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球职业规划师专家朱伦
毕业前每个人都是意气风发,各自踏上彼此完全不同的职场路,两年半以后,同学相聚,大家似乎都开始长吁短叹,两年半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更何况是从学校到社会的两年半———两年半,你可能对现在的工作已经厌倦;两年半,你可能已经成为企业的中层;两年半,你可能正在面临是否要跳槽的决定……
“毕业两到三年的时候,
正是职业生涯的第一平台期,大多数人很容易出现失望、焦虑的情绪。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也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这意味着你是一个不满足现状、想让自己发展得更好的人。”全球职业规划师、北森公司咨询总监朱伦表示。
日前,记者就某大学2002届同一个系几个本科毕业生的个案,请职业顾问加以点评,希望能给正处在迷茫中的职场人士一点启迪。
职业专家:朱伦(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讲师、北森公司咨询总监、cctv《绝对挑战》节目特约职业专家。)
-个案分析
两年半没涨工资
刘新很早就敲定了工作,毕业后他去了一家很出名的报纸工作,有了一个很不错的起点。“我毕业后第三个月就拿到了7000元。”刘新告诉记者,“当时在一起就业的同学里传为美谈,可两年多过去了,我现在的收入一点没涨,而其他同学的收入都在上升,前些天,我在校友录上看见有个同学说自己现在年薪已经十万元,总觉得自己心里很不平衡。”职业专家意见:我想先举个例子,同样填满两个瓶子,一个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头、最后再放沙子,另一个过程完全相反。这和很多同学在刚毕业时遇到的情况类似,有些人起点就很高,就像前一个瓶子,先装了很多大石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比其他同学要强多少,同理最后他往上走的步子慢了,工资不见增长了,也不意味着他比其他同学要弱。
对于刘新来说,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半能拿到7000元左右的收入,我觉得是应该令人满意的,如果他想更上一层楼,我认为一方面他可以专注报道某一个专业领域,成为该领域内的专家;或者坚持自己现在的工作,人积累的不仅是能力和经验,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沉淀,比如相信坚持肯定会带来收获的观点,只要坚持了,迟早会得到提升的。
两年半悔不当初
姚珲因为外语不好,毕业的时候直到最后才敲定去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两年多时间过去了,他发现自己做这个工作一直很吃力,尤其在接触一些大客户的时候,外语差的毛病显露无遗,他也因此觉得自己不受领导的重视。
姚珲说,自己在大学里把太多的时间放在了社团活动上,甚至为此旷了不少课,现在他后悔了,经常想是不是该再回学校充电。
职业专家意见:我觉得姚珲同学要考虑好他为什么想回学校。他工作吃力的困难是不是只有回到学校才能解决,充电是不是在工作之余就可以做到。很多时候,想回学校是一种逃避的状态,可能在单位呆得不顺利,或者觉得工作压力大,就想辞掉现在的工作,重回到学校这样更单纯的环境。实际上,想充电不一定要回学校,回学校也不一定就能实现完全的充电,关键取决于自己对于充电的决心。
我给姚珲的建议是,首先要列出一个详细的计划,半年的时间希望英语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然后一步步来。另外要取得周围朋友的一些支持,让他们监督自己,同时给予自己信心,告诉他其实他很优秀。
换工作换工作继续换……
李毅曾经是宿舍里最活跃的人,毕业后他和刘新去了同一家单位,不过不到半年他就因为另一家报社给他部门副主任的位置跳了槽,一年后他又跳槽到了一家公关公司,不久前他觉得自己还是没找准位置,做了两年半里第三次跳槽的决定:“我总觉得要找一份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可报社太累,公关公司太看人眼色,我坚持一个观点,趁自己年轻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职业专家意见: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刚刚毕业的前几年,是职业的探索期,换一两个工作并不是什么大事。
有调查表明,现在内地毕业生毕业半年内跳槽的比例是26%,一年内跳槽的比例竟达到50%,我觉得他还比较正常,跳槽的原因也比较明确。
不过,我还是要给李毅一些意见,再次跳槽要慎重考虑,即使是有理由,跳槽也不应该是无止境的,毕竟很少有人能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完美工作,跳得不好,就会有一些人跳滑了,成为有些人口中的“小飞侠”,他停不下来,企业看到这样的履历,会觉得他不踏实。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增强自己的责任心,要敢于承担和坚持。
两年半没了理想
古晓明属于有一腔报国之心、要为社会做贡献的那种人,毕业的时候他选择去当公务员,而且是在公安部门。“想当一个正直不阿的警察,但工作以后发现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古晓明被分配给了领导当秘书,“每天工作都很琐碎,无非是给领导写写发言稿,以及安排领导的日程等等,本想干段时间就和领导谈一下岗位的调动,可是天天跟着领导出席这样那样的饭局,天天被很多人捧着求着办事,突然习惯了这种生活。”古晓明说,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实际,以前理想主义的那套东西在一点点地被丢掉,这究竟是自己成熟了还是扔掉了自己的理想?
职业专家意见:相信很多人看过《千与千寻》这部电影,那个叫千寻的小姑娘,无论做什么都不忘记自己的名字。其实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肯定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学校走上社会,变得实际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关键是不是把自己原来坚持的全部放弃,在认识现实的同时,还要记住自己是谁,目标是什么,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我个人觉得古晓明还比较好,他还能认识到目前的处境。
-两年半说
已不再是菜鸟
周海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2届毕业生
刚到单位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也不会,两年半后我自己却成为了这里的元老,有了搏击职场的本钱。从一个学生到一个职业经理人,我感觉自己在逐渐融入这个社会。如果让我说两年半来的心得的话,那就是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更好地增加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仅仅靠工作经验的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离开了大学却不应该离开学习。
此时收入基本都能达到期望水平
张敬华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教师
多数学生在得到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往往起薪没有预料中的高,不过要看到这只是暂时现象,根据我们对毕业学生的反馈调查,绝大多数学生经过两年半的工作之后,拿到的薪水基本上就是自身价值的合理反映。
“毕业两到三年的时候,
正是职业生涯的第一平台期,大多数人很容易出现失望、焦虑的情绪。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也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这意味着你是一个不满足现状、想让自己发展得更好的人。”全球职业规划师、北森公司咨询总监朱伦表示。
日前,记者就某大学2002届同一个系几个本科毕业生的个案,请职业顾问加以点评,希望能给正处在迷茫中的职场人士一点启迪。
职业专家:朱伦(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讲师、北森公司咨询总监、cctv《绝对挑战》节目特约职业专家。)
-个案分析
两年半没涨工资
刘新很早就敲定了工作,毕业后他去了一家很出名的报纸工作,有了一个很不错的起点。“我毕业后第三个月就拿到了7000元。”刘新告诉记者,“当时在一起就业的同学里传为美谈,可两年多过去了,我现在的收入一点没涨,而其他同学的收入都在上升,前些天,我在校友录上看见有个同学说自己现在年薪已经十万元,总觉得自己心里很不平衡。”职业专家意见:我想先举个例子,同样填满两个瓶子,一个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头、最后再放沙子,另一个过程完全相反。这和很多同学在刚毕业时遇到的情况类似,有些人起点就很高,就像前一个瓶子,先装了很多大石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比其他同学要强多少,同理最后他往上走的步子慢了,工资不见增长了,也不意味着他比其他同学要弱。
对于刘新来说,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半能拿到7000元左右的收入,我觉得是应该令人满意的,如果他想更上一层楼,我认为一方面他可以专注报道某一个专业领域,成为该领域内的专家;或者坚持自己现在的工作,人积累的不仅是能力和经验,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沉淀,比如相信坚持肯定会带来收获的观点,只要坚持了,迟早会得到提升的。
两年半悔不当初
姚珲因为外语不好,毕业的时候直到最后才敲定去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两年多时间过去了,他发现自己做这个工作一直很吃力,尤其在接触一些大客户的时候,外语差的毛病显露无遗,他也因此觉得自己不受领导的重视。
姚珲说,自己在大学里把太多的时间放在了社团活动上,甚至为此旷了不少课,现在他后悔了,经常想是不是该再回学校充电。
职业专家意见:我觉得姚珲同学要考虑好他为什么想回学校。他工作吃力的困难是不是只有回到学校才能解决,充电是不是在工作之余就可以做到。很多时候,想回学校是一种逃避的状态,可能在单位呆得不顺利,或者觉得工作压力大,就想辞掉现在的工作,重回到学校这样更单纯的环境。实际上,想充电不一定要回学校,回学校也不一定就能实现完全的充电,关键取决于自己对于充电的决心。
我给姚珲的建议是,首先要列出一个详细的计划,半年的时间希望英语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然后一步步来。另外要取得周围朋友的一些支持,让他们监督自己,同时给予自己信心,告诉他其实他很优秀。
换工作换工作继续换……
李毅曾经是宿舍里最活跃的人,毕业后他和刘新去了同一家单位,不过不到半年他就因为另一家报社给他部门副主任的位置跳了槽,一年后他又跳槽到了一家公关公司,不久前他觉得自己还是没找准位置,做了两年半里第三次跳槽的决定:“我总觉得要找一份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可报社太累,公关公司太看人眼色,我坚持一个观点,趁自己年轻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职业专家意见: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刚刚毕业的前几年,是职业的探索期,换一两个工作并不是什么大事。
有调查表明,现在内地毕业生毕业半年内跳槽的比例是26%,一年内跳槽的比例竟达到50%,我觉得他还比较正常,跳槽的原因也比较明确。
不过,我还是要给李毅一些意见,再次跳槽要慎重考虑,即使是有理由,跳槽也不应该是无止境的,毕竟很少有人能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完美工作,跳得不好,就会有一些人跳滑了,成为有些人口中的“小飞侠”,他停不下来,企业看到这样的履历,会觉得他不踏实。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增强自己的责任心,要敢于承担和坚持。
两年半没了理想
古晓明属于有一腔报国之心、要为社会做贡献的那种人,毕业的时候他选择去当公务员,而且是在公安部门。“想当一个正直不阿的警察,但工作以后发现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古晓明被分配给了领导当秘书,“每天工作都很琐碎,无非是给领导写写发言稿,以及安排领导的日程等等,本想干段时间就和领导谈一下岗位的调动,可是天天跟着领导出席这样那样的饭局,天天被很多人捧着求着办事,突然习惯了这种生活。”古晓明说,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实际,以前理想主义的那套东西在一点点地被丢掉,这究竟是自己成熟了还是扔掉了自己的理想?
职业专家意见:相信很多人看过《千与千寻》这部电影,那个叫千寻的小姑娘,无论做什么都不忘记自己的名字。其实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肯定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学校走上社会,变得实际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关键是不是把自己原来坚持的全部放弃,在认识现实的同时,还要记住自己是谁,目标是什么,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我个人觉得古晓明还比较好,他还能认识到目前的处境。
-两年半说
已不再是菜鸟
周海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2届毕业生
刚到单位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也不会,两年半后我自己却成为了这里的元老,有了搏击职场的本钱。从一个学生到一个职业经理人,我感觉自己在逐渐融入这个社会。如果让我说两年半来的心得的话,那就是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更好地增加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仅仅靠工作经验的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离开了大学却不应该离开学习。
此时收入基本都能达到期望水平
张敬华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教师
多数学生在得到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往往起薪没有预料中的高,不过要看到这只是暂时现象,根据我们对毕业学生的反馈调查,绝大多数学生经过两年半的工作之后,拿到的薪水基本上就是自身价值的合理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