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枯竭,谁是省油的灯?
一个人一生平均要工作40年,一年52周,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大约有83200个小时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所以职业上是否过得愉快,关系到人的一生幸福与否。都市里成天忙碌的人们,也许应该永远牢记“以人为本”……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心理”问题
按一般都市人的标准,胡志宏(化名)是人们心目中典型的成功人士:不到40岁就评了副教授的他,不仅拥有高档住房,私家轿车,还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业绩不俗的心理咨询中心。然而,这位心理咨询师最近却对生活感到“十分没劲”:疲劳、焦虑、易怒。“不瞒你说,我现在是连和比我年轻十多岁的漂亮妻子过夫妻生活都感到力不从心!每天晚上一闭上眼睛,脑子里全是那些找我咨询的病人稀奇古怪的案例,而这些病人‘千篇一律’的病例,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生理上的厌倦!”8月16日,在百花潭公园一家茶楼,胡志宏医师对灵通哥吐出了他的真心话。这样的情绪反过来影响了胡医师的工作,对自己要求很高的胡医师甚至产生了把诊所关门的念头。他沮丧地说:“我这样的状态,怎敢去医治别人呢?”
翻开胡医师的心理咨询记录本,类似他这样患上了“职业枯竭”的严重心理疾病的人还不少:市民李某,推销员,自述常梦见自己掉进一个深不见底的窟窿,八面来风,四边不靠,醒来后感觉十分沮丧;猛追湾的赵某,私营业主,拥有巨额家产,但感觉自己还不如店里每月只挣三四百元的小工幸福,经常对员工莫名发脾气;25岁的公务员黄某,看了日前报上关于少数干部“不在状态”的报道后,无端地觉得记者是在影射自己,自述看见上级领导一个不高兴的眼神,自己心中就会起一种马上要遭“下课”的恐惧和忧虑……
看来,“职业枯竭”这种“富贵病”正向普通人袭来并非杞人忧天。据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统计,最近因工作压力产生心理疾患前往咨询治疗的,占到整个治疗人群的三分之一。
“针尖上能站稳几个天使?”
8月17日,灵通哥邂逅一位从南方归来路过成都的媒体同行吴语同(化名)。吴语同1991年大学毕业后,仗着一枝笔“南征北战”辗转多家新闻单位,在业内因“舆论监督”的力度有“吴大侠”之称,曾经风光一时。然而,自去年应召到南方一家报社后,不到一年,却怏怏铩羽而归。不是对方给的待遇不好,而是他对自己现在写一篇批评或表扬居委会主任的报道都写不好的状态不满意,“作为一名记者,我对我现在的工作状态非常难受,曾经意气风发的那个‘吴大侠’已经死了,这样的生活太没意思。”他说自己现在一看到铅字就头痛,一提起“媒体”头就晕,每天晚上睡不着觉。
他说现在最愿做的事就是带上这些年积攒下的几万元钱,找一个朴实的姑娘结婚,回到川北老家乡村去承包一块山林,去过那种风清云白的生活,最好此生再不要与文字打交道。站在都市人群熙来攘往的街头,为“新闻事业”牺牲了青春、35岁仍孑然一身的吴语同十分落寞、憔悴。“我曾经是一个在针尖上跳舞的天使!可针尖上能站稳几个天使?”吴语同告别灵通哥的话,耐人寻味。
专家:重视发展“自我修复效能”
8月18日,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马渝根教授在接受灵通哥采访时谈到,职业枯竭作为心理学界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其实是心理疾病的一种,介于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临床精神疾病之间,已非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所能解决问题。其表现为长期的神经衰弱、对自我评价低、丧失创造激情、潜能不能发挥等,它已影响到工作和发展的严重性,其在社会的普遍程度应该引起相当的重视。马教授谈到,职业枯竭的发生除了社会因素以外,也与自身人格特点相关,避免其发生要点在于个人要建立一种“自我修复效能”,单位也应重视对员工的心理调节和业务知识技能更新,像国外很多企业都配备有专门的心理顾问。马教授介绍,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正在积极研发一种操作性强的新型心理治疗理论,相信会对缓解、治疗高发于白领阶层的职业枯竭起到良好作用。
职业枯竭者更需关爱
有人给职业枯竭开过“药方”,如:个人充分地认识、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职业需要;工作娱乐两不误,工作起来不要太拼命;经常审视自我,重建躯体、情感和认知的健康状态,有必要选择新的目标,用新的方式看待生命;有规律地进行锻炼,留出时间享受个人爱好、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乐趣,找到新的放松方法……
这些方法固然有用,但全社会尤其是职业枯竭者就职的单位,也应当创造一些条件,给他们适当的倾听、关怀和鼓励等方面的情感支持。现在社会上似乎有一种偏见,认为这些文化程度高的人(职业枯竭者)不需要关心,他们自己会想法子排遣自己。其实,这类人的心灵之树更需要浇灌。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心理”问题
按一般都市人的标准,胡志宏(化名)是人们心目中典型的成功人士:不到40岁就评了副教授的他,不仅拥有高档住房,私家轿车,还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业绩不俗的心理咨询中心。然而,这位心理咨询师最近却对生活感到“十分没劲”:疲劳、焦虑、易怒。“不瞒你说,我现在是连和比我年轻十多岁的漂亮妻子过夫妻生活都感到力不从心!每天晚上一闭上眼睛,脑子里全是那些找我咨询的病人稀奇古怪的案例,而这些病人‘千篇一律’的病例,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生理上的厌倦!”8月16日,在百花潭公园一家茶楼,胡志宏医师对灵通哥吐出了他的真心话。这样的情绪反过来影响了胡医师的工作,对自己要求很高的胡医师甚至产生了把诊所关门的念头。他沮丧地说:“我这样的状态,怎敢去医治别人呢?”
翻开胡医师的心理咨询记录本,类似他这样患上了“职业枯竭”的严重心理疾病的人还不少:市民李某,推销员,自述常梦见自己掉进一个深不见底的窟窿,八面来风,四边不靠,醒来后感觉十分沮丧;猛追湾的赵某,私营业主,拥有巨额家产,但感觉自己还不如店里每月只挣三四百元的小工幸福,经常对员工莫名发脾气;25岁的公务员黄某,看了日前报上关于少数干部“不在状态”的报道后,无端地觉得记者是在影射自己,自述看见上级领导一个不高兴的眼神,自己心中就会起一种马上要遭“下课”的恐惧和忧虑……
看来,“职业枯竭”这种“富贵病”正向普通人袭来并非杞人忧天。据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统计,最近因工作压力产生心理疾患前往咨询治疗的,占到整个治疗人群的三分之一。
“针尖上能站稳几个天使?”
8月17日,灵通哥邂逅一位从南方归来路过成都的媒体同行吴语同(化名)。吴语同1991年大学毕业后,仗着一枝笔“南征北战”辗转多家新闻单位,在业内因“舆论监督”的力度有“吴大侠”之称,曾经风光一时。然而,自去年应召到南方一家报社后,不到一年,却怏怏铩羽而归。不是对方给的待遇不好,而是他对自己现在写一篇批评或表扬居委会主任的报道都写不好的状态不满意,“作为一名记者,我对我现在的工作状态非常难受,曾经意气风发的那个‘吴大侠’已经死了,这样的生活太没意思。”他说自己现在一看到铅字就头痛,一提起“媒体”头就晕,每天晚上睡不着觉。
他说现在最愿做的事就是带上这些年积攒下的几万元钱,找一个朴实的姑娘结婚,回到川北老家乡村去承包一块山林,去过那种风清云白的生活,最好此生再不要与文字打交道。站在都市人群熙来攘往的街头,为“新闻事业”牺牲了青春、35岁仍孑然一身的吴语同十分落寞、憔悴。“我曾经是一个在针尖上跳舞的天使!可针尖上能站稳几个天使?”吴语同告别灵通哥的话,耐人寻味。
专家:重视发展“自我修复效能”
8月18日,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马渝根教授在接受灵通哥采访时谈到,职业枯竭作为心理学界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其实是心理疾病的一种,介于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临床精神疾病之间,已非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所能解决问题。其表现为长期的神经衰弱、对自我评价低、丧失创造激情、潜能不能发挥等,它已影响到工作和发展的严重性,其在社会的普遍程度应该引起相当的重视。马教授谈到,职业枯竭的发生除了社会因素以外,也与自身人格特点相关,避免其发生要点在于个人要建立一种“自我修复效能”,单位也应重视对员工的心理调节和业务知识技能更新,像国外很多企业都配备有专门的心理顾问。马教授介绍,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正在积极研发一种操作性强的新型心理治疗理论,相信会对缓解、治疗高发于白领阶层的职业枯竭起到良好作用。
职业枯竭者更需关爱
有人给职业枯竭开过“药方”,如:个人充分地认识、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职业需要;工作娱乐两不误,工作起来不要太拼命;经常审视自我,重建躯体、情感和认知的健康状态,有必要选择新的目标,用新的方式看待生命;有规律地进行锻炼,留出时间享受个人爱好、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乐趣,找到新的放松方法……
这些方法固然有用,但全社会尤其是职业枯竭者就职的单位,也应当创造一些条件,给他们适当的倾听、关怀和鼓励等方面的情感支持。现在社会上似乎有一种偏见,认为这些文化程度高的人(职业枯竭者)不需要关心,他们自己会想法子排遣自己。其实,这类人的心灵之树更需要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