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 有情可原
来源:初中生之友 青春号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可能都有这样的困惑:“究竟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一点都不走神呢?”他们觉
得,注意力不集中时,听不进课,上不成自习,非常烦恼,“注意力不集中”的确对他们的学习、生活
影响很大。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呢?
其实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人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的,“走神”其实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人
的注意力会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走神,会因为内心的情绪波动而被干扰,这都是普通人的心理。教学上
通常每节课只安排45分钟,就是这个道理。
人是人而并不是超人,确实有的人学习时注意力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高度集中,甚至可以在闹市学习
,但这样的人之所以注意力集中,一是因为他们对学习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二是因为他们有宁静的心灵
,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的内心是自我和谐的,并没有那么多心理冲突。而那些自述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
,常常问题不在注意力本身有什么障碍,而在于自我苛求、完美主义的倾向,他们常常要求自己能够学
习时完全“心无杂念”,心思百分之百在学习上,若是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倾向于自我谴责和“逼
”自己。这些同学的问题是,他们把很多正常的心理现象当成了异常,越是苛求自己要注意力集中,注
意力越是跑到了“怕被干扰”,“怕注意力不集中”上,导致对于外界刺激过于敏感,结果真的“注意
力不集中”了,于是更加苦恼,更加想摆脱这种状况,更加关注注意力的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难
以自拔。适度追求完美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样的人往往很优秀,但若过分追求完美,则离心理障碍只有
一步之遥了。
这些同学为什么会在学习上这样自我苛求呢?在自我苛求的背后,常常还有些深层的心理冲突。比如
,有的同学的家长望子成龙,对子女期望值很高,于是子女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也就高起来,想通过优
异的成绩获得父母更多的赞扬和肯定;有的同学小时侯受到的表扬少,批评多,于是也自我苛求,想通
过学习得无比完美来逃避可能的惩罚,可是绝对的完美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努力难免在现实中受挫,于
是就批评自己,更加的自我苛求;有的同学的家长自己就有完美主义倾向,这种倾向“传染”给子女,
孩子也就变得自我苛求了。
对于注意力不集中,不必过于自我苛求,可以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注意不集中就不集
中吧,只要集中的时候我能听好课就行”。不要因为所谓的注意力不集中,就过分关注这件事,强迫自
己甚至为此而焦虑,不要使心理能量过分固着在这件事上,以致形成恶性循环。正确的态度是,带着这
种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感觉,该干什么干什么,尽力学就是了。对于部分心理冲突激烈,焦虑比较严重的
同学,就需要找心理医生辅导了。
如果希望注意力更集中,那么同学们需要让自己的心灵更宁静,不是说完全没有杂念,而是说尽可
能减少左右为难的心理冲突。诸葛亮说:“非宁静无以致远”,谨以这句话送给少年朋友们。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