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劳务资讯 - 专家预计06年中国就业压力将达到峰值

专家预计06年中国就业压力将达到峰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主任都阳绘制的“就业人口不断疯长造成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曲线分析表格表明:2006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其后处于递减趋势,到“十一五”末期,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到800万人。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十五”期间,我国遇到了空前大的就业压力。
     “十一五”和“十五”期间差不多,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500万到550万之间,如果农村每年按城市化水平1%提高,就要转移1000万劳动力,加上往年失业的,实际上可能有四五千万的劳动力需要就业。
     他说,“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是我国就业的特点,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压力还将继续增大。
     都阳分析,“十一五”的头两年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最快的两年,也是就业压力最大的两年,“宏观经济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政策最应关注这两年”。“2006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应对这种情况,都阳建议,需要注意宏观调控目标和时机选择对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十一五”前两年劳动力供给压力最大,也是最有可能出现高失业的时期。只有经济增长目标和就业弹性目标都高增长,才有可能在“十一五”初期出现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的局面。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要注意,“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政策不宜过多地限制经济增长,通过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就业机会。
     都阳说,国家要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有侧重地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十一五”初期劳动力供求关系最为紧张,不仅需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弹性也需要位于高位值。这就要求至少在“十一五”初期,仍然需要鼓励各种形式的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管理和其他劳动力市场规则措施的出台,要审慎地选择时机。到“十一五”的中后期,劳动力供给压力减轻,再适时地出台有关的制度措施,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农业部门虽然不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联动,仍然会对整体的就业形势产生影响。”都阳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速度和数量,都受到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的相对收入关系的影响。“十一五”初期,要继续保持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将有利于减轻非农部门就业的压力。
    



劳务资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劳务资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