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新节俭主义
如今,谈节俭似乎是一种“不上台面”的事情,但这组封面文章就是要告诉读者——其实节俭是个人理财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节俭不是不爱生活,而是用更理性的态度去享受生活,所谓“新节俭主义”,其实是一种以理性务实的态度面对人生!
尽管,我们中国人把节俭当成一种传统的美德,但是,要做一个节俭的人却是很不容易的。
为了写好这篇关于节俭的文章,我翻遍了名人名家的丛书,从《论语》翻到《我的精神家园》,从《经济学原理》翻到《经济解释》,甚至重看了《穷爸爸富爸爸》,希望能找到一点启示,但非常遗憾的是,先哲伟人们显然只愿意教授大众如何勤奋如何赚钱,对于如何省钱,居然吝于一语!
何解?如今,谈节俭似乎是一种“不上台面”的事情,似乎说一个人如何会省钱就等同于说他是吝啬鬼是葛朗台是吸血鬼,说一个人为了省钱不穿名牌不上饭店就意味着说他是钱的奴隶是毫无生活情趣的人。
这种谬解应该休矣!今天,这组封面文章就是要告诉读者——其实节俭是个人理财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合理安排开支,省去不必要的花费才能让该花的地方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
须知,节俭不是不爱生活,而是用更理性的态度去享受生活,所谓“新节俭主义”,其实是一种以理性务实的态度面对人生!
节俭从免费午餐开始
2005年4月26日是陈美娣阿姨很得意的一天。
当记者在静安寺附近一家证券营业部的中户室里见到她时,她正在吃着午饭。50岁刚出头的陈阿姨衣着很朴素,但是很干净利落,脸上挂满笑容。
笑的理由很简单,她前天趁着大盘创新低的时候在4.70元附近“捡”了一些“中信证券(600030)”,中午休市的时候已经爬上了5元,心情当然格外地好。
“我不忌讳人家说我节俭,我觉得这不是坏事,但我是有原则的。第一是只省自己的不省别人的,决不占别人的小便宜,自己花钱上饭店大吃我不愿意,但无缘无故要朋友请客吃饭我一样难受;第二是省钱不苛刻该花的地方,奢侈的消费当然要杜绝,但是有些要上台面的事情也不能坍台,比如去吃喜酒或者拜年,礼服也决不大兴的;第三是我把省钱看作一件要动脑筋的事情,很多事情用点心思会发现既省效果也好,不是一味地不吃不买。”她很斩钉截铁地说。
其实,今天的午饭就颇为说明问题。陈美娣阿姨星期一到五的日常安排就是每天早上7点打拳锻炼,9点出门去中户室“上班”,下午3点半“下班”买菜做饭。“家里也有电脑,是1年前花1000元买来的二手机,看行情下单什么的决没问题,但我还是喜欢每天来中户室。”陈阿姨说,“因为这里每天管一顿盒饭,味道不错,我这人做饭水平不高,自己在家吃麻烦,还不如这里好吃,骑自行车来也只要10分钟而已,所以就每天来。”
衣食住行无不精明
“我买那里的房子很要紧的一个因素是它靠近家乐福极近,走过去只要5分钟,走到坐免费班车的地方甚至只要3分钟。” 陈美娣阿姨说。
之所以强调“免费班车”,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是她出远门时理想的交通工具。她说:“我很熟悉家乐福班车的路线和日程表,换3趟车可以到我浦东的女儿家。她住的远,打车过去要50元左右,坐公交车或者地铁之类要换3趟车至少的,坐家乐福的班车也是换3趟,时间差不多但免费,而且基本保证座位何乐不为呢。”
确实,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陈美娣阿姨都体现着节俭的精髓:即不但省钱而且质量没有大的下降,让人处处感叹“何乐不为呢”。
说到衣,她深通“反季节购物”之道,杜绝“名牌货”入门,因为她觉得名牌货至少一半价钱花在广告上了,实在不值得;此外她还精通七浦路市场等便宜货云集之所的购物地图,一般规划好了两年里要添的衣裤袜子等来个一次性批量采购,成本省去很多。
说到食,免费午餐之外,她也是个精通“打折时间”的高手,附近面包房几点以后开始打折,家乐福最近有何特别便宜之物都是她关心的对象。她还颇为关注养生,买保健品不买“某白金”之类的成品,广告越多的越不买,她都是直接找到中药饮片厂直销药材,山楂、黄芪、党参、白参之类买来熬补汤,早上起床吃天然蜂王浆,冬季泡药酒给先生喝,算下来成本比到“雷允上”买便宜一半还多。
说起住,陈美娣阿姨2001年初就在曹家渡附近某楼盘买了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当时只有每平方米4600元左右。当初为买房将从股市里套出来50万元一次性付了房款,没想到还幸运地“逃了顶”。一年后,她又在同一个小区买了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虽然当时房价已经涨到了将近7000元/平方米,但是对比现在已经超过17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她的投资还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如今两套房在手,她一住一租,毛坯房刷个墙给人开了家小公司,一个月现金流也有3000元,租金谈得不高但她要求一次性付上一年,省去要钱、换租户的麻烦。住在家里,每天10点以后让洗衣机、消毒柜开工,电话手机都使用套餐或IP,能省就省。
说起行,换免费班车自是她的特长,就连旅游也省钱。她以前考过导游证,也替一家旅行社干过几个月,熟悉其中关节。每年中学同学聚会,要好的十来个人都要组织出游,她是公认的最熟悉线路也最能安排得又省钱又愉快的人,所以自然由她来组团。根据规定,只要满16个人就可以免导游的门票餐费等,而她每次都想办法凑上这个人数,于是每次都能只花个路费就旅游去了。同学们都知道她这么做,但是因为跟她去总能比跟旅行社还省还愉快,也就都乐得让她省下一份了。
最令记者佩服的是陈美娣阿姨的学习劲头。她深信“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在上海图书馆办了阅览卡,每个星期六必到,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她“如同一块海绵在知识的海洋中吮吸”,证券类报刊和《理财周刊》是必读物,宏观财经类报刊是有选择地读,其他关于旅游养生的读物也有所涉猎。
日子节俭不清苦
看了陈美娣阿姨的节俭之道,相信更多的读者能理解何谓“新节俭主义”了吧。
通过合理分析物价等生活成本的构成,她抓住了一些省钱的关键。比如买相信广告宣传,不盲目跟从社会上的流行风;比如能找到批发或直销点的就坚决自己杀上门去买,省掉中间环节;还有,合理运用一些社会便利设施如班车、图书馆、中户室、导游证等,让很多花费合理蒸发。
其实,陈美娣阿姨不仅节俭,还过得一点不“清苦”。她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舒适,中户室、图书馆天天空调沙发伺候,日常打扫都用钟点工,每天晚上看看影碟,(都找小区里几个一起打拳的邻居借了看,作为回报,她去直销药材的时候帮她们捎带一起买),书报杂志看个够,知识面超过一般大学生,每年保证出门旅游一次。这小日子,比那些前吃后空甚至靠贷记卡过日子的“月光族”不强上百倍?
所以,本刊记者从周围的朋友身上搜罗了新节俭主义的许多招术,以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认同我们的观点,不妨记住下面的公式:
理性务实+聪明规划+一点点不怕麻烦=新节俭主义=普通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