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姐姐现象”的四大社会意义
【摘要】个性解放的呼声之于封建和封闭的压力,为什么这样一场博弈发端于网间?其中不难看见国内网络对于社会现实的作用力和影响力的成长,不难看出中国社会的网络时代的真正来临。
顺风:谈谈“芙蓉姐姐现象”的四大社会意义文/顺风芙蓉姐姐铺天盖地而来,充斥网络和现实传播的每个角落,蕴涵深刻的社会意义。
首先,“芙蓉姐姐现象”本质上是一次网络冲击现实的新浪潮。
网络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进步,日益挑战和糅合于现实社会,网络与现实互为映射的需要,决定了不同时期两者的主客位互换。
在更多的时候,现实作用于网络,网络处于客体地位。但是芙蓉姐姐的出现,改变了网络的作用,肇始于网端的一场大波澜、一出大闹剧,最终辐射和扩散到现实,在网络和现实的激荡中,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社会文化。人们从网络聊天中提到芙蓉姐姐,发展到茶余饭后芙蓉姐姐的话题不绝于耳,其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决定性的突破力量,以打破现有的在网络和现实间的藩篱,打破存在网络和现实中的封闭。
由此,“芙蓉姐姐现象”所反映的,已经不仅仅是女权主义的象征,更是社会深层心理诉求的体现。
其次,“芙蓉姐姐现象”俗中见雅的文化价值有待挖掘。
现在很多人更多的关心于芙蓉的美丑之争,但是在表面的美丑的感官刺激之外,他们忽视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也忽视了芙蓉姐姐作为这种价值载体的美丽和雅致的一面。很多朋友可以承认人的本性虚伪和短视,可以承认烟花女子的美丽和肮脏并存,但是却不能够接受芙蓉姐姐没有肮脏的清水的一面。
作为女性,芙蓉以自我力量和实力的宣示,把握住社会心理的潜在脉搏,从而成为跳上梧桐枝头的成功者,但是很少有人关心在成功之前和成功背后,芙蓉所付出的汗水和她所品尝的艰辛,一种长达六、七年的北漂生涯,可以磨去多少青春和自信?可是,在韶华逝去的今天,芙蓉姐姐仍然不懈的坚持独特的自我生存方式。
在逝去青春的影子之外,我们可以看见在冷酷的事实和心中美好的渴望之间,一种如此巨大的反差,在在种反差形成的压力面前,芙蓉姐姐没有退缩和颓唐,甚至在万千网骂声中,她又开始了走向蒙太奇的新生活。
也许,人们对芙蓉姐姐指责、漫骂、不屑的种种态度,背后也包涵了对于上述反差压力的一种恐惧和对抗。毕竟,一个众人公认的只不过拥有平庸面孔和平庸身材的女子,以火箭般的速度通过网络实现梦想,对于更多期待同样梦想的人们,更多的是讽刺、焦虑和嫉妒。
第三,芙蓉姐姐将造成连续的社会视觉疲劳。
社会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会陷入一种有限度的疯狂状态,比如经济学中很有名的荷兰郁金香投资狂潮。不同于荷兰郁金香投资热的经济接力,在文化和审美意义上的“芙蓉现象”的接力中,谁将成为最后的选手?事实上,全社会都将参与芙蓉姐姐的审美接力赛,在观赏和参与这样一个共同促成的无理由狂热之后,最终选择是否共同走向沉寂、虚脱和新无聊状态。
目前,无论主流还是非主流媒体,无论严肃的官员还是潇洒的青年,很大一部分社会注意力被吸引到“芙蓉姐姐现象”上来,其背后实际上是社会深层心理的一种潜意识的反映,其中包括了存在价值的去审美化、社会自我嘲弄、网络时尚的时代烙印等丰富的涵义。
在并不美丽的芙蓉姐姐的话题中,全社会在一些有关隐私、梦想、不公平、偷窥、恶俗或者呕吐等方面得到一定的自我满足,但是随之而来的,难道不是第二波对于社会深层心理需求的满足吗?
所以,芙蓉姐姐之后,更多来自网络的存在,包括美丽的和丑恶的、平庸的,都将继续走下网络,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更多骚扰或者刺激。
第四,芙蓉姐姐个性解放的模式创新将得到更多的社会承认。
芙蓉姐姐的行为,在国内引起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巨大反应,相对一个成熟而开放社会,都显出一种不正常。说白了,一个小女子,通过自己的一切手段,把自我推介出去,这样一个事件,因为这样那样的理解认识,被炒作为全社会性的现象。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样一种自我推介超过了一定底线,在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后,仍然没有被社会接受,全社会潜意识中的封建成分和封闭乘法仍然根深蒂固,当这种保守意识和保守力量与“芙蓉姐姐的力量”遭遇,能不掀起巨大的波澜吗?
芙蓉姐姐之热,以及芙蓉姐姐引起的反应,反映出在我们的社会意识中,封建的、封闭的以及小农的成分仍然占据了相当的地位,一旦出现超出社会公认的惯例和定势的个性解放的新模式,必然要将他作为“冒天下大不讳”的离经判道行为,予以口诛笔伐和全面围攻。
但是,毕竟保守力量代表的是过去和老朽的东西,芙蓉姐姐的张扬青春、生命力、顽强性,芙蓉姐姐面对封建和封闭思维的成功自信和战斗力,通过其在全网和向现实的全面渗透,也表露无余。
芙蓉姐姐以舞蹈、视频等方式宣示自我力量和存在的模式,冲破各种压力和压制,得到了实践的承认;而芙蓉姐姐的模式之后,基于社会进步所决定的社会文化以及心理变迁,必然还将有更多个性解放的模式出现并得到社会承认。
我们已经看见,博客中国网正尝试挖掘和发现芙蓉姐姐和木子美、流氓燕、竹影青瞳们的共同社会意义,着手打造“超级女声”为代表的新网络力量和新社会时尚组合,这样一种迎潮而上的态度,无论其中是否有很多的商业考虑,仅以顺应社会心理变革的大趋势、把握社会价值发展的大方向而言,在需要勇气的同时,更加需要眼光和决断。
个性解放的呼声之于封建和封闭的压力,为什么这样一场博弈发端于网间?其中不难看见国内网络对于社会现实的作用力和影响力的成长,不难看出中国社会的网络时代的真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