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VS放飞
“我是一只小燕子,可是小燕子怎么飞不起来了呢?那我到底是谁呢?”在心理科病房,14岁的女孩莓反复这么说着。乖女儿“突然”的异常变化使其父母措手不及,大惑不解。通过医务人员的细心观察和详实分析,他们终于意识到是自己“捆绑的爱”害了孩子。
莓从小就乖巧听话,成绩拔尖。为了让她安心学习,父母尽可能地不让她插手生活“琐事”,以致14岁的莓已经习惯了在洗漱前等父母挤好牙膏倒好水,洗澡也要父母准备好换洗衣服。父母对她生活上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学习上的“陪读”,包括每周六的钢琴培训和周日的绘画练习,也是轮番上场,就是对孩子的精神健康状态不闻不问。父母常表扬女儿学习认真,老实听话,却不知道孩子常有一种压抑感。莓在11岁的时候曾告诉妈妈,她特别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太空朋友”,能时时伴随她,听她的心里话。孩子的这个“愿望”实际是一个求救信号,但父母当时竟斥为“瞎想”。
上初中后,莓的成绩日渐下滑,离老师和父母的要求也越来越远。随着妈妈的斥责声和爸爸的吼叫声的增加,她感到无所适从,精神紧张―――渐渐地,她对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人和事都没有了任何感觉。朦胧中,她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燕子,自由而又无忧无虑地在他们家大楼顶层上飞来飞去,再也不需要学习和各种繁杂的培训了。
“孩子病了”这一事实,让莓的父母终于明白:伴随孩子的成长,孩子在学习之外,有了同朋友交流和沟通的需求。可是,他们只关注女儿的学习,忽略了其心理需求,使女儿总是生活在父母接力棒似的“监控”之中,没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为了不感到孤独,为了能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人需要一种被人理解、也能理解他人的感觉。文中的莓想要有个“太空朋友”就表明了她的这种愿望,遗憾的是没能得到积极的回应,被忽略的感受致使她心绪不安、成绩下降。尤其是遭到父母严厉的斥责后,她一方面觉得自己从小到大盛满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无颜面对父母;另一方面,随着她自尊的崩溃、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无法承受种种压力时,她觉得自己被父母的爱捆绑得无法挣脱。在这种痛苦无力的挣扎长久得不到帮助、救援时,她的心理应激能力、承受能力终于超过极限,于是,她就“变成”了一只自由快乐的小燕子。
对于这个女孩的治疗除药物外,更重要的是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为捆绑的爱松绑,让孩子能有自己的个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生活中,其实很多孩子都像莓一样,渴望能有一个“太空朋友”。父母如果真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应放飞孩子,并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太空朋友”,能带着孩子在心灵的天空自由翱翔。
(华夏心理网 魏宇编辑)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