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妹子带梦想闯上海 让被赚钱者感到物有所值
每当进地铁站看到“明君书店”,总习惯性地进去看看,并跟熟人介绍,“这是我朋友开的”。这几年,明君在地铁二号线和明珠线沿线开了13家连锁店,在上海的图书市场中,这家民营书店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和明君相识已有八年,平时各忙各的,很少见面,但我知道这几年她开书店开得很辛苦。近日我到宛平南路办事,完了便去明君书店总部看她,不想,一聊就是两个小时。明君同我聊她从小以来的文学梦,聊她的理财经,聊她在上海的创业之旅。
带着书香的上海梦
八年前的明君一直生活在四川成都,她从小爱好写作,在读小学时就开始了她的文学梦。
在四川期间,明君出了四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是言情小说《超越爱情》,其它三部光看书名就知道这个川妹子她未来的命运要与商界相连:《商殇》、《商魂》、《胜算者———中国商界厚黑实录》,上述四本书均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她在为自己出书的同时与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为她日后在上海滩的闯荡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在四川一直做着文学梦的明君,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中突然萌发了闯荡上海滩的更宏大的梦。1998年初,明君随四川的一家媒体到上海采访中国股市的著名人物杨百万,在写杨百万的报告文学之时,通过杨百万明君又结识了一批当时活跃在股市中的知名人士,由此明君决定在上海滩打天下了。明君说,这就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四川期间她也想将自己文学梦与从商结合起来,但苦于没有接合点,而这种接合点在上海,在一批股评人士身上,她找到了。
就这样,凭着她的上海梦,明君将事业的重心移到了上海。
1998年,来到上海的明君,借助自己的人脉关系将各种资源巧妙地结合起来,开始了自己的梦幻之旅。凭借当时做财经媒体的背景,她很快组织策划了一套《专家论股系列丛书》,将股市中的知名人士李志林、贺宛男、顾铭德、叶国英等人的专著辑集出版,这套丛书在当时很受市场欢迎。后来股市新人唐能通在股民中人气颇旺,明君又抓住机会出了唐能通专集《短线是银》,一套6本,发行量很大。由此开始,明君实现了自己的角色转换,从一个作家发展成了一个财经作品的策划者、出版者。
接着明君的梦又有了新的意境,那就是做写作者的下游产品,从策划到写作、到出版、到营销……,不断地延伸下去,她的一个榜样和目标就是香港的梁凤仪,梁凤仪不就是从写财经小说到成立“勤+缘出版社”再成为香港的上市公司吗?
从文学梦做到上海梦,从上海梦又做到梁凤仪的梦……明君自言自语地说道,现在好多人怎么连梦想都没有?没梦的人生多单调啊!
抢滩地铁旺铺
2000年明君离开了财经媒体开始自己创业,尽管与证券市场打了几年交道,但明君还是没去炒股票,用她的话来说,一个人要永远做自己熟悉的事,自己不熟悉也把握不了的事坚决不做。
明君就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一家“明君书店”,书店选址她抢滩的是刚竣工的地铁二号线的商铺。之所以选择租金很高的地铁商铺,她的理念是:“在上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地铁族’行列:吃饭,逛街,买东西……七七八八算起来,收入的60%都花在了‘地下’”,人流量就是商机,明君看中的就是地下的滚滚人流。
市场的地理位置制高点抢占了,但每天18元一平方米的租金靠卖书换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此,明君也有她的理解,她认为做生意抢占制高点比什么都重要,抢占制高点之后关键的问题是要熬得过去,能守住,守住了就会成功。她说开始的时候也亏啊,但熬过一两年之后就盈亏打平了,而现在就可盈利了,而许多商铺就熬不过这一两年,半途撤了,所有的亏损因此就成了沉没成本,经营一家企业关键是要熬得过去,熬过去之后要尽快进入良性循环。
两年未见,听明君此番见解,颇有“士别三年,当刮目相看”之感。
锁住一批读者
熟谙出版和资本运作的明君做出来的营销就是与众不同,她并没停留在卖书这一个环节上,对书店的盈利她并不太看重,经营能过得去就行了。
相比每月盈利状况,她更看重的是书店能云集一批读者,锁定一批读者,而读者的数量和品位更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为此,明君以女人的智慧和细腻,开始了她的个性化商业运作。
第一招:会员制。以书友会方式向特定对象服务是图书市场的一种国际上通行的营销模式,可明君的操作颇具人性化。每个成为明君读书俱乐部的会员只需缴纳30元的会费,便可成为书友会的终生会员,可享受永久性的八折优惠,而且在入会的同时便可随意地领取一本自己喜爱的书。这等于是一种无成本的入会。这种营销模式一经推出便受到读者的欢迎,短短几年,明君读书俱乐部的会员已发展到18万人。这是明君书店的服务对象,也是有针对性营销的潜在客户。
第二招:互动桥梁。在为书找读者的同时,也为读者找书。明君书店有读者预订服务,你需要的书如果书架上没有,可以预订,一周内必有回音。地铁一族在上下班的途中,能顺手买到自己心仪的好书,又是八折优惠,何乐而不为?明君书店因此被人们需要着。
在经营书店的同时明君也与出版社合作出书,成立了明君文化工作室,不断策划出版市场翘首期盼的畅销书。在过去的五年中,共计出版了58个品种的图书,每一品种基本印刷量为1万册,有10个品种达到5万册。与此同时还出版《明君阅读时光》,在读者和写作者、出版者之间搭起一座互动的桥梁。
第三招:三驾马车。明君致力于做上下游产业的经营连锁,向集策划出版、图书发行与连锁零售于一体的方向发展,在国有企业的夹缝中生存。明君深感民营企业做图书经营的诸多困难,但作为小企业,它也有国企难以企及的强项,比如“船小掉头快”,经营灵活。她设计了连锁店、会员中心和网上书店这“三驾马车”运营模式,“三驾马车”在时空上可以互补互动,既保证了大众市场的人气,又锁定了一批高端客户。
让被赚钱的人乐意
经过八年“抗战”,明君终于在上海滩打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明君书店。但她说她还不能算是一个成功者,只能算是在创业的道路上还在艰难跋涉的行进者。我问她你的赚钱之道是什么?她很认真地告诉我,要让被赚钱者愿意被我赚钱。她解释说,有5个人都想赚钱,如果说每个人都盯着其他4个人的口袋,想赚他们的钱,这是不会成功的,因为这5个人都没搞懂究竟应该去赚谁的钱。我开书店肯定想赚钱,但前提是要让被我赚钱的人感到物有所值,受到尊重,感到比被其他人赚钱付出的成本更低,所以我的店堂布置和推出的营销措施都围绕着这个理念来做。确实,明君书店的亲和力,良好的看书、购书环境,都让人们流连忘返。
在创业的道路上明君也碰到许多坎坷,但她坦然一笑,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是做未来的而不是重复做过去的事,她说做老板那么多年,现在才领悟一些怎么做老板的规则。她笑着讲了一个故事:有一银行家每天下班总要给门口的乞丐一些零钱,后来银行倒闭了,乞丐依然向银行家乞讨,而银行家依然给钱,旁人不解地问:你现在倒闭了怎么还给钱。银行家答道,他永远是个乞丐,而我则是暂时的。明君解释道,做老板保持那份自信和良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在经营上渐入佳境的明君依然保持着写作的激情,她告诉我她在构思两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是自传体小说《我的上海梦》,这次就不是八年前在四川依赖出版社来出书了,这次绝对是自产自销了。
屈指一算,明君做上海新一代移民已有八个年头了,从无心插柳的采访到如今干出这番事业,真的很不简单。但她似乎还不满足,丝毫没有歇息的意思,她给我描绘了她的宏伟蓝图:2006年进驻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开设一个全新的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明君城”,设“零售大厅”、“明君三道VIP沙龙”、“艺术品展示销售厅”、“休闲咖啡吧”等四大部分;建立明君网上书城,她的梦很长很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