场表现良好

    本季度的37家上市的中国公司首日平均回报率为6.5%,显示了市场的健康状态,新股定价区间较第三季度更为合理,同时一定的首日回报率又确保了发行的顺畅进行。市场方面,中国概念股除在NASDAQ和香港创业板市场外,其它市场表现都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美国纽约证交所中国概念股的首日平均回报率更高达41.33%。

    以行业类别来分析,从上市的中国概念新股的认购情况和首日的回报表现看,新能源、服务和医药行业的表现最好,半导体表现最差,其它行业表现一般。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迎来新高潮

    我们认为2006年的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情形会远比2005年乐观。除了政策面的干扰因素已经排除以及2005年的基期较低外,我们认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企业藉由国内市场所培养出来的竞争实力逐渐壮大,会有愈来愈多的中国企业会希望走出国门开发海外市场。预计2006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家数会增多。

    [创投案例]

    案例1:碰碰网获千万美元Web2.0概念受热捧

    博客网、天际网、中国博客网等知名网站成功融资千万美元之后,Web2.0概念的交友类型的网站也开始获得风险投资青睐。2005年12月,由国内知名SP--深圳浩天公司组建而成的交友类网站-碰碰网,获得软银亚洲的1250万美元创业投资资金。其获得资金的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其清晰的商业模式。

    作为垂直型专业网站,碰碰网打造的"兴趣+交友"新型 S

    N社交网站模式很有特色,并凭着internet/mobile/offline三线合一的综合互动娱乐兴趣交友平台,在最短时间内已成为第二代交友网站的典范代表。结合浩天SP经营的经验,碰碰网在经营方面探出了一种崭新的经营模式:WAP2.0+WEB2.0,将无线资源与SN交友结合在一起,既提升了网站价值,又轻易解决了web2.0的盈利瓶颈。浩天表示,不久之后,3G商用,web和wap进一步结合,这一产业链将成为2.0网站的盈利解决方案之一。

    在国外,SN网站已成为风投眼中的新宠儿,在刚刚过去的3年中,美国风险投资已经支持了超过30家的SN网站创业公司。例如,国外SN网站My

    Space从一个音乐爱好者社区,发展到注册用户已达2000万的网络明星,并仍以每月新增约200万用户的速度成长。据统计,My

    Space的流量排名已居美国网站的第五位。2005年7月,默多克新闻集团出资580万美元收购了My Space。

    目前国内的交友网站还处于刚开始的混沌阶段,尚未形成大气候,产业链也并未真正形成,但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产业价值链正在形成。

    未来3至5年将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佳机遇期,而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则是以倡导个性化和社会化思想,以用户为中心的新一代互联网-Web2.0。目前很多Web2.0概念的应用如博客、RSS、播客,电子杂志等已经受到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喜爱。2006年,Web2.0模式将彻底改变互联网的格局,进而获得更多创投的青睐。"

    案例2:尚德电力的创投故事

    绿色能源的诱惑

    2000年旅居澳洲14年的施正荣博士,带着他在澳大利亚积累的光伏领域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回到祖国,开始创业。2001年1月,在无锡市政府的撮合下,由无锡小天鹅公司、山禾药业、水星股份、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8位股东集资600万美元,施正荣则以4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成立了无锡尚德电力有限公司。尚德公司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制造和销售,"Suntech"成为国际光伏行业的知名品牌。尚德公司的超常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光伏技术和产品的消极态度,培育和带动了一大批光伏产业链企业,给投资者投资光伏产业以很强的信心。尚德公司的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光伏行业的先进水平,产品在世界各地深受青睐。

    尚德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02年公司亏损运营,2003年实现利润90万美元,2004年利润达到1980万美元,2005年前三季度已经达到了2000万美元,2005年预计盈利5000万美元,2006年预计盈利1亿美元……

    上市前,无锡尚德顺利地完成了私募。在2005年的上半年,无锡尚德的海外公司向高盛、英联、龙科、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国际著名投资机构共募集了8000万美元,巨大的资金进入让无锡尚德完成了对国内所有股东的股权收购。由此,无锡尚德成为一个外资企业,完成其上市前最为关键的一步。

    多赢的创业投资故事

    2005年12月14日,尚德太阳能电力控股有限公司(STP)

    在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登陆纽约交易市场的中国民营企业。上市首日报收21.2美元,较招股价15美元上涨41.33%,当日换手率达65.62%。

    这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创业投资故事。尚德上市后,收益的不仅仅是施正荣和创业投资机构,而是多方共赢的结局。在2005年2月的上市重组中,在海外投资蜂拥而至之时,最早投资尚德的国资股东退出尚德,他们也相应地获得了10~20倍的投资回报。此外,尚德作为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不仅是无锡市政府的荣耀,上市后的融资也将更快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而投资尚德的那些创业投资机构,在尚德成功上市后,部分也通过减持顺利套现退出,得到了高额的回报。

创业快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快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