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纸里淘金挖出大利润
找到与顾客出生日期相同的报纸,做成“生日报”高价卖给顾客
旧报纸里淘金挖出大利润
近年来,原本被大家不屑一顾、认为是废品收购站“主营业务”的旧报纸,成了新一轮收藏的“宠儿”。郭江就是这轮“时尚投资”中的一员,他依靠着自己的生日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了从旧报纸堆里挖掘出大利润的投资者。
同质化产品的特色化服务
郭江是深圳市生日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这家注册资金只有1万港币的公司,在创建短短半年时间内就创造了每月2万元的营业额。它的主要业务是找到与顾客出生日期相同的旧报纸,加上精美的包装,做成“生日报”高价卖给顾客。目前,生日报公司主要的经营范围是解放后的全国性报纸,如《人民日报》、《文汇报》、《大公报》等,其中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报纸是销售主力,占到了整体销售额的90%以上,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报纸主要当作收藏品储存,以备将来销售。
郭江告诉记者,有创意的项目商业化以后很容易被别人模仿,尤其是遇到有资金和规模优势的竞争者,自己必须面临很大挑战。为了保持竞争优势,郭江除了将“生日报”这个文字商标注册,还琢磨出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法宝:精美的特色包装!
在销售过程中,郭江逐渐发现,单纯的一张旧报纸远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他们更看中的是整体的包装档次。“生日报”的包装不但要方便邮寄、便于携带,还必须起到保护报纸、值得收藏的作用。目前市场上提供的旧报纸大同小异,要想赢得顾客青睐,就必须在附加包装上动“特色化”脑筋。一般,包装的成本主要分三部分,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开发设计成本。在包装的材质方面,郭江走了不少弯路,他一开始选用纸盒,但是纸质品不但粗糙简单,而且不方便收藏;后来郭江看中了相对精美的皮革,但是由于深圳的气候潮湿,皮革不久就会发霉。最后经过了重重筛选,郭江选择了大气精美的实木包装。
在设计方面,郭江别出心裁地将一整块的实木作成书的样子,中间凹进去的部分放入报纸,其余三个面用激光雕刻。他告诉记者,他的包装一直不断推陈出新,比如送给商业伙伴的就刻上“恭喜发财”,送给领导同事的就刻上“步步高升”,这种细分顾客群的方法不但能留住回头客,还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口碑宣传。
靠网络抵御风险
投资旧报纸不需要太多的资金,3000元左右就可以启动项目。但是在收购和销售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风险,郭江把它戏称为“一场赌博”。
报源的难题是每个投资者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凭借个人的力量收集,不但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还需要机缘巧合。郭江在报源问题上,是通过收购收藏爱好者的旧报纸,来积攒自己的产品。
一般,古旧书报的收藏者之间会有广泛联系,郭江通过朋友打入这个圈子,然后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收购他们手中不同年份的旧报纸。由于地域限制,郭江往往选择邮寄的方式获取报纸:他将货款汇给对方,再等待对方发送报纸。但是这种交易的可靠率不高,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付了钱,对方逃之夭夭的情况。
投资者需要克服的另一个风险就是销售低迷。由于资金限制,投资者往往没有能力打广告,成堆的旧报纸压在手上,如果卖不出去,同一堆废纸没有任何区别。
针对报源和销量两个难题,郭江选择了借助“网络”的力量发展业务。他联合同行发起成立了一个行业协会,希望所有从事“生日报”的竞争对手联合起来,在货源、包装等方面共享一个平台。
“我们和竞争对手共同的难题,是如何把市场培育起来。资源共享是我们最好的出路。”郭江表示,如果深圳的顾客需要一张某年的《北京日报》,他可以通过协会内部从北京的同行手里调货,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抽取对方利润。这样不但满足了顾客需求,还能为同行扩大销量,可谓是双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