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工作分析 - 人尽其才的用人法则----人才与岗位能级对应浅谈

人尽其才的用人法则----人才与岗位能级对应浅谈

在现代企业在快速发展与成长中,往往会大量招收新人进入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中,可很多时候,企业往往会出现有人无法用,有事无人用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事实就是在企业管理与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中,未能有效系统的区分人才特性与岗位能级对应而造成的结果。把各种岗位的不同需要和各种人才的不同能量结合起来考虑,使相应才能的人处于相应能级的岗位上,方能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例如,同属企业管理的指挥、反馈、监督、执行等不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就有明显的区别,这就需要选择不同才能的人去从事。一般说来,指挥人才,应该具有较高较宽的视野,有比较出众的指挥才能,善于识人用人,善于判断决断,有强烈的事业进取心。反馈人才,必须思想比较活跃敏锐,知识兴趣比较广泛,吸收新鲜事物比较快,综合分析能力比较强,敢于直言不讳,具有求实精神,没有过分的权力欲望。监督人才,必须公道正派、铁面无私,同时要熟悉业务,善于联系群众。执行人员,必须忠实坚决,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善于领会领导意图等等。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管理工作必须善于把不同才能的人放在合理的能级上使用。只有不合理的管理,没有不可用的人才。人才错位,人才变庸才。例如《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几乎成为妇孺皆知的一名“庸才”。他作为蜀国主将,违背诸葛亮的战略指导思想,又不听副将王平的劝谏,使街亭失守,马谡自己最后受到最严厉的军法处置。因此,人们总是把马谡看作“言过其实”、“刚愎自用”、“败军折将、失城陷地”的罪魁。连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也未能客观全面地总结其中的教训。他在斩马谡后哭着说:“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咐我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其实街亭之战以前,马谡跟随诸葛亮多年,曾屡出奇谋,克敌制胜,为蜀军立过大功。蛮王孟获,大起蛮兵十万,犯境侵掠。当时诸葛亮问计于马谡,马谡针对孟获征之则服、离之则叛、反复无常的特点,指出:“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诸葛亮依计行事,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诚服,稳定了大后方。曹丕死,曹睿即位。诸葛亮说:“余皆不足虑,司马懿深有谋略,今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之大患,不如先起兵伐之。”马谡又献计说:“曹睿素怀疑忌,何不密遣人往洛阳、邺群等处,散布流言,道此人欲反。”孔明又按计行事,后曹睿果然中计,夺了司马懿的兵权,命曹休总督雍、凉兵马,使蜀军在此伐初期接连取得了力斩正将、智取三城的辉煌胜利。像马谡这样一个善出奇计的高参在街亭之战中败得那么惨,从表面上看是马谡盲目自大、刚愎自用所致,从实质上看,是诸葛亮把马谡这样的人摆错了位置。马谡虽跟诸葛亮多年,但一直是“高参”,从未担任过主将,他精于战略,疏于战术,会出高明的计谋,不会指挥以弱抗强的实战。马谡当高参,事实证明他是人才,而让马谡当主将,事实也证明他是庸才。因而,切莫让人才错位,使人才变庸才。 古人说得好:“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物,渡河不如舟。”人,谁都不可能是万能博士,总是有所能,有所不能。只有把岗位的需要和人才的实际才能结合起来考虑,用人所长、避人所短,才能做到岗职相称,用当其才。 应该看到,不仅管理岗位的类型性质不同,人才的专长和素质各异,而且同样类型性质的岗位内部还有高、中、低等不同等级的要求。同类专长和素质的人才,其能力又有大小、强弱之区别。因此,使用人才不仅要注意岗位和人才的不同质的方面,还要注意其量的方面。比如说,同样类型的岗位里有三副不同重量的担子:200斤、100斤、50斤,这就要选择相应能量的人去承担。这样既使各种人才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又使整体工作获得最佳效益;既可避免能挑200斤的人去挑100斤或50斤而窝工浪费,又可避免只能挑50斤的人勉强去挑100斤或200斤而压断腰,完不成任务。 还应该看到,人才与岗位的能级对应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企业的岗位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人的才能和精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受教育、锻炼的积累而演变。企业的管理工作应当按照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换,以实现能级的动态对应。
工作分析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工作分析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