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个人发展的利器
笔者在为一些企业作员工心态方面的内训时,接触到一些员工面临工作困惑的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之后,发现根本问题都在于当事者本人的“主动”意识不够强。所以笔者打算结合一些案例说明“主动”的含义及操作上的切入点。
案例一:用“行动”创造规则
H先生被聘为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培训主管,上任后他是这样开展工作的:
1、与H同时被聘的还另有一位人力资源部的内训主管。H花了两周的时间与有关领导反复沟通,想弄清楚“培训主管”和“内训主管”到底有什么不同,到底“谁管谁”。H始终没有得到答案。
2、H又花了近一周的时间,要求公司给出自己所担任的“培训主管”的职务说明书,想“真正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对此,H始终没有得到结果。
3、公司组织了几次企业内训,H均不参与,理由是:“自己在公司的定位不明确,不知以什么身份参与内训,况且这些课以前听过。”
4、后来H从培训主管这一职务被调到企业内刊编辑部。
5、H要求明确自己负责内刊的哪一个栏目,否则自己无法开展工作。
就这样,H一直“等待着”……
H的根本问题属于典型的“自我设限”,他太依赖“规则”一类的东西,总以为只有依靠这些“规则”才能行动,最终只能是被动的结果。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恰恰是既成事实的行动“创造”了所谓的“规则”。本来H是有很多事情可以主动尝试去作的。比如:
· 根据企业现状,写一篇“企业培训规划报告”之类的东西。
· 主动尝试组织一次“出彩”的企业培训。
· 积极参加企业内训,增进与同事的沟通。
· 向企业内刊投一篇有份量的稿件,以引起别人的关注。
· 主动为内刊“开辟”一个新栏目并由自己负责。
案例二:用心作点滴积累
M小姐是某高科技公司的一名业务推广人员,最近两个月她的业绩不太理想,她也知道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但她自己所能找到的原因仅仅是“工作还不够努力”这个比较虚的原因。但仅停留于此,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M小姐不知如何下手,甚至不知该干什么了。若想找到“业绩不理想”的真正原因,可能并非易事,如果让她找到一些她现在就可以做的有意义的事,便可以使她恢复信心。经过分析,以下几件事就是她似乎早应该去做、也完全可以做到、只不过被忽略而没有做的事:
· 把每期企业内刊累积起来,以丰富自己的销售道具。
· 多与研发设计部门沟通,掌握公司内最新的研发动态,以扩大自己给予客户的选择范围。
· 自己花一点钱购买行业杂志,掌握行业动态并了解前沿知识,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
· 对过往重点客户再作一次回访。
· 对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亲自作一次调查。
这些其实都是积累性质的工作,主要靠平时主动用心点滴积累。如果平时缺乏主动,当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更需主动检讨,主动完成。
案例三:给出方案解决问题
K先生在生产车间作主管已有五年了,其间与K先生共事的其他主管大多被提升或外调,唯有K先生自己仍保持“稳定”。K先生对公司也算忠心耿耿,总能及时向公司反映所发现的问题。反映问题之后,要么没有回音,要么上级还要求K先生自己去解决很多相关问题,这些往往超出K先生的职责。于是K先生总是很忙,不能让他理解的问题总是越积越多。经访谈了解,我为K先生提供以下几条建议:
· 不能总是单纯地反映问题,最好也主动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 对于已由他人反映多次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若非不得已且无新意,就没有再去反映的必要。
· 问题反映多了又不提出解决办法,很可能给别人一种总是“抱怨”的印象。
以上建议,关键是用自己给出的方案争取“主动”:给出方案本身就意味着“主动”,方案的内容也为自己争取了“主动”。
掌握“主动”的要点:
A、不要太相信“可能”、“也许” 和“应该”
人们往往过于相信“可能”、“也许”和“应该”,但是,“可能”也意味着“可能不”,“也许”意味着“也许不”,“应该”往往成了“不应该”。因此需要我们保持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主动去落实这些“可能”、“也许”和“应该”,否则等待我们的往往是被动的局面。
B、用发展目标巩固自己的“主动”
主动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方法。如果你没有发展目标或目标不明确,那么你的“主动”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识到这一点,就知道不能仅追求表面化的主动,关键要看结果是否有利于自己“主动”:有时要“主动”争取,有时要“主动”放弃。所以,要用发展目标维系自己的“主动” ,最终还要靠“主动”来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结束语:
快写完这篇文章时,我从自己的书架上取下几本书:《孙子兵法》、《卡耐基成功学》和《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些都是从古至今的“主动”宣言。为了掌握“主动”这个个人发展的利器,我们还要翻阅多少版本的“主动”宣言?其实“主动”很简单:马上行动。
[网络]
案例一:用“行动”创造规则
H先生被聘为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培训主管,上任后他是这样开展工作的:
1、与H同时被聘的还另有一位人力资源部的内训主管。H花了两周的时间与有关领导反复沟通,想弄清楚“培训主管”和“内训主管”到底有什么不同,到底“谁管谁”。H始终没有得到答案。
2、H又花了近一周的时间,要求公司给出自己所担任的“培训主管”的职务说明书,想“真正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对此,H始终没有得到结果。
3、公司组织了几次企业内训,H均不参与,理由是:“自己在公司的定位不明确,不知以什么身份参与内训,况且这些课以前听过。”
4、后来H从培训主管这一职务被调到企业内刊编辑部。
5、H要求明确自己负责内刊的哪一个栏目,否则自己无法开展工作。
就这样,H一直“等待着”……
H的根本问题属于典型的“自我设限”,他太依赖“规则”一类的东西,总以为只有依靠这些“规则”才能行动,最终只能是被动的结果。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恰恰是既成事实的行动“创造”了所谓的“规则”。本来H是有很多事情可以主动尝试去作的。比如:
· 根据企业现状,写一篇“企业培训规划报告”之类的东西。
· 主动尝试组织一次“出彩”的企业培训。
· 积极参加企业内训,增进与同事的沟通。
· 向企业内刊投一篇有份量的稿件,以引起别人的关注。
· 主动为内刊“开辟”一个新栏目并由自己负责。
案例二:用心作点滴积累
M小姐是某高科技公司的一名业务推广人员,最近两个月她的业绩不太理想,她也知道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但她自己所能找到的原因仅仅是“工作还不够努力”这个比较虚的原因。但仅停留于此,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M小姐不知如何下手,甚至不知该干什么了。若想找到“业绩不理想”的真正原因,可能并非易事,如果让她找到一些她现在就可以做的有意义的事,便可以使她恢复信心。经过分析,以下几件事就是她似乎早应该去做、也完全可以做到、只不过被忽略而没有做的事:
· 把每期企业内刊累积起来,以丰富自己的销售道具。
· 多与研发设计部门沟通,掌握公司内最新的研发动态,以扩大自己给予客户的选择范围。
· 自己花一点钱购买行业杂志,掌握行业动态并了解前沿知识,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
· 对过往重点客户再作一次回访。
· 对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亲自作一次调查。
这些其实都是积累性质的工作,主要靠平时主动用心点滴积累。如果平时缺乏主动,当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更需主动检讨,主动完成。
案例三:给出方案解决问题
K先生在生产车间作主管已有五年了,其间与K先生共事的其他主管大多被提升或外调,唯有K先生自己仍保持“稳定”。K先生对公司也算忠心耿耿,总能及时向公司反映所发现的问题。反映问题之后,要么没有回音,要么上级还要求K先生自己去解决很多相关问题,这些往往超出K先生的职责。于是K先生总是很忙,不能让他理解的问题总是越积越多。经访谈了解,我为K先生提供以下几条建议:
· 不能总是单纯地反映问题,最好也主动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 对于已由他人反映多次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若非不得已且无新意,就没有再去反映的必要。
· 问题反映多了又不提出解决办法,很可能给别人一种总是“抱怨”的印象。
以上建议,关键是用自己给出的方案争取“主动”:给出方案本身就意味着“主动”,方案的内容也为自己争取了“主动”。
掌握“主动”的要点:
A、不要太相信“可能”、“也许” 和“应该”
人们往往过于相信“可能”、“也许”和“应该”,但是,“可能”也意味着“可能不”,“也许”意味着“也许不”,“应该”往往成了“不应该”。因此需要我们保持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主动去落实这些“可能”、“也许”和“应该”,否则等待我们的往往是被动的局面。
B、用发展目标巩固自己的“主动”
主动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方法。如果你没有发展目标或目标不明确,那么你的“主动”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识到这一点,就知道不能仅追求表面化的主动,关键要看结果是否有利于自己“主动”:有时要“主动”争取,有时要“主动”放弃。所以,要用发展目标维系自己的“主动” ,最终还要靠“主动”来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结束语:
快写完这篇文章时,我从自己的书架上取下几本书:《孙子兵法》、《卡耐基成功学》和《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些都是从古至今的“主动”宣言。为了掌握“主动”这个个人发展的利器,我们还要翻阅多少版本的“主动”宣言?其实“主动”很简单:马上行动。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