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幸福的真谛
实习生 苏莉莉 记者 王超
为什么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还对自己是否幸福感到疑惑?为什么既不愁吃,又不愁穿,人们还在说自己不幸福?
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现实生活充满忧虑,变得焦躁不安,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的这种心理?日前,心理专家李晨做客本报,与记者共同——
名家语粹:人的需要分为由低到高几个层次:最低层次为生理需要,第二层次为安全需要,第三层次为爱和尊重需要,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来说,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人们开始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
●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阶层,甚至不同的社会阶段,人们对幸福的感觉是不相同的
主持人: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是用幸福与否衡量自己的生活质量。问及什么是幸福时,小朋友说,幸福是我有爸爸妈妈,而三毛没有;父母说,我的孩子健康成长是幸福;大学毕业生说,找到一份好工作是幸福;农民说,今年我多卖粮食就是幸福……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李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幸福是这样定义的: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或是称心如意。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幸福过,而且,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对幸福的感觉是不同的。虽然物质条件好了,人们不再为温饱发愁了,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却总是被烦恼与痛苦包围着,常常感觉到不幸福。
主持人:物质条件丰富了,人们吃穿不愁,不是很幸福吗?
李晨:这是人们对物质、对精神生活永不满足的心理在作祟,现代社会的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人们更希望在精神、心理上得到满足,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千万不要总是拿“理想的自己”来衡量“现实的自己”
主持人:人如果没有理想,那么他的人生就像失去航标灯的小船,飘摇不定,没有方向。因此,设计一个“理想的自己”有什么不对?
李晨: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你可以设计一下“理想的你”,但千万不要总是拿“理想的你”来衡量“现实的你”,知足常乐就是这个道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心理产生一种受挫感。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无论大小,都是自身前进的支撑与动力。然而理想与现实难免会有差距,一旦差距形成,人们的自信心就会大打折扣从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究其根源就是人们的自我评价不准确,无法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区分开,总是拿“理想的我”来作为衡量的标准,一旦达不到标准,就会产生烦恼与痛苦。如果自我评价能够恰如其分,人们能够真实客观地看待自己,那么在对待挫折、对待失败时,心胸便会开阔得多。
●付出与回报从来都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中同样离不开这对“因子”。因此,只要人人都懂得付出,懂得奉献,那么和谐社会将指日可待
主持人:“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了才知道,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这只是赵本山小品里的几句戏言。您是怎样看待这段话的?
李晨:虽然是几句戏言,但其中蕴含着一个很深的道理,小品中所说的遭罪,也就是奉献,是付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总是对别人过于苛求,追求完美。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过分苛求,认为周围的人会带给自己什么,而不是自己会带给他们什么。人是不能够孤立存在的,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密不可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与人相处是不能够要求单方面付出的。如果人人都过分地关注自我、苛求别人是不行的。在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要懂得尊重别人,多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反思自己,多找自身的原因。在别人为自己服务的同时,多替别人设想,多想想自己能够力所能及地为家庭、为朋友、为社会做些什么,由关注自己向热情地关注外界转化。当你因为做了某些事而感受到“别人还需要我”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幸福了。
主持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烦恼与痛苦来临时,不能够承受和排解。有些人一旦遇到烦恼与痛苦,便怨天尤人,认为“为什么我要承受这份痛苦?”
李晨: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活在世,哪个没有烦恼痛苦。人人都有烦恼与痛苦,认识、评价是关键。正确地看待问题,多看积极方面,少看消极方面,换个角度想一想,这又算是什么问题呢,不过是在自寻烦恼罢了。
(李晨简介:辽宁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锦州医学院辅修心理学专业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