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坏的准备
作者:吴若权
世间所有的「不幸」,常常和「意外」画上等号,
若能够预先做好最坏的准备,
虽不能保证从此生活就可以高枕无忧,
但至少不会在意外发生时不知所措。
在台湾停止使用塑料袋的环保禁令开始实施之初,许多塑料业劳工失去工作,群集抗争的场面中,有很多令人闻之鼻酸的故事。哭诉失去经济能力而走投无路的电视新闻画面不断重复出现,甚至有人以跳楼自杀相胁,彷佛自己不能改变的命运,也已经完全操之在别人的手里了。
比较理性的观点,仍必须回溯环保策略执行的过程,是否给予从业人员足够的缓冲期,去调整或改变些什么,但是感性的层面,永远来不及对遭遇变故的人给予足够的同情。
人生里的变化这么多,做好最坏的准备,究竟需要多久的时间?在这个天灾人祸不断的世界里,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2003年开春不久,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过程中爆炸解体,造成七名航天员罹难。其中还曾因为搭载四十八岁的以色列中校拉蒙,而备受瞩目。美国政府及航天总署初步研判哥伦比亚号左翼耐热陶片,在升空时可能受到损害。美国总统布什下令全美联邦机构降半旗,向罹难者致哀。 布什总统致电慰问罹难者家属之后,发表谈话表示:「这一场悲剧,恍如青天霹雳!」
他说的没错,大部分的悲剧,都恍如青天霹雳。但他言下之意,可能不知道另一个小故事,1969年7月16日美国第一次登陆月球的「阿波罗11号」,在出航前已经准备好讣闻。根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导指出,在「阿波罗11号」出发前往月球探险之前,美国政府已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尼克松总统甚至请人写了一篇悼文,以备不时之需。
讣闻的大意是说:「他们清楚自己已经失去生还的机会,但他们更知道这种牺牲将给整个人类带来新的希望。」很幸运的是:这篇讣闻,并没有真的派上用场。那一次成功的任务,写下人类太空发展重要的纪录,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的名言:「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反而代替那篇讣闻,成为具有太空发展里程碑的名言 。
◎存最好的希望,作最坏的准备
然而,幸运和不幸,总是交替发生。时间相隔不久,电视新闻的镜头拉回台湾这个小岛,适逢三天连续假期中,悲剧竟发生在全世界仅存三条森林铁路之一的阿里山铁道,当天造成17位游客罹难、一百多人受伤的惨剧。这些游客大多都正值中壮年,平日辛苦工作,好不容易利用连续休假的期间,携家带眷出游。在医院急诊室一片哭号声中,可以知道这个意外来得有多么突然。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存最好的希望,作最坏的准备。(Hope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我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存最好的希望,作最坏的准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或是怎么样的过程?否则,为什么大家总会在失去工作、失去生命的现场,不知所措?
没有人希望不幸会发生,但若没有预先做好最坏的准备,所有的「不幸」都只能和「意外」画上等号。失学、失恋、失业,都是很不幸的事件,但相较之下,失去生命将更是不幸。面对这些可能的「失去」时,它们便一一以「意外」的姿态出现,令人措手不及。
然而,我们都忽略了,如果能够提早为这些可能会发生的「失去」做好规划的准备,它就不会是一桩突然的「意外」,你总有其它替代方案可以应付。
没考上理想的学校,你可以继续补习重考、或以半工半读方式进修。失去一段深刻的恋情,你可以暂时冷静下来,以学习技艺或培养专长,打发寂寞的时光。就算真的失业了,你可以转行或换个地方打拼。更严重一点,突然罹患重病,你因为平常有保险,医疗及生活费用都不致出现太大的问题。
◎现代人除了规划生涯之外,也应该认识「生死学」的课题
「存最好的希望,作最坏的准备。」真是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座右铭,但是真正完整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停留在「偶而想一想」的阶段而已。
青少年偶像谢霆锋有一首歌叫《巴斯光年》中一句歌词是:「我有个最坏的准备,如果真的不会飞,试试跌下的滋味……」这的确是很好的提醒,但世间最坏的情况,显然不只是跌下去而已。失学、失恋、失业,失去生命……都是可能发生的事。
我发觉许多校园里年轻的朋友和社会中的上班族,虽然已经开始重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对于「生命管理」这个课题,却还没有做深入的研究。例如:他们年纪轻轻就晓得为将来的就业问题做准备。选择就学的科目,也会考虑将来的出路发展性。但若在追求理想的途中碰到挫折,可能就痛不欲生,无法继续追求人生的大梦。毕竟,他们所做的「生涯规划」,只考虑人生光谱中比较接近中间值的选择,距离「存最好的希望,作最坏的准备。」还有一段不算短的路程。
简要而言,「生涯规划」只是「生命管理」的一环,现代人除了规划生涯之外,也应该认识「生死学」的议题,做好完整的「生命管理」。虽不能说从此生活就可以高枕无忧,但至少不至于在意外发生时不知所措。
◎若活得不清不楚;也会死得不明不白
追溯「生死学」的滥觞,始于二十世纪初。1908年诺贝尔生物化学奖的共同得主之一,俄国生物学家Elie Metchnikoff (1845-1916),率先提出「死亡学(Thanatology) 」的概念。到了1974年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报导:全美国已经有165所大学校院,开设了以「死亡与临终(Death and Dying)」为主题的通识教育课程,开课的历史超过二十年以上。现今美国各大企业,已经在内部对同仁的教育训练当中,加入「认识生死学」的课程。
生死学学者对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到了今天有不同的解释──人们多半依照他生存的方式死去。若活得不清不楚;也会死得不明不白。早一点学会面对死亡,将让你重新看待生存的意义。你可能就不会为了加薪比别人少了几百块、或丢掉一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工作而感到痛不欲生。
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曾在一场演讲中提到:「身为医师、律师或企业执行长,虽然位居高职,但毕竟还是一个『人』。人际关系中─-伴侣、子女和朋友,才是你最重要的投资。在生命的尽头,你不会后悔没有通过某次考试、没有赢得某个案子,或没有做成某件生意,但你绝对会遗憾没有花时间陪着伴侣、孩子、朋友或父母。」
对于每天把时间花在工作上、不停追求名利和成就,或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的人来说,这些话语应该是暮鼓晨钟。
有许多教授人际关系的课程,常要求学员想一想,希望自己的葬礼上出现哪些亲友、或多少人?初次听到这样的说法,觉得满势利的,总觉得人走了就走了,又何必在意这些事。但仔细思考,他的用意应该是提醒大家,把握活着的时候,享有温暖的亲情和友谊。
忙着求学、就业,找爱情、换工作的同时,不妨进一步了解死亡,也许你会和我一样发现:预先规划最后的那件事,并不是做最坏的准备,反而是存最好的希望。我们都将因此而活得和从前不一样。这不仅开拓生命的宽度,同时也增加了它的厚度,让我们有更多的力量,承载上天来不及预告的安排。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