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网络首富”只是副产品
丁磊是典型的“知本家”,1993年毕业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6月创办网易公司;2000年7月1日,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2003年6月以来,持有网易50%以上股权的丁磊,随着纳斯达克的股票涨幅,身价最高时直逼70亿元,有媒体称他为本年度中国最富的人。而三年前的6月,网易在美国上市后曾连续9个月跌破1美元,最低达53美分。从垃圾股到今日中国概念股的“明星”,网易的沉浮让丁磊体验了“过山车”的滋味。丁磊终于能说出这样的话:“我的心情不会随股价的涨跌而变化。”
it业内曾流传一个笑话,一位在业内混迹多年的小伙攒了10万元,准备进行一次投资,朋友于是推荐他购买网易股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他没有这个信心,转念买了一辆“实实在在”的富康车。随着纳市中国概念股股价的飙升,那辆富康的可比价格最终攀升到600万人民币,被人戏称为中国最昂贵的轿车。
和笑话中的小伙相同,网易创始人、第一大股东丁磊的故事也具有戏剧性,不同的是同样曾经对国内互联网失去信心,到处寻找网易买家未果的丁磊,带着“砸在自己手里的网易股票”硬着头皮往前走,随着股价的猛涨,今年一跃成为胡润中国富豪榜和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双料首富”。而今,丁磊又当选为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这里,我们就来看看他的创业故事。
今年7月1日,从网易公司的标志正式跑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报价牌上的那一刻起,丁磊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网络首富”。以最高价计算,丁磊的身价一度达到了2.7亿美元(20多亿元人民币)。这就是在当代中国,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29岁年轻人的创业神话。无意中,他的两双鞋和一些新的衣服,还有一块劳力士手表,就成了“首富”的纪念品和代表。
生活并没有改变
到美国以前,在北京的家中,丁磊只有一双皮鞋和一双凉鞋,然后是两三件衣服。可能是实在找不到去购物的时间,那仅有的一双皮鞋是在香港的时候被一个朋友拉去买的。为了能在投资者面前有一个更好的形象,丁磊和朋友去了一家商店,买了两双鞋和一些衣服。劳力士手表是上市当天买的,作为正式的纪念。
这就是丁磊成为“网络首富”之后所有生活上的“改变”———事实上没有任何的改变。他说并不甘心花时间在物质的奢望上,更多的时间是在想什么时候能平静下来,想一个idea(主意)出来,然后通过网易把这个想法做到最好,再去被更多的人接纳和采用,从而领导市场的潮流。
“这是我人生的目标和境界,至于什么‘网络首富’的称号,那只是创业过程中的副产品,包括其他名利等等。”
好在大众看到“首富”沉沉浮浮也太多了,再不会像昨日那样去追逐探秘“首富”们的命运和人生。丁磊的心态也是异常的平静:“与其给中国的读者们去传递一种‘首富’的信号,不如告诉他一点,怎样去沉下心来成就一番事业。在实际生活中,人人都有机会都有可能成功,但首富只有一个,所以没必要以‘首富’和金钱作为目标去比拼。每个人大大小小的成功,都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很重要。”
对待“网络首富”的称号,丁磊俨然一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碧空云卷云舒”的样子。是真的成熟了,还是有更大的压力?
是鹰蛋还是鸡蛋
在网易,许多员工都听年轻的老板讲过这个故事:鹰妈妈搬家的时候,搬了一窝蛋在空中飞翔,不小心让一只蛋从空中掉了下来,落到一个农夫的鸡窝里,和鸡蛋混在了一起,结果被鸡妈妈孵化了出来。鸡妈妈带着小鹰和小鸡一起生活,小鹰慢慢长大了,终于有一天被鹰妈妈发现,就把它叼到悬崖上的鹰巢里,告诉它:“你是鹰,是能够在天上飞翔的。”小鹰说:“我在地上长大,我不会飞。”鹰妈妈不再说什么,一把将小鹰推下悬崖,于是小鹰挣扎着张开翅膀,飞了起来。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本能,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消磨,有时连自己也发现不了,所以要时时提醒,让自己飞翔起来。
淘金期并未过去
笔者与丁磊见面是在北京嘉里中心大厦15楼网易公司的会议室里。据说丁磊刚从日本回来,又找到了一个新的业务领域,正召集人马开会。直到晚上9点30分,丁磊才出现在笔者面前。
令笔者暗暗吃惊的是,面前的丁磊无论是与想像中的丁磊,还是与传言里的丁磊,或是摇身一变成为“网络首富”的丁磊,都格格不入。很难想像就是这个29岁的年轻人在决定着上亿美元的资产未来的前景。“实在太年轻了!”怪不得他曾经在寻求资金支持的时候,连连碰壁。但看他的表情,并没有一丝风尘仆仆的疲劳和忙于工作的急躁,倒像是在研究室里呆了一天,欣欣然出来透口气的样子。
从他所津津乐道的故事,显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执著于梦想的人,但是梦想并不代表机会。随着网络的纵深发展,昨日的机会可能正一个一个失去。不过,丁磊并不认同这一说法:“我绝不认为互联网的‘淘金期’已经过了,我们的机会也绝不比当初创业的时候要少,反而现在的机会可能更会产生直接的帮助。一年365天,每分每秒都有机会,都是一次飞翔前的临界点。关键问题是,你有没有发现,发现后能不能抓祝”要打破所有的墙丁磊在广州的时候,最初有好的想法,可是既没有钱,又没有好的团队,也没有特殊背景的公司来支持,完全谈不上什么特别的机会,甚至连别人有的机会自己也不具备。他当时想做成中国最大的电子邮箱,有了这个打算,就去和别人说,先后跟许多人讲过,可是没有人接受他的想法,很难找到合作者,但最后还是成就了一个成功的范本。后来很多网络都有了这项服务,也将广州的互联网公司带到一个新的平台上。从这一点,丁磊认为自己宁可做一名“哈佛学生”,也不做“哈佛教授”。因为教授总是从墙上向下看,会发现后面并非只有一堵墙,而是墙外还有墙,一堵又一堵。他会觉得,以为打破一堵墙就能拿到它后面的那个成果的人,简直就是傻瓜。而学生是站在墙下,看不到后面,他会认为只要打破这堵墙就会成功。当他始终保持这种想法的时候,就会一堵接一堵地把墙打破,直到拿到他所要的东西为止。
近几年来,无论是网络本身,还是创业者,或是关于这个行当的所有激动人心的事情,无论你接不接受,都全方位渗透到人的生活、思想和工作当中,但似乎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从根本上改变了生存方式,提升了生活的质量和效率,我们所看到的是大量的人把时间耗费在聊天、游戏或追踪娱乐咨询上,生命介入到互联网上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贴上“现代人”的标签。面对这些质疑,丁磊只用一句话就结束了他的回答:“假如就是为贴上标签的话,5年之内,人人都要贴这个标签。”
“理想模式”的转变
在丁磊的想法中,做网络是三分事业,七分理想。人们当然可以相信带着理想去做事的时候,可以更用心。但是要对理想保持始终不变的热情,就不那么容易了。
然而丁磊的问题似乎不在这里,而是“理想模式”的转变。丁磊承认,过去经常是满腔热情,然后去碰很多壁,最后才把想法变成现实。而这种从程序员的思维方式出发的理想模式在今天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因为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网易也从一个私人公司变成了一个公众公司,必须更多地从整体上考虑运营的成本和“想法”的可操作性、可实现性。
丁磊特别强调,“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这个想法始终是不变的。但是怎样才能对事物有敏锐的感受,怎样才能感觉到普通客户的喜好,丁磊透露了他的“良方”。
其实就是根据他本身的爱好,像一个普通消费者那样的爱好。丁磊并非远离生活、整天坐在电脑旁的机械操盘手,音乐、电影、歌剧和文学都是他的最爱,而且钻研得很深。令人吃惊的是,在广州艰苦的创业期,他住在淘金路,竟能每天到下边vcd的专卖店里去租几盘影碟回去看。两年下来,在那家店里,他几乎再也找不到没有看过的影碟了。
丁磊的观点是,只有自己去亲身地感受生活,才能触摸到普通人的快乐,才能使自己的创意更具生活的真实性,也更易被大众接受。不管怎么说,这些爱好多多少少成了他灵感的来源。
年轻还是太自信
网易终于上市了,可是其前景并没有被市场充分认同,股价连连暴跌,“网络首富”的“身家”也大幅缩水。不知是真的不以为然还是为了保持镇定,他总是轻描淡写:“股价在市场上升降是很正常的事情。”丁磊坦言:市场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你什么时候能够赚钱,你必须拿出明确的盈利计划和盈利目标。但是丁磊目前并不能也不可能准备告诉投资者,说到某年某月,我们将开始盈利。
所以丁磊目前是四处奔走不息,寻找新的项目、新的盈利点,经常连他秘书也不清楚他去了哪里。显然,上市后比上市前压力更大了。
总有媒体说他因年轻而多有失言,推理下去就是因失言而失分,从而使投资者对他的信心打折。然而笔者却感觉到,正是由于年轻,使他对于希望和机会所抱持的热情,从来不会降低。可能这正是丁磊可贵的地方。(晓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