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故事 -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故事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故事

  一介书生,梦想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数字英雄”

  有人说是比尔·盖茨、张朝阳的传奇经历影响了他们,但他们却说自己只有一股——

  学子创业风云起

  一个MBA+一项技术+一个团队+一笔风险投资=一个高科技企业。

  这个公式倒退几年,您可能认为是荒谬的,而现在,这是现实。

  在清华大学东门外的清华科技园内,有两座大厦,一座是赫赫有名的清华同方大厦,另一座是清华学研大厦。从去年开始,学研大厦也逐渐吸引了众多人的视线。因为1999年8月29日,这个大厦里出了一个“清华创业园”,吸纳了一批由在校生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创办的公司。这些公司,有的在这之前就已注册成立,大多数则是在进园后成立的。创业园的负责人形容这里是专门为创业公司提供服务的“孵化器”,主要面向高校师生为主体的创业企业。

  在这之后的半年,清华创业园和这些学生公司一起开始同步前行。社会开始关注、各种媒体开始大量报道。

  半年之后,就在几天前,又有12家公司成为入驻清华创业园的第二批成员。同样,还是学生创办的公司。

  据说,这第二次申请进驻的共有30多家企业,有的是初创的学生公司,更多的则是一些过去怕被学校知道而在别处栖身的学生公司。他们都迫切想浮出水面来到创业园。而最终只有不到一半的公司得以入园。对此,创业园主任罗建北说:“选择这12家相对较好的公司入园之前,我们从团队精神、技术支持、经营理念以及财务状况等方面对30多家企业都进行了专业的评价,相对突出的才得以入园。考虑到场地所限以及创业园自身的发展,我们再不能有求必应了。”

  无疑,创业园这块地方的“供不应求”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创业的热潮。同时,由于有些学生公司的负责人因为创业打算暂时放下学业,并且其休学的要求得到学校的批准,引出了关于“学生休学创业对不对”或是“先富脑袋和先富口袋”的问题的讨论。

  不管对与否,这个群体已经实际存在了,并且正朝着他们定下的目标前进。

  学生创业其实不是新鲜事

  如果我们稍稍回头看看,分析一下,就可以得知:学生创业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改革开放之初曾有过一场全国范围的经商下海热,这其中就有很多大学生。慢慢地,从给别人打工,到给自己打工,创业者的故事又增添了更多的亮色。大学生也渐渐有了独创一摊的勇气。我们这里所讲的也正是这些自己给自己打工的大学生,他们打破了毕业后进机关或企业,再一步步积累攀升的传统模式,也给后来的学生探索出许多新的就业路子。 
  许多人都听过张璨这个人和她创办的达因公司。这个当年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求学时历经坎坷,毕业即白手起家。她的经历点燃许多人心中的创业梦想。张璨是八十年代末成功创业的代表。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学生走出校门闯世界的事情更多了起来。

  1998年9月至12月,创视机构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组织了一次“清华、北大、人大三校90年代毕业生创业”课题情况调查,调查涉及近几年这三校毕业的一些未参与分配,自组公司的学生,也就是说一出校门就变成老板的人。

  这里有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毕业时放弃许多跨国公司的高薪聘任,带着几位同学组建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也有北大的外语系女毕业生,她从卖电脑开始,后来自己办公司,几年下来已是拥有5个写字间和15名员工的公司总裁;而另一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学生,毕业之后就到中关村开办了一家从事市场信息分析及统计的公司,成为这一行业的带头人,6年时间资产过亿。当然,还有很多失败者,只不过他们的名字和经历因为失败而无法使人知道。

  比起以前,从去年以来备受关注的这一批学生创业者具有了时代赋予的一些新特点。有人称他们为“知识新生代的先行者”;也有人称他们是“中国高科技创业者”。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海热”中的那一批创业者的成功应该是说借助了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澎湃的有利时机。那么现在的这批年轻人,则想在知识经济的浪潮滚滚到来的时候有所作为。时代在发展,现在创业者们的公司里,知识的比重也开始增加。一些没有背景、没有资金,只有知识和技术的学生,同样就敢站出来创业。在北京,汇聚着全国最知名的大学,这里的学生有可能学到或掌握着许多领域内最前沿的知识和最尖端的技术。另外,北京还有个中关村,它是许多创业学生最初的“试验田”,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上大学的第二个年头,就有在中关村闯荡的经历。甚至他们用来开公司的十万、几十万注册资金有一部分就是给这里的公司打工挣来的。

  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使网络经济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一位IT业内人士曾说过,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没能赶上发达国家,而互联网的发展,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追赶的机会。这些大学生们所看中的也正是这些。这些试图以知识创业的年轻人们自身就处在高新科技的前沿。他们中大都在学科上成绩优秀,许多人过去曾同老师一起参加过国家863计划等诸多项目的科研。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清华创业园中学生公司大多数就是做数据仓库、网络安全和网络服务等IT业的相关产业。他们中大多数是计算机、通讯类专业的拔尖人才,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他们更多地看到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必要。

  学生公司的当前状态

  因为清华创业园是一个学生公司的集中地,为了解学生公司的当前状态,我们曾几次来到这里探访他们,有时甚至是未约好的“突然袭击”。

  视美乐:注目焦点在众多学生创业公司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视美乐公司。去年夏天,他们因获得5250万元风险投资而一夜之间出名。从那以后,媒体上似乎每谈学生创业必谈视美乐。由于频频接受媒体的采访,以致于有一段时间,他们中较为老成持重的徐中每天大部分的工作就是接待记者。半年过去了,视美乐怎么样了?不久前的一个周日午后,记者来到了他们中间。

  这次接待记者的是王科,公司总经理。而徐中则正与一个同学翻看着他们大学里的照片。依然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虽是休息日,可公司里仍是人来人往。大家见面相互点点头,招招手,一副很随意、很和谐的样子。

  视美乐公司有一项令人称道的产品———超大屏幕多媒体投影仪,其核心技术令专家们颇为震惊。王科说:“目前公司共有50名专职人员,在公司设在上地的研发基地,你会看到大家在那里都在很努力地工作着,虽然现在产品中试成功了,但其中大家饱尝了艰辛。”除了到创业园的这间办公室办理各项行政业务外,王科、徐中也常常往上地跑,“在那里与大家一起讨论问题,一起修改技术方案。”

  技术总工程师邱虹云是公司的核心人物,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这项技术,没有这项技术就没有视美乐。这位在清华各项比赛中都拿过大奖的材料系学生,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爱迪生”。他对光学、电学、机械等多学科的知识都能触类旁通,在他发明超大屏幕多媒体投影仪的中试过程中,许多核心部件的设计、调试都只有他能对付。需要用一个软件进行验证,他走到计算机前5分钟就现编出一个来。虽然公司有很多人都是曾经在摩托罗拉、IBM等大公司工作过的技术人员,但大家对他的才智实在是由衷佩服。

  在产品的核心部件——光学透镜开发中,采用许多种国外的办法后,都没能试验成功。邱虹云不相信他们的产品会在这里画上句号。他将自己过去的实验记录找出来,反复研究、试验,在实验室一呆就是一天,困了就铺张报纸在墙角睡一会儿,醒来接着干,45个通宵后终于试制成功。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视美乐的产品终于通过了中试阶段。那天,大家高兴地围坐在一起,打开他们的大屏幕投影仪共同唱起了卡拉OK。王科说,目前视美乐进行批量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但是,任何公司都应该有自己的技术壁垒。今后他们仍将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第二代更高亮度、更高清晰度的技术。我们还将像邱虹云提出的那样,争取一个季度研发一代产品,半年到一年推出一个产品。”

  邱虹云是大家心目中的发明家,有他在,公司的技术就有了保证,而徐中更像是大哥,他的性情与王科正好能互补。几位学生气未脱的合伙人,如今,都已挑起了公司的大梁。

  慧点:上下求索在清华创业园里,慧点公司总经理姜晓丹总把他们的创业过程比喻为一个新生儿的成长过程,最初创业是“糊里糊涂”地开始的。

  先是他在清华读研究生的时候,由于“与读本科相比太轻松了,觉得比较空虚”,几个朋友凑到一起搞点软件开发。1998年8月,还在读最后一年研究生的姜晓丹背着老师,和伙伴们偷偷摸摸地创立了慧点。他说:“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就糊里糊涂地出来了。”

  “糊里糊涂”的表现就是找了一家公司代理注册,信了人家说在某远郊区县有税收等诸多的好处,将注册点设在了那个地方,后来才知道那儿的税收比海淀的还贵,而且“与那些政府机构打交道比与客户还难”,仅申请高科技企业和三减两免就令他们跑了无数冤枉路,去年8月,他们第一批申请进入创业园,并努力“抢”到了一块“风水宝地”———紧挨清华创业园主任办公室的1002室,直到不久前他们才将注册地点迁到海淀区。

  过硬的技术(姜晓丹和他的伙伴们一直走在国内Internet研究的最前沿)和整个队伍多年来亲密的合作,公司的业务发展很顺利。注册后不久,他们就参加了莲花公司的全国用户大会。参展公司都是清华紫光、东大阿尔派等姜晓丹等人眼中的“航母”,“我们像个小舢板”。但小舢板却漂在了航母的前面。当时国内软件业都在集中做办公自动化系统,而他们已开始了做知识管理系统,这给客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览一结束,用户们就纷至沓来。1998年底,公司的规模已发展到十七八个人,而今天,公司员工有26人,这在软件公司里,规模已经不算小,并确实是精英荟萃(26人中有13个清华硕士)。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迫于家庭压力而出国的伙伴离开了公司。创业的梦想与公司的发展将几个人紧紧联在一起,平日里大家会时不时地去到酒吧、小餐馆一起聊对公司的一些想法。

  与今天理直气壮创业的清华学生相比,他们当时还只能做“地下工作者”,因而也就更辛苦。回头望去,慧点好像走的很稳健。“这是因为我们摔过的跤比别人多。”姜晓丹大为感慨地说。“现在也只是会走路而已。”

  有网智业:渴望奇迹有网智业信息技术公司规模并不大,只有12个人。记者事先并没有约好,是直接闯过去的。应声接待我们的是周涛,一个学生样的小伙子。一介绍,知道他是公司业务拓展部经理。先问毕业没有,说不久就会拿到PASS,严格来讲,当时还是在校生。公司做着一个主题网站———“奇迹网络”,提供网上教育和网上商务学习社区,主要服务对象是MBA及对MBA感兴趣的人。

  公司是1999年9月1日注册成立的。本来刚开始是想去上地留学生创业园的,那里没空房了,最后落脚到清华创业园。他们是创业园里第三家公司。实际上,这一步走对了。周涛说,从清华创业园一建立,各种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强大的宣传力度给它带来了极高的品牌效应,不难想象,园内公司多多少少会跟着沾光。更何况,创业园给这里的公司提供了许多物质上的便利条件,如水电统一管理、办公设备租赁、还会提供一些公司设施等。我们接下来的采访是在公司隔壁的小会议厅进行的,这就是创业园内公司公用的。

  聊着聊着,周涛又叫过来一个年轻姑娘,说她叫郭阅,接过名片一看,是市场部经理。郭阅高个子,一头短发,清爽干练。清华98IMBA。接着讲起了公司组建以来的事情。掌门人季燕江毕业于南京大学,曾在美国呆过一年多时间,在美国做过网站。1998年11月回国,第一站落脚在新浪网。另一员干将洪力是北京信息学院的毕业生,也是中国最早作网站开发的一批人,在新浪和季燕江是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郭阅自己曾参加过清华大学创业大赛,并于1999年3月被选拔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亚洲商业计划大赛。

  那么他们是怎么凑在一起的呢?起先是季燕江和洪力“野心”的碰撞。两个年轻人,给新浪网打工的时候,没少在一起核计自己做老板的事情。但对于奇迹网络的建立来说,最关键的一步是和郭阅的“会面”。一天,郭阅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发现一封“陌生”的来信,这就是洪力发来的。不过是一个创业的想法,希望有人给他拟一个创业计划和吸引风险投资的办法。其实,这并不是只发给郭阅一个人的,洪力广撒大网。拟商业计划,对于经过大赛历练的郭阅来说并不是难事。此后的一段时间,她和洪力不断在中关村的麦当劳碰面,话题很快超越了拟所谓商业计划的事情了。

  “那是一段创业热情空前高涨的时期。”郭阅说,共同创业的构想就在此时产生了。于是季、洪、郭、周等人凑出了各自的家底,约有几十万的样子。“这不是游戏、也不是比赛,而是规范的市场化运作。”郭、周二人说。公司就这样“搭建”起来了。

  目前,美国《财富》中文版、《世界经理人文摘》、《商业周刊》中文版都在他们的网站上建立了合作频道。也算是小有成就吧。但对总的经营状况,他们还不满意。

  乐都:蓄势待发采访乐都是事先约好的。电话里叶滨说他很忙,但还是说能抽出一点时间来聊一聊。那天下午,我来到他们公司,办公室静悄悄的。这是一间狭长的屋子,40平方米左右。两边靠墙摆着两排电脑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电脑前忙碌着,总经理叶滨坐在最里边靠窗户的地方。同样一个学生样的男孩子,瘦而高,略显苍白。开门见山,步入正题。

  先从自己讲起,叶滨说他的导师还担任着国家教育科研网的副主任。他曾参与了导师的一个项目,开发过一个网络应用软件。导师认为很好,认为可以放在网上,让用户免费使用一下,看看效果。最后用户反映很好。虽然这次没实现什么商业价值,但至少说明自己的所学或者是研究有市场价值。这些,似乎多多少少对叶滨不久后开办公司起了点促进作用。

  公司最初成立时只有四台旧电脑,是他们几个以前做项目时用的,现在则有了九台高档电脑和三台服务器。开办这样的公司,先进的设备投入是关键。记者目所能及的事实是,他们每天的工作对象是自己面前的那台电脑。最初的三个月营利为零,财务总监俞振华说,有客户要买他们的技术,但是他们没卖,就这样撑着,公司上下正憋足劲要开发一种新产品。新产品是什么,叶滨在网上给记者作了一番演示,由于还没投放市场,他要求记者不要说出去。

  令他们最难忘的就是落实投资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讲,闯过融资这一关是关键。你得有一笔钱,甚至是一大笔钱来垫底儿,以支持你搞技术和产品的开发。

  “以前,看宣传上说好像挺容易拿到投资的,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儿。”公司另一员干将怀千江(与叶滨是同学)深有感触地说。于是,他们的目光从大陆转向香港、台湾,甚至美国。原因很简单:他们的产品和技术决定了他们不能让国内的投资者或大公司明白他们在干什么,尽管上半年国内外的网络概念股井喷已把投资人的投资念头煽动了起来。他们也想投资高科技,也想在网络时代继续发财,但是他们实在难以理解Internet和其延伸产品及服务怎样产生财富,也实在不愿被一项所谓将来可以赚钱的产品轻易“骗”去大把的钱。当然也不只他们,对中国大多数的老百姓,网络还只是电视里讲的神话。所以,在交谈的阶段,国内投资人的兴趣是高涨的,但涉及具体步骤就很茫然,顾左右而言他了。

  令人头疼的融资过程持续了好几个月,最终他们得到了海外的一笔风险投资。于是,他们心里踏实了,可以“跨越赢利的迫切需要”,可以安下心来搞技术开发了。他们的目标是按照美国船业企业的模式走,先拉到融资,再壮大,然后盈利。

  万维商通:冷静前行一个周日的中午,记者来到创业园,敲开1005号门,万维商通的名字映入眼帘。洒满阳光的小屋里,十张办公桌,干净整洁。屋里只有一个人,正在电脑前忙碌,看来他正在加班,这位叫王东的年轻人称自己是公司的一名员工,交换名片时记者却看到他递过来的名片上头衔是常务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他是清华98届自动化系的毕业生,一边说,他停下手头的工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位看上去还学生气十足的年轻人说起学生创业和自己的公司来,没有过分的自信,更多的是冷静而客观的评价。这在记者以前采访的学生创业者中是很少见的。例如,他坦然承认目前公司没有很正规的财务管理。日常工作运作不严格,有的人在校上课就不能准时到公司上班等诸多学生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

  专家评价:目前学生创业公司,要么是有一项坚实的技术,要么是有一个与众不同的IDEA。王东称他们属于后者。他告诉记者,他们的公司从事的业务在国外叫ASP,主要是替大企业在网上做分销工作。“这样的公司在美国也是刚刚兴起,并且发展迅猛。在国内也将是一个发展趋势,我们就想尽早把这事做成做好,走在别人前头。”

  公司的注册资金为30万,是王东和公司总经理霍殿岩两人共同出的。原来他俩就是好朋友,王东本科毕业后去了深圳热线公司工作,虽然在那里月薪6000元,但他与霍殿岩创业开公司的念头一直没断过,霍殿岩曾在本科时就在一些软件公司打工,并且开发了国内第一个游戏软件《天霍》。去年,清华创业园开园,两人便招兵买马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初创阶段没有钱,人员不稳定是公司面临的最大困难,为了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保证员工的工资,他们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而且俩人是能不领工资就不领。从去年8月至今,他俩只领过一次工资。“我们不是想挣钱,只是想充分地锻炼自己,看看自己经营一家公司是否能成功。”

  为了搭建好ASP的技术平台,他们每天加班加点,几个技术人员常常是趴在桌上就睡,醒来接着干。如今公司已经与IOTUS、IMB等达成合作。目前,他们正与一家美国投资公司洽谈一项600万元的风险投资合作,王东那天就是去办公室拟一份30页的商业计划。由于兼管常务,又是已毕业的“全职创业者”,王东平日的工作更忙些,一个星期日,他一大早就去西四的一家公司谈业务,下午又赶回公司负责招聘新人员,晚上又主持工作会,忙得连轴转,直到晚上10点多才吃了当天的第一顿饭。这,或许也是学生创业公司的创业者们真实写照。

  创业浪潮的冲击波有多大

  学生科技创业走的是商业化运作道路。这似乎和学生在校求学的常规有悖。目前,到底学生的科技创业在多大程度上为社会所接受?能否得到投资市场的支持?学生创业究竟能走多远?学生公司技术人员的稳定性如何?社会对上述问题评说不一。

  中国互联网大赛组委会主任胡建生说:学生创业本身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他们开始考虑自己的长远发展;但创业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完美,学生们所普遍采用的模式,并非是创业的有效模式。现在是大多数创业者都想做老板,由自己把握创业团队的长远发展,但这是不够的。没有专业经理人的加入,创业团队就没有摆脱最初的雏形、真正走向市场,而专业经理人一般是不可能从创业团队中产生的。仅靠一项专利技术起家的创业团队无法产生对于团队长远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即使可以自己来慢慢适应社会,产生自己的专业经理人,也需要很长时间,团队内部成本太高,无法与外界的市场相匹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宋逢明教授,是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的评委之一。他说:从学校方面看,学生创业是被当作正常教学环节的有益补充,而不是鼓励这种商业化的运作。宋教授说:就现有的科技创业计划而言,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凸显出许多学生的基本功问题,有的因为一些基本概念的混淆使得商业报告的价值锐减。这说明创业的同学还应该加强基本功的练习。

  看来,学生创业还正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至于究竟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创业故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故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