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家长太孩子个性,育子陷入放任误区
家长张女士:我对儿子几乎百依百顺,从不对他发脾气,可孩子还是和我不亲热。小家伙现在不但不肯听大人话,坏习惯好像也多起来了,在家喜欢到处找东西扔,电视里看到什么好玩就非要大人买给他,到外面还喜欢赖在地上大哭大闹要我抱。一直对宝宝“言听计从”的张女士现在很纳闷,自己是不是该那么“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个性发展?
如今,独生子女一代逐渐生儿育女并当上了爸妈,而这些在成长过程中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年轻家长也往往陷入了一个误区―――尽量满足自己孩子的一切要求,让他们完全自由成长。沪上几家幼托机构负责人近来纷纷向记者感慨,这一代的年轻父母相当缺乏科学引导幼儿的知识,他们根本不敢对孩子生气,只知道迁就孩子,甚至置孩子的危险动作于不顾。
幼教专家指出,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家长就应当在适当时候让宝宝知道自己的“生气”,如让孩子过分“自由发挥”,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发育,更可能导致宝宝形成不良生活习惯和个性。
记者在日前的一场亲子活动中也看到不少“任性宝宝”。小孩子在前面“横冲直撞”,大人则尾随其后不断收拾残局。玩积木游戏时,才几分钟,积木就被踢得“一天世界”,大人们又“乖乖”地帮孩子搭好。
在亲子活动中,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她两岁半的儿子小龙在家是个任性的“小暴君”,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且怪习惯也很多。前不久他忽然迷上了在抽水马桶里玩水,总喜欢把头伸到马桶口,用手啪嗒啪嗒拍个不停,溅得满脸满身都是水,然后哈哈大笑。家长虽然知道这是种胡闹行为,可孩子一哭二闹就“降服”了大人,而且这位家长也认为不应该限制幼童的自由发展。以致现在小龙连洗手也喜欢在抽水马桶里洗,无论家长怎么哄也改不了。幼教专家此时为她指点迷津,家长此刻必须坚持让孩子了解这种行为不应该,可以告诉他“那边好臭哦,还有许多让宝宝肚子痛痛的细菌”,继而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和小龙的任意妄为不同,李先生5岁的女儿通通则是个“小迷糊”。家长每天出门总是把东西都整理好,还不厌其烦地叮咛她别拉东西,可通通还是常常有意无意丢些东西,一会把书包掉在幼儿园,一会把帽子拉在公园。专家为此建议,家长应该狠下心,即使通通丢东西,也不再叮咛,让她经历一点挫折,孩子反而会逐渐改掉坏习惯。
东方智能亲子园程茜萍老师认为,这一代的独生子女父母不仅从小得到家庭的无限包容,也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因此他们也将更多的爱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并崇尚任凭孩子自由发展的国外理论。此外,由于社会压力加大,不少年轻家长直接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主动放弃与孩子直接沟通的机会,因此缺乏如何科学引导宝宝的经验和知识。
有关专家指出,家长虽然不能过多限制孩子,但一味堆笑脸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大人包办一切行动会大大抹杀孩子探索和学习成长的机会,宝宝的学习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而从不生气可能使孩子变得为人冷漠、缺乏自控能力,并形成不良习惯及个性。在孩子出现危险或不当举动时,家长一定要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愤怒”,可以一个“生气”的眼神或一个动作表示。(作者:倪杰)
(华夏心理网 玉淘编辑)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