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期家庭“无财可理”吗?
前不久的一次家庭聚会,谈起时下最热门的话题“理财”,才发现昔日身边的不少亲戚朋友开起了公司,当起了大大小小的老板,连家族里我辈中年龄最小的tommy也辞职开了家公司近一年。tommy之前任职一家有名的咨询机构,薪酬不错之余也算是同龄人中的专业人士而且前途广阔,长辈们都对他自己开公司的决定颇为不解,我们同辈人除了对他的决定表示理解外,更多地是关心起他的业务发展和财务状况。
随着“理财”讨论的问题越来越深入,流露在tommy脸上的创业成功的喜悦逐渐地被忧虑所取代。公司业务的发展无疑让人鼓舞,但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开始侵蚀财务成果,影响客户面的扩展,而且已经有应收款挤压利润的迹象;银行的台阶高不可及,融资简直是天方夜潭,不得已只能克扣自己以维持公司的运转,生活质量用tommy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比给人打工时下降了好多;而刚刚开始的家庭生活在财务上虽然暂时没有债务负担,但显然这对新婚夫妇面对孩子的诞生而接踵而至的费用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资金准备。作为未来的一家之主,难怪tommy感叹自己是越来越穷,理财无望之余也对公司的发展中潜在的资金压力忧心忡忡。
在中国内地如广州这样的发达城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民营、私营企业愈来愈多而且企业主们越来越年轻化,tommy的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现在中国的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缩影,其特点就是个人的发展与公司发展息息相关,像tommy这样的企业老板个人的能力对企业的发展甚至企业的融资能力都是举足轻重的,同时也在公司与家庭两方面都承受着沉重的发展和财务压力。听了tommy这些发自内心的倾诉,笔者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此类案例的分析是应该把企业与企业经营者家庭合并进行分析。
相信中国有千万个tommy,他们渴望成功并为此奋力打拼,作为财务策划人员,能不能帮助他们预见和排除在发展中遭遇的财务“瓶颈”?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应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而不只是由大或超大规模的企业垄断市常难道有潜质的小公司和它们的经营者就真的是因为“无财可理”而受到忽略吗?相信不是的,成功的财务策划不应该只眷顾大企业和大客户,况且今天大的企业不也是从小公司积累起来的?笔者认为能够参与到小企业成长的“理财”过程中为其出谋划策,分享企业从小到大的成功经验,才不失为财务策划更高的境界。以此为目标,结合从rfp学到的知识,笔者以尚且很稚嫩的分析方法尝试着为tommy做了一个初步的理财方案。虽然连笔者自己都认为这个方案是粗拙和不完整的,但是tommy不但很认真地听了,还非常迫切地想去实施这些建议,并约定笔者定期和他回顾一下效果并进行补充,也许这就是我的第一次“财务策划”的开始吧。
第一部分: tommy的家庭分析
一)家庭成员结构状况:
§丈夫 tommy 29岁
§妻子yoki 29岁
§ tommy的父亲伦叔 60岁
§即将出生的小宝宝
§一年前tommy与yoki双双辞职创办了现在的咨询服务公司,公司业务开始走上轨道并开始略有赢利。公司经营的业务发展良好并已有国外优质客户有意向采用他们的服务。如公司业务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可获盈利20万元左右,预算分红10万元。
§父亲伦叔退休一年,退休前为一级教师,收入足够维持本人的退休生活。
二)家庭基本财务状况:
由于创办公司初期的装修、办公用品、办公室租金等等费用都是夫妻两人工作以来的储蓄来出资,以及成立公司以来的流动资金需求,至今两人现金资产只有2万元,基本无其它项目的投资。
1.家庭资产负债表
资产:
现金资产: 20,000.00
自用房产(已购房改房): 150,000.00
投资: 0.00
家电及其他 15,000.00
总计 185,000.00
负债:(暂无)
房屋贷款 0.00
消费贷款 0.00
汽车贷款 0.00
总计 0.00
2.家庭月度收支表
夫妻收入 5,000.00
其他家人收入 2,500.00
公司股权分红 0.00
减
日常生活费用 5,500.00
(其中:餐费 3,500.00~ 4,500)
保险费用 400.00
合计净收入: 1,600.00
第二部分:理财目标分析:
一)理财目标
1.短期目标:
§应付即将出生的小孩子的各项开支,虽然妻子yoki参加了综合“社保”而且另外购买了“人寿保险”中也含有相关的医疗保险,但还是需要准备随孩子出生后一系列的开支,加上yoki生产后大约一年期的要做“全职妈妈”而要另外聘请人手在公司帮忙的费用。
§业务发展需要,希望一年内购置一辆小车,约12万元。
2.中期(2-3年)目标: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现在居住的两房一厅的房子(约60平方米)已满足不了需求,有计划在孩子3岁前购置一套三居室(约90-100平方米)的房子,需首付资金约15万元(50万*30%)。
3.长期(3-5年)目标:
§“育儿基金”抚养费预计5年内为6万元(每月1千元*60个月)。
§个人发展,有充裕的资金时考虑到国外进修,需资金20万元左右。
二)目标分析:
1.现状分析:tommy家庭财务状况属典型的“创业期”,强大的资金压力使生活变得有点捉襟见肘,幸好夫妻俩暂时没有家庭负债,同时也是有点到了“无财”可理的地步。但是,在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在同行业竞争残酷的环境里,他们的公司不但没有被淘汰而且还有不错的增长,他们的家庭的“财”还是很有“钱”途的,关键在于怎样未雨绸缪、做好规划,更好地为将来积累财富。
2.心理分析:tommy属于中国70年代后期第一代“独生子女”,独立发展心态非常强,受教育程度高;崇尚自由发展,有较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人脉网络拓展能力。但同时缺乏长远规划和目标,个人消费观和行为比较前卫和率性,缺乏消费计划和控制。由于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公司运作和工作,个人及家庭财务管理知识贫乏,不注重储蓄和收入的积累和增值,更对投资产品一窍不通。
三)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目标:
1.树立风险意识,由于缺乏“量入为出”“积谷防饥”的风险意识,没有建立短、中、长期的风险进行预测、规划,如tommy购买的人寿保险保险额仅为5万元,但作为家庭未来的一家之主, 20万元的以上保险额的保险才算是合理的。
2.改变消费意识,一家三口平均出外就餐的月支出达3,500.-~4,500.-元,占月支出总额的50%-70%,笔者认为如此高昂的餐费完全可以削减一半以上,省钱并不代表“委屈”自己。
3.加强理财意识,夫妻两人从来没有准确统计过手头上有多少现金,现金分散在不同的银行户头上甚至存在信用卡上;在公司业务融资无门的状态下,居然两个人的信用卡加起来只有2,000.-元的信用额度;什么债券、基金、股票的知识一概没有兴趣,因为“没钱”。“理财”贵在积累和用心,现在没钱不等于将来没有,不从今天开始认识怎样“钱生钱”,又怎能洞察变幻不定的市场的机会为将来的钱谋“先机”?
4.建立公私分明的原则,公司刚成立的时候造成的公、私费用账目混淆不清的问题应及时清理,不应把私人的费用或应有的收入掺杂到公司的营运中,要拟定完善的费用报销制度并遵照执行。
第三部分:具体的策划
一)有关公司业务的安排
1.公司业务中很大部分外勤工作需要用车,建议把tommy计划用公司分红的资金购买的私家车改成公司用车,优点有:§增大公司资产规模,避免公司分红直接分配给股东个人后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将用车的消费合理地在公司费用帐上反映§利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调整税前盈利2.公司业务现处于同行业的上游而且由于资金的限制而停留在只能提供简单的咨询服务,不能与许多已有的优质客户发展更多、更深层次的业务,争取兼并同行中的下游业务的公司不失为一个扩大经营的战略,可节约30%以上的下游业务成本之余,企业上了一定的规模就可考虑向外融资扩大规模。
3.公司开始成立时是按小企业规模来制定税务安排,合并税率为8%,现阶段国内业务少的情况下,这个策划还是比较成功的,但如果预计国内业务有较大增长的时候,应尽快调整税务方案。
二)有关家庭财务安排
1.准备金2-3万元作为“应急钱”,其中5千元活期存款,2万元左右购买货币基金以备孩子出生和哺乳期费用的超支。
2.建立家庭账册作为培养良好消费习惯的开始,对每项大的开支作登记的同时也应对每月大项的开支作大概的统计,对一个正处在原始积累阶段的家庭来讲,厉行压缩日常开支中的“浪费”部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出外就餐的支出一项能减少一半的话,吃“自家饭”不但可以省钱而且非常有利家人特别是小孩子健康,省出来的约1,500.-~2,000.-元可考虑作为“育儿基金”之余,还可用于加大购买tommy的人身保险。
3.“节流”对家庭财务很重要,但“开源”才是最主要的,家庭的长辈---父亲伦叔的退休金有2,500.-元,在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时,伦叔开始有点无所事事的感觉,刚退休一年的伦叔是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各类辅导班来说非常“抢手”而且报酬不菲,如伦叔能偶尔兼兼职的话,基本的生活费用就不成问题了,连退休金也可以整份存起来作为“家庭后备金”,用以投资一些稳定收益的理财产品的话,一年可有3%的回报,年储蓄额可达2-3万元。
4.鉴于现住房条件相对四口之家还算中等的水平,房产价格在国家加大调控的形势下一、两年内不会有大的升幅,如果今、后两年内家庭储蓄能达到20万元时再考虑买第二套房子也不迟。
第四部分:策划心得分享
“理财”这个词现在在中国真的很“热”,每当看到报纸杂志等等理财专栏刊登的理财案例和策划师们笔下的方案,其列举的富有程度和普遍性实在让人惊讶!笔者对此深感疑虑:中国人富有的人真的那么多吗?难道“理财”只是富人的专利?富人们的资产有策划师帮他们理财增值,而不富有的人们就因为没有“理财”的概念和技巧而越来越穷,这不应该是“理财”的真正涵义。
中国银监会2005年7月28日出台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内容就是要“力托”小企业贷款,小企业的经营资金短缺的困难受到忽略的时期不久就会成为过去。中小企业是中国现行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为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但一直以来“个体户”成了非公有制企业的代名词,代表了社会对私营、个体企业的歧视,银行作为融资机构专注于“垒大户”,根本看不起私营企业,缺乏融资渠道使民营企业举步维艰。正因为这个原因,笔者所观察的民营企业家们不少并不像外界所形容的“富裕”和“潇洒”,相反,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他们的生活比一般“打工一族”更加“忧柴忧米”,给工人发了工资却不知道自己的“工资”在哪里的老板并不少见。向他们灌输“理财”观念时,不少像tommy的经营者就认为有公司才有家庭,一切以生意顺利运营为上,理财策划也应兼顾他们的生意和家庭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筹划,给予他们真诚而专业的建议和善意的提醒,帮助他们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财富和消费理念,发掘他们“财”的潜能,不断地为他们拓宽“生财之道”的思路,从而加深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谊;而理财策划人员也可以从小公司和它们的经营者的成长中分享他们成功经验,再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策划的技巧和产品知识,才可体会什么是“财务策划”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