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杂谈 - 大学生自主创业如何闯“三关”

大学生自主创业如何闯“三关”


     核心提示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已经越来越多。据统计:近3年我市申领《创业证》的高校毕业生达350多人,表现出当代大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
    
     自主创业,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来说实属不易。
    
     记者通过调查表明:资金缺乏、经验不足、能力不强这“三关”几乎是所有创业者共同面临的难题。
    
    
    
     怎样化解这些难题,更好更快地闯过这“三关”呢?2月23日,记者专门走访了大学生创业者、我市第一家“一人公司”创办人———沈阳翌日晨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廖甲,请他“现身说法”。
    
     a、资金:可自筹亦可借助政策
    
     今年24岁的廖甲,去年7月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1月4日,他申领到我市第一个“一人公司”的营业执照。说到“三关”他侃侃而谈。
    
     公司创办的一个多月来,有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同学前来探讨怎样闯“三关”。
    
     我最初所遇问题就是资金不足,新《公司法》规定,“一人公司”注册资本限额不低于10万元,这对于我吃力。好在我早有准备,而且亲友同学都支持。我拿出大学勤工俭学时的积蓄,加上向亲友筹借,闯过了这一关。
    
     小廖的经历可说很幸运。
    
     实际中不只这一种办法。如我市01号《创业证》申领者解洪志,是与另一同学合股创办企业;04号刘盈开办个体服务中心是借助了工商部门的“注册资金可为1元钱”的优惠政策;再有沈大毕业生石丽莉和沈农大的韩伟分别是申请创业小额贷款2万元和5万元,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可见可用自筹、合股、优惠政策及申请“创贷”等办法解决资金不足。
    
     b、经验:可以在实践中积累
    
     这里的“经验”,主要是指创业者企业的开办和管理经验。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先看看廖甲怎样说。
    
     公司开办的过程,恰好给我补上书本学不到的一课。“一人公司”是新事物。我最初无从下手,不过可以学习嘛。此前我多次跑到工商等部门学习请教,再找新法规、资料等研究,真感谢工商、税务等部门同志的热心帮助,同时加上自己认真研究掌握,这一“关”顺利过去。
    
     亲历创办“一人公司”恰好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基础课”,而且日常还可代理客户相关业务了。
    
     如果说小廖是临近开办企业时靠虚心学习这种方法,那么还有一种方法是及早观察积累。
    
     比如申领了02号《创业证》的沈阳建筑大学毕业生常开明,早在大二时便立志自主创业,并有意在假期到大型装修公司打工,观察积累相关经验。毕业后他先开个小型的个人设计工作室,接着又到南方考察市场,去年初他已把企业“升格”为股份有限公司,且效益更好。
    
     看来,创业及管理经验可来自“临时抱佛脚”和长期积累两方面。
    
     c、能力:来自学习和观察积累
    
     所谓“能力”,这里是指经营企业的业务能力。可以说创业者的“能力”与“经验”是同源的。廖甲以自己的经历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企业开业一个多月来,除前几天忙于完善办齐相关手续外,近来重点开展业务。这些天已谈成几笔小业务,初见效益。
    
     回想谈成的业务,我认为“业务能力”同样来自学习和积累两大方面。比如关于开办企业首先需要备齐手续、验好资金等,这些业务我正好在办自己的公司时已熟悉,接洽这方面的业务时恰好用上。这样,“学习”变成“经验”,又变成能力,最后成了效益。
    
     业务能力谁也不是先天就有。除小廖的实例外,记者观察我市申领《创业证》并开办企业较成功者都是很重视学习与积累。
    
     还拿01号领证者解洪志为例,他也是在大学校园时勤工俭学做家教时开始思考:家教受欢迎,说明社会急需。但同学们都“散兵游勇”似的“各自为战”,显然不正规、不安全也不好拿到较稳定的收益。于是,他创办的“朗为家教机构”重点解决这些弊端,结果是效益越来越好,而且他的企业和从事家教的同学、老师及参加学习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都受益了。
    
     来源:沈阳日报
    
    
    
    



创业杂谈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杂谈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