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文:实践雷锋精神的民营企业家
民营企业家陈德文个头不高,说话不多,在记者面前,还显得有些怯生生的。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却是抚顺的名人。
说他是名人,不是因为他的企业多有实力,他个人的财富比别人多多少,而是因为,他成功地将雷锋精神演绎到了企业发展中。
辽宁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辽宁中晟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德文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从小就受到雷锋精神的熏陶。“实践雷锋精神,不是单纯地做好人好事。”陈德文介绍,他理解的雷锋精神,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家的财富观、经营中的诚信观和与员工平等的和谐观三方面。
从最初创业时的一文不名到现在的企业总资产超过3亿元,陈德文只用了短短15年的时间。“我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现代雷锋精神功不可没。”陈德文说。
财富观:不应该把钱都留在手里,而应让更多的人分享
今年38岁的陈德文这样解释他的财富观:企业要做强、做大,但追求效益一定要合理合法;企业赚来的钱,首先应依法纳税,其次将钱用于提高员工收入,然后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最后才想到自己。
他经常说:“不应该把钱都留在手里,而应让更多的人分享这样,才能使社会和谐。我想像雷锋一样,多做点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好事。”
2002年7月18日,抚顺机械炼化公司改制为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改制前,抚顺机械炼化公司处于半停产状态,员工只能拿到基本工资。改制后员工收入大增,比改制前最好年份翻了一番多,月人均收入达到1500元。“陈德文的企业,经济效益不是抚顺最好的;员工的收入,却几乎是抚顺最高的。”抚顺市经委的王主任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陈德文的财富观,不仅体现在提高员工收入方面,还体现在他对员工生命权的尊重。
2003年5月,员工孙国有因操作不慎,右手造成粉碎性骨折。抚顺市一家医院的诊断结果是:截肢,需医药费1万元。陈德文得知这个消息,立刻将这位员工转送到最好的医院,并表示,无论花多少钱,也要将手保住。孙国有的手最终保住了,而医药费是10万元。
孙国有含着泪对陈德文说:“我太对不起你了,改制不到一年我就给你祸害了10万元。”而陈德文说:“这事发生在抚机公司任何一名员工身上,我都会这么做的。”
参加工作20多年都没有挣到过10万元的孙国有告诉记者:“我同病室的病友,回单位支取2000元都很难,陈德文却两万两万地给我提前支付。我要早日上班,回报企业的关爱。”
2003年11月,冷换车间的员工王玉生不慎负伤造成重度昏迷。王玉生的命最终保住了,但成了一个植物人,随后在医院一住就是一年多。公司共为他支付医药费、工资、护理费、补助费、营养费等57万元。事后有很多人问陈德文:“你花这么多钱抢救一个废人,值吗?”
陈德文说:“命是重要的,钱是次要的,我愿意花钱去抢救他。”今年正月初七,陈德文看望王玉生时,他已从植物人状态苏醒过来,意识清楚,部分肢体已开始活动。家属激动地说:“王玉生的命是你给的。”
如今已有3亿多元资产的民营企业家陈德文对员工是慷慨的,而他对自己却十分苛刻。“别人都认为我是富人,应该住豪宅,吃美味。但事实上,我也要自己到菜市场买菜,也要和菜贩讨价还价。”
一位员工证实了陈德文的说法:“一天早上我去他家找他,发现他的早饭很简单———前一天晚上的剩饭,加点开水,还有一碟咸菜。”
和谐观:别叫我陈总,叫我陈德文
“我和员工之间,不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在我们之间,存在的是平等合作。”陈德文说。
而陈德文的这种观点,在2002年他刚入主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时,并没有得到员工的认可。“员工们准备好了臭鸡蛋和西红柿,准备在陈德文上台发表演讲时‘犒劳’他。最后还是我用政府官员的身份,镇住了这些想闹事的人。”市经委的王主任这样介绍当时的情景。“改制都半年了,我还经常被员工关在企业大门外边。”陈德文说,改制伊始,由于对新体制不理解,职工不敢也不愿接近他。他们一方面担心自己的“饭碗”会因此丢掉,另一方面担心国有资产流失。
面对这种情况,陈德文不仅把自己追求财富的目的告诉员工,还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陈德文对员工人格的尊重,最终获得了群众的认可。2005年春节前,许多曾因怕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证而离开这家公司的员工,又都纷纷回来了。
王主任说:“现在就是我们想赶陈德文走,员工们也不会答应了。”
和陈德文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心肠软,即便是批评下属或是主持干部会议,也从不疾言厉色,咄咄逼人。陈德文则说:“这是因为我小时候曾受尽苦难,尝试过生活最真实的苦与痛。”
陈德文出生在东北的农村,家里很贫穷。冬天,他连棉裤都没穿过。他的父亲曾是右派,他从会到街上跑着玩儿开始,就经常受村里孩子的欺负。那种陷于生活困境的难受感觉,在他心里生了根。许多年后,童年的经历非但没有淡忘,反而升华成一种自觉的职业和人生动力。“走进陈总的办公室,开始有点儿发怵,但看到他给我们点烟、沏茶,那神情,一看就知道:他没把我们当外人。”员工们说。
而陈德文则谦恭地说:“别叫我陈总,最好叫我陈德文。”
诚信观:完成不了订单,我就从楼上跳下去
陈德文很会赚钱,其秘诀就是讲诚信。
1996年,抚顺机床厂破产。当时陈德文是机床厂的第二法人,还欠银行270万元贷款。有人给他出主意,干脆趁这个机会,在清算时把贷款和机床厂一起“破”掉算了。这样做并不违法,他还可以逃一笔债。“欠债就该还钱,所以我当时没有同意那个主意。”陈德文说,“正因为我讲信用,第二年再到银行贷款时,银行贷给我700万元。”
像是给陈德文下马威,他刚在抚顺机械制设备造有限责任公司上任几天,原单位遗留的问题频频暴露,其中最严重的是拖延对客户的供货日期,不守信用。
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前,承揽了为中石化下属的济南炼油厂生产板焊反应器的活儿。厂里收了客户930万元的制造费,但钱花光了,产品没生产出来。
2002年7月23日,客户来厂跟陈德文说,这台设备已经延误了我们使用,限期10月15日完成,否则,以后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就别想拿订单了!
陈德文站在办公室的窗前,一股狠劲儿从他的眼睛中流露出来。他对厂家派来的代表说:“产品不能按期交付使用,我就从这3层楼上跳下去!”
7月24日,陈德文召集技术干部开会,研究板焊反应器的生产日程表,会场气氛严肃。他要让干部树立绝对讲信誉的意识。“陈总用信任的目光看着我说:‘你来安排具体生产日期。’”时任生产部科长的颜涛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陈德文那信任的目光像是在颜涛的眼前定格了。他带着这份信任,用6个小时排出生产时间表。按这个时间表,10月15日交货的要求可以满足。于是,由35个技术工人组成的生产小组,从7月25日开始投入生产。
结果按正常生产要用6至8个月才能干完的活儿,生产小组仅用了两个多月。9月26日正式交工,当天召开技术鉴定会。150个专家一致评价:民营企业做这个产品也能做得很优秀。从此,中石化对陈德文敞开了订货大门。
2003年1月16日,在上海高桥石化公司招标会上,中国石化物装部的一位领导这样评价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最大的变化是说话算数了。”
23岁,赚到了第一桶金10多万元
陈德文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抚顺机床厂工作,月收入36元。但干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这个工作既累,又没有前途,于是决定辞职下海。
陈德文最初创业时搞的是木材加工———将原木切成木板,再卖给家具厂。创业第一年,就赚了10多万元。这一年,他刚满23岁。
陈德文小试牛刀就尝到了创业的甜头,但也令村里人眼红。“第二年,村里的电工开始经常毫无理由地停电,我的木材加工厂无法正常生产。”陈德文说,木材加工只搞了一年,他便被迫退出。村干部的孩子接手了这个加工厂,“但他们的生意不好,因为他们不如我肯吃苦,服务态度也不好”。
1991年,他找到抚顺机床厂一位负责人,想租赁承包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废旧厂房,但被挡了回来,理由是:“我们都干不好,你这么小,能行吗?”
这句话令陈德文很不服气,但他没有放弃。第二年,陈德文终于承包到抚顺机床厂的厂房,用于非标准尺寸零件加工。这一年,他将搞木材加工赚来的钱全部投进去,居然又赚了一辆桑塔纳。
此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仅用了10年时间,他的资产就由最初的10多万,滚动到了3个多亿。
尽管如此,陈德文并不喜欢任何极端与过度的溢美之辞。他说:“我是一个出身、资质平常的人。我只是想,将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回报社会、回报职工。这是我最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