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六:像谈恋爱一样去创业
陈恒六是一个爱交朋友的人。刚刚从美国回来,为了曾与记者约定的一个承诺,回到公司处理了一些公务之后,马上来和记者见面,一聊就是4个小时。
诚实、坦率,陈恒六自认为这是自己在17年创业过程取得了一定成功的原因。他的英文名字“Frank”就是这个意思。热情、容易交心、会沟通、能吃亏、肯吃苦,这是陈恒六给自己总结的优点。
这些优点也贯穿了陈恒六的全部创业历程。
创业上瘾的“老运动员”
陈恒六现在是上海亿创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11月16日公司刚刚成立,手下只有一个“兵”。不是招不到人,而是现在还不想招人,他现在只是到处在看一些案子,寻找机会。
在GOOGLE上搜索“陈恒六”,没有多少信息,但翻开他的简历,却并不简单。
1987年,进入联想公司,先后担任企业发展部经理、总裁助理,先后在哈尔滨、郑州等地建立了联想集团的分公司;
1990年,到美国纽约担任中科集团美国分公司总裁,在纽约、洛杉矶、新泽西设立3个销售点;
1997年,回国在深圳创立赛博集团,先后担任赛博韦尔软件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赛博(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2000年,进入中经合公司;
2002年,进入新浪公司,担任副总裁;
2004年,创立亿创公司。
陈恒六称自己是一个“创业上瘾的人”。过去的17年里,他在全世界11个城市有过创业活动。他笑言自己是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老运动员”。
进入联想与离开联想
1985年,陈恒六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部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局。这在当时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
而那时的联想还只是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陈恒六和柳传志比较熟悉,还经常在中科院机关里为柳传志“说话”。
1987年,在柳传志的“鼓动”下,在中科院领导的支持下,当然,也是在经济的压力下,陈恒六进入了联想公司,担任当时还很“新鲜”的企业发展部经理,也成为联想公司第一个有硕士学位的员工。
进入联想后,陈恒六“如鱼得水”。在柳传志的放权下,他招聘了6个“部下”,其中包括如今投身房地产业、名列百富榜第91位的孙宏斌。
当时联想的企业发展部被称为“出去就是副总”的地方。因为,从第一家设立在哈尔滨的分公司开始,企业发展部出去的人大部分都被派到全国各地担任分公司的副总经理。陈恒六现在谈起来仍然有点得意。
虽然后来由于公司内部的问题,陈恒六离开了联想,但这段经历仍然被他看成是自己最成功的事情,“离开联想对我来说损失很大。”
创业与交朋友的重要
离开联想后,陈恒六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活动。中科、赛博、中经合、新浪,到现在的亿创,似乎毫无关系,但却像是有一根线在串着,总是通过在前一个地方认识的人来到了下一个地方,“也许是我喜欢交朋友吧”。
陈恒六非常重视“人情”,也从来不回避“人情”的重要。“在这个世界上,离不开人情,中国如此,外国也是如此。”
已经不年轻的陈恒六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朋友,他认为年轻人应该重视朋友,“你不知道你交的朋友以后对你会有多大的帮助,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陈恒六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交朋友。大学时他参加过读书会,都是来自各个系的同学,谈自己系里的新鲜事。而现在,当时读书会里的朋友也都成了“知名人士”,就连自己的妻子也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
到了中科院,陈恒六又参加了“青年改革咨询小组”,都是一些志同道合、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那时候的年轻人胆子也大,什么都敢说,但中科院的领导们也很开明,从来没有难为他们,当然,现在这个“小组”的成员也都成了“知名人士”,有些也为陈恒六帮了很大的忙。
怎么结识更多的朋友呢?“要有足够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陈恒六甚至觉得社团活动比上课还重要,他认为美国的教育之所以成功,并非在于基础教育,而是因为重视文艺和体育,“乐队里最讲究配合,打篮球也需要配合,一个好的乐队指挥就是一个好的组织者。创业也是一样,没技术,可以找懂技术的拍档;口才不行,可以找能说会道的人,而自己要是一个优秀的组织者。”
要主动敞开自己,寻找机会
陈恒六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写信,“我太爱写信了。”
“当你看到一篇好的报道、文章,有没有想过去写一封信?”陈恒六说,很多人觉得写了信也不会有结果,“其实人家不回信不等于不理你。”
上大学时,曾经有一本小说《公开的情书》风靡一时,当时在校园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作者是靳凡,也就是金观涛。但大家也就是谈论谈论罢了,而陈恒六却没有就此作罢,写了一封信,信中就是大学生对这本小说的看法,托编辑部转交给金观涛。没想到的是,几天后,金观涛夫妇找到陈恒六,还请他吃了一顿饭,并和他聊了很久。
1980年,陈恒六的一个同学去了美国留学,他们开始互相通信。有心的陈恒六把信件整理了一下,寄给了《北京晚报》。没想到,报社的编辑还专门找到他约稿,每周一篇,每篇10元。这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数字。后来,陈恒六又发动同学甚至女朋友收集留学生的来信,还在《北京晚报》上开设了一个“海外来信”的专栏,“小赚了一笔”。
“要主动敞开自己,寻找机会,机会不会坐在那里等你。”陈恒六这样说,“很多人不屑于做这些事情,但我却会把谈恋爱的精力用上,持之以恒,总会有收获。”正是由于这种积极主动的精神,他在考研究生时,就已经有3个老师把他“预订”了。
“追星族”的创业观
陈恒六的妻子对他的评价是,把什么事情都能总结到谈恋爱上去。陈恒六也确实是这样说的。他认为创业的第一个门槛就是自己的心理障碍,“就像谈恋爱一样,第一步怎么搭话?”
陈恒六觉得要从兴趣出发,赞美别人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如果你只会夸别人是大美女,肯定没什么用,这就像找投资者一样,说什么‘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之类的话,没什么意义。”
陈恒六相信“死缠烂打”的作用,“就像爱一个人一样,不同意交个朋友总可以吧,其实大多数人都能被感动。”
“很多人创业时都说缺钱,说到底还是缺少人脉关系。”陈恒六总是强调“人”的重要性,“没有渠道,说不上话,找不到听的‘耳朵’,当然没有机会。”
在参加一次创业投资论坛时,陈恒六为那些参会者可惜,“你做了再多准备,谈得再好也没有用,因为台下没有投资者,都是创业者说、创业者听,跟‘有钱人’说不上话,当然不行。”有一位创业者甚至还专门写了一本《跟40家创投过招》,因为他找了40家创业投资公司,都没有成功,“有这个工夫,不如多花点时间在研究投资者身上。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钱都是人找来的。”
陈恒六认为,现在很多创业者太重技术、太重IDEA,“你研究过我吗?”他觉得,首先要了解投资人,作好充分准备再来谈。“这就像追歌星一样。见了面你能说我研究过你,你的哪件事我最佩服,哪件事最可惜,机会自然就来了。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功夫做在人身上,要研究投资人、研究客户。”
有意思的是,陈恒六的妻子也把他说成是“追星族”。“我是跟着能人走,跟着社会热点走。”陈恒六说。
从创业者变为寻找创业者的人
陈恒六觉得自己的创业经历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他却毫不讳言自己的失败,“失败者的故事有意义。”
陈恒六认为,成功各有不同,失败却差不多,“成功很难复制,失败却可以借鉴。”他认为,成功有两个条件,一是有所长,二是不犯致命的错误,“这就像升官一样,一是要有人提名,二是没有人反对。”
“优点很难学,每个人都不一样,但致命的缺点却是共同的。”陈恒六告诫创业者要学会自我分析,“自知者明,要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扬长避短,这些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到却很难。”
陈恒六笑言自己就是这样,他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是随便、不拘小节,自由、任性、感情用事,但“性格决定命运”,他却总是改变不了。
“我对刚开始创业时的气氛非常喜欢,但一旦成功之后,就会面临问题。”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容易被朋友影响的人,“这对创业的配角是好事,但对成就大事业就不是好事了。当主角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容易改变。”
也许正是深知自己的“缺点”,陈恒六现在转换了角色,从一个创业者变为寻找创业者的人,他笑言自己最适合开一家就业指导中心,“我最善于指导就业,帮人找钱、找工作。”而他现在的工作也正是当年轻人的配角,扶持年轻人,“也许我能找到一个正在创业的‘柳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