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涯规划 - 规划职业与生涯,大学生的十大观念误区!

规划职业与生涯,大学生的十大观念误区!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的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理念也是被三番五次的炒作着,身处校园净土的天之骄子们也在跃跃欲试着规划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因为当国外在从娃娃抓起就了解职业探索职业时,国人的职业意识是在不得不找个工作的前夕——大四时才被提上认识和了解的日程的,这不可避免的延长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时间,加大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的机会成本;我们在这里姑且不说大学生为什么这么晚才开始了解职业,规划生涯的,我们仅仅从在大学生在探索职业发展职业的阶段来分析一下大学生的观念误区,因为在职业发展上对规划职业生涯的总结是“只要起步,永远不晚!”
    
     在规划职业与生涯的探索过程中,大学生集中的表现出了以下十个观念误区。
    
     第一个误区,职业规划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大学生把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与生涯规划相混淆了,认为职业规划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其实不然,文字上的不同已经明确了其不同的含义。
    
     职业规划就是通过规划的手段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是职业规划的核心标志,这个适合就是更多的在分析自己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外在环境的情况下做出判断的,适合的简单判断就是“人-职匹配”,这其中要分析三个因素,一是“人”,“人”就是大学生自身,由包括性格,理想,价值观,道德等的内在因素和专业,知识,经验,技能等的外在因素所组成,分析“人”就是分析自我的内外两方面。二是“职”,“职”就是行业,职业,企业,职位等外在因素(简称为三业一位),三是匹配,匹配就是“人”“职”互动的和谐适应。“人”“职”互动有两个因素要考虑,第一是工作方式,第二是生活方式,这个方式的适应是判定匹配的关键标志。从寻找适合职业的角度上说,把职业规划称为规划职业更容易理解其所代表的涵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单的说就是规划你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历程。职业生涯是你从事职业工作的所有的时间,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规划,自我规划,理想规划,环境规划,组织规划等。规划职业生涯的目的就是争取最大的收益,达到少走弯路,不走错路,避免走回头路的职业探索与奋斗征程,能够通过选择走最佳的路径来实现职业理想。其实,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可以最快最佳的实现职业理想,从而实现职业上的自我价值,二是因其职业理想的实现对个体生涯其他理想的促进和实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实现职业上的作为来推动人生其他的理想的实现。也就是说,职业生涯是人的最大的生涯,职业生涯对人的生涯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我们所熟知的所判断别人的一个很普遍的标志就是这个做什么工作的,工作做到了什么程度。
    
     生涯规划,就是你人生从生到死的规划。这个过程中就会包括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家庭生涯规划,社会生涯规划,生活生涯规划,休闲生涯规划等等。
    
     三者之间的关系用数学上的集合概念来说就是,职业规划包含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包含于生涯规划。
    
     第二个误区,职业规划就是功利的为找工作而准备。有这种观念误区的大学生一般都会认为大学是一个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一个精神殿堂,而不应该功利的为了毕业后找到个工作就注重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打造,而忽略了艺术,精神的发展。这种看法本身是对的,大学的确是个追求自由完善自我的地方,但也不是孤立的就把职业规划单纯的理解为找工作,有这种理解的同学本身就是对职业规划不理解。
     职业规划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可以在大学阶段最好最充分为日后的职业发展而准备,那就可以相应的加快个人的职业发展历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就可以较好的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有利发展也会促进个人生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职业就是人生最大的课题。所以说,在大学阶段规划职业也是为人生负责的一种表现。
    
     我们都知道人生有三不朽:修道立德,建功立业,著书立说。那建功立业就是职业规划的最大追求,建功立业并不是单单就找到一个工作而已,建功立业实现的过程本身就是人对自身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自我完善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建功立业而准备而打造的。而人的自我实现也不过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那这个位置就是你适合的职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职业规划是站在自我实现,人生不朽的高度上来探索职业,规划职业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准备,也不是功利的位了一时的高就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
    
     第三个误区,职业规划就是找到赚钱多的好工作。有这种误区的人一是不明确职业规划的作用(这个第二个误区中已经解释了),二是对好工作的标准有误解。赚钱多的工作就是好工作吗?好工作的标准就是赚钱多吗?工资和工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这是个问题。在这个资讯发达,价值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很难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统一的标准。
    
     好工作,应该有个社会普遍认可的标准,个人也会有对其自身的理解,但若从最终受益者和付出者的角度上讲,更多的应该是大学生本人有权做出这个较主观性的价值判断。赚钱多,只是给你工作劳动后的报酬比较多,这表现为一个结果,但这个赚钱多的工作你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呢?从这个内在的判断上显然可以明确你所做的工作是不是好工作。从社会普遍认可的角度讲就更容易理解了,只有符合社会秩序法律的赚钱多的工作才是好工作,贩毒等破坏社会良性运行的勾当显然是不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
    
     那我们再说职业规划和好工作的关系,职业规划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那这个职业是否就是赚钱多的工作呢?这不一定。因为职业规划的出发点首先是适合大学生,其次才是薪酬高。适合大学生自身的工作才是职业规划所要达到的宗旨,而职业规划外的任务才是找到一个既适合大学生薪酬又高的工作。所以说,职业规划的首要任务是找到适合的工作,除此之外才是追求高薪水。
    
     适合的工作和高薪水的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有必要把这两者的关系澄清一下。如果你真的找到了适合的职业,那你是一定可以拿到高薪水的,只是时间和精力的问题,因为在自己适合的领域工作,你会把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那业绩提升的同时必然是薪水的增长。而单纯的不适合自己的高薪水工作,会让你在拿着高薪的无聊中把自己的创造性毁灭,从而会因不喜欢而导致工作的不胜任或懈怠,最终也会因业绩下滑而导致薪酬跳水。所以说,适合的工作可能因为暂时的不胜任而拿低薪水,但从长远的职业发展角度讲,一定会步步高升,“薪薪”向荣的!
    
     第四个误区,职业规划没有变化快,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好。在规划职业及规划职业生涯时大学生往往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还是不要规划了,否则还要再去变通,还是走一步算一步稳稳当当的走算了。有这种意识的大学生混淆了规划和计划,规划和变化的关系。
    
     先说说规划和计划的区别。计划是一种较主观的思考安排,而规划则是将主客观都考虑到的一项思考统筹安排。我们说职业规划是考虑了自我,环境,学业,理想,通路等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各种因素后,结合自身理想价值追求而确定的路径安排,并且融合了职业判断,职业创新,自我管理等修正步骤在内的整体系统分析方案。而计划就没有这么缜密和全面了,计划更多的是表现为头脑一热,大腿一拍就草率确定的主观行为,我们可以在众多大学生安排寒暑假的生活中来明确这个区别,假期——计划落空的日子,这就表现为计划,一方面透露出了计划的不周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自我管理的不严格,当然还有其它的因素在里面。但如是规划呢?那就会在事前把自律性差,环境不具备等因素考虑进去,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可以说,如果规划制定的不严密就会往往沦为计划,而缜密的计划就是规划。要澄清的是, 计划和规划的区别并不仅仅是以执行的最终结果为判断依据,而是以考虑的全面周到与否和执行应对严格与否来区分的。
    
     制定了规划之后,随着问题的出现,如考虑不周到,执行不到位,修正不及时的潜在问题的暴露,部分大学生就会有放弃规划而顺其自然的想法。他们在想,既然制定了规划,也不是那么有效果,还不如踏踏实实的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好呢!规划出了问题不一定是规划本身的问题,很可能是制定者本身的问题,如果说你的规划总是赶在了变化之后,那只能说明你的规划是失败的,是有缺陷的,但你不能由此得出规划不如变化快的结论。
    
     变化本身就是在规划中要考虑的因素和步骤,换句话说,就是最坏的结果最大的问题也是预料到的,即使预料不到也会通过修正步骤及时发现的,即使不能及时发现也会通过应急方案来予以解决的。所以说,变化是逃不过规划的,除非你没有考虑变化就规划,而没有考虑变化的规划是不能够叫规划的,最多可以称为计划。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大学生往往搞不清规划和变化的相互关系,他们就会问,你是说先规划,还是先考虑变化?这个类似于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着实给大学生出了一个难题。其实任何抱着“先规划,还是先考虑变化?”问题的大学生都是一元论者,他们孤立的片面的把一个问题的两个因素人为的割裂开来,这无疑是富于个性钻牛角尖的大学生的专利。问先规划还是先变化这个问题,无疑于你问司机在开车时右脚是踩刹车还是踩离合一样可笑。规划和变化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而规划之初也是往往最充分的考虑变化的,并且在执行中最大程度的基于变化而调整方案的。
    
     第五个误区,职业规划与大学学业是不相关的。职业是什么?职业规划是什么?这个在国外从娃娃就开始了解培养的常识在我们国人这里却是在大学毕业的前夕——大三,大四才去考虑和关注,学习的。我们不说国内的职业教育与国外的差距,就单从国人从大学毕业前夕不得不找工作之时才开始了解职业,企业,行业等,才开始学习简历,面试等求职常识来说,就表明很多大学生都会误以为大学是大学,尤其是大一,大二是不用考虑就业/职业问题的,只有在毕业的大四才是考虑就业/职业的理所当然的时候。这就是认为职业规划与大学学业不相关的表现。
    
     讨论职业规划和大学学业的关系,其实这里一个前提是要考虑大学生个人对大学定义及个人价值观的问题。一些大学生认为大学,尤其是大一,大二是放松,考证的时间,大三是兼职实习的时间,大四才是面临工作的问题。我们先不说这种大学时代的生活安排合理与否,虽然这种安排确实不是最佳的规划,从这个安排来说,就论证了一些大学生对自己大学以及大学时代的价值判定,这虽然是个主观问题,而非是非问题,但如果不解决这个主观价值判定的问题,就很难将两者联系到一起。关于定义大学作用的问题也可参考本文的第二个误区解读。
    
     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的“罗马也不是一天毁灭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的成就与衰败都是长期积累而导致的。再说个生活的小例子,大家知道,水果腐烂不是因为坏了很大的面积才会腐烂,往往只要有个很小的地方受伤就会腐烂变质,从而导致整个水果都换掉。那大学生在职业上呢?在今天这个大学生就业无比严峻的时期里,一些大学生毕业时往往就面临了失业。我们不说什么有业不就,主动失业的特殊案例,就说那些想找工作但却找不到工作的那些大学生们,他们在失意的时候往往在抱怨转专业不好,抱怨学校太滥,抱怨大学扩招,抱怨社会企业太刁,抱怨家里没有社会关系,他们唯独没有回头看看自己的大学生活是怎么过来的?自己当初是怎么定义大学的?自己又是怎么安排大学生活的?
    
     毕业找到好工作的同学并不只是在大四时才准备的,找不到好工作的同学也不只是大四才开始沉沦的,无论毕业时的就业结果怎样,那都是对你大学四年的总结和印证。所以说,大学学业的怎样安排是直接关系到你的毕业后出路的,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职业规划以及职业前程上的作为。
    
     第六个误区,职业规划和日常生活是两码事。在校的大学生们,包括职场上打滚多年的人士都认为工作和生活是两码事,是不相关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工作时不谈生活,生活时不说工作,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不是哲学上的联系,只是两者在相关性上探讨。
     我们说,两者有关系,而且有很大的关系。大家知道,我们安身立命的依靠是工作,衣食无忧的保证是工作,甚至更高的建功立业,自我实现都要依赖工作。从这个角度和程度上,我们说职业影响生活,职业就是生活。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不同的职业就会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休闲方式,职业人的生活方式的安排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遵循所做工作的职业工作方式。这里有必要把人生平衡的三大领域说一下,便于理解。人生要想取得平衡,那必须在工作,生活,情感三者上有一定比例的安排和收获,缺失任何一个方面人生都是失衡的,不快乐的。
    
     职业影响生活,你所选择的不同的职业会直接导致你的生活方式的不同。如你做教师和做公务员,做营销和做管理的工作是不一样的,教师的作息时间是有寒暑假的,但公务员就没有了;营销讲求的是在推销自我中搞定客户,而管理追求的是在组织平衡中谋得最大效益。职业对生活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在安排旅游度假时是可以把寒暑假考虑进去的,但公务员就不能了;做营销要经常在晚上和客户交流,节假日要拜访客户,是要在情感和利益上和客户长期相处的;而管理也要关心员工的生活和成长,晚上下属有事情或者公司有急事发生就要打乱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举例说,当你选择自由安排生活而固定的节假日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时,就不要去选择外企,因为外企的工作是会吃掉你的生活的。职业是会影响你的生活的,所以,当你选择职业时,要多考虑的一点是这个职业能否给你所想要的生活。
    
     职业就是生活,在大的层面说,职业也是生活的一部份,做什么工作,怎么做,什么时间做等都是你在个人生活中对工作的一种安排。当你认为职业也是生活时,你就在一定程度上喜欢上了你的工作,把职业融为生活中的人也会在把生活当作职业来过,职业与生活本身在一定程度上道理都是通的,这个理解程度上更多的取决于个人在职场上的成熟度。
    
     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说,大学生活中的谈恋爱,做实践,办活动,考试选课,同学聚会等都是活的,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做出一定的探索和帮助的。比如说当你确定了一个或几个职业时,通过各方沟通你了解到了这个工作所特有的工作方式,休闲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那你不就可以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向目标要求培养接近吗?当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与目标职业要求趋同时,无形中你已经为适应企业的文化,圈子的生活方式等做出了最大的探索,那当你进入这个圈子时,你就不必再从来适应和磨合了,因为你已经在大学阶段就培养了圈子所要求的方式了,而这种无形的财富又会为你的职场成功起到多大的加速作用啊!
    
     第七个误区,职业测评是可以测出适合职业的。目前在大学生中有着这样的一种倾向或者说是迷信,通过做职业测评是可以测出自己所适合的职业的。我们先不说具体的职业测评到底有多大作用,到底有多大的信度和效度,就是单说测评这个手段,我们知道测评主要是依据于一定的行为投射反映内在心理,界定影响目标行为的关键因素并确定所占影响的权重,再结合一定的真实样本,通过测评个人对关键因素的关键事件的反应来做出一定判断的。这个用外在分析内在,用假设判定现实的手段是不可以迷信的,最多可以参考一下,而且很多测评的常模都不是与我们国人的行为,环境具有可比性的本土案例,这样就更加大了测评的风险性。
    
     所谓职业规划,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在第一个误区中已经有所涉及。我们再补充一些的是找到适合自己职业的探索步骤。在校大学生探索职业的步骤分为我五大阶段九个步骤。第一个阶段是谋定职业,包括职业自我分析和职业理想建立两个步骤;第二个阶段是意向激发,也是职业探索中的自我管理步骤。第三个阶段是理论规划,包括职业环境分析,目标行为参照,大学学业规划等三个步骤;第四个阶段是实践后动,是最主要的实践探索验证步骤;第五个阶段是人职匹配,包括职业判断和职业创新两个步骤。大学生的职业探索过程经历了理论适合分析,实际胜任验证,企业契约认同,人职互动匹配等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探索才可以敲定的,并不是一个或几个职业测评就可以判定的。
    
     即使职业测评是信度和效度比较高,那也只能在分析职业自我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是不可能把必须经过职业实践见习才能确定是否是适合职业的这个结果由理论给出结果的。职业规划是一定要由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还有自我修正等手段综合并且加以一定时间才可以确定并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否则单纯依靠理论分析,或者单纯依赖职业测评,抑或是一味的职业实践是都不能得出有效的准确的适合职业这个判断的。
    
     职业是影响我们一生幸福的关键,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所选择的伴侣,换句话说适合的职业不但决定了我们是否会事业有成,而且也影响了我们的婚姻伴侣层次,家庭生活水平,还有我们的下一代如何生活,教育的人生诸多重要问题。但就是这个占据我们人生幸福四分之三的职业,很多人在选择时却是那么的漫不经心和率性而为,甚至在选择职业时花的时间都没有花在买一件换季穿完就扔的衣服上的时间多,尤其是当他的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完全都寄托在职业上时。一些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加分析就匆匆投了简历,不经考虑就参加了工作,在职业上的轻率和在购物的细心,两者之间竟会有这么大的的反差,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国人中在职业上会有那么多的不成功不如意,那不都是因为他选择的不适职业所导致的吗?即将踏上职业生涯的你会把自己的四分之三的幸福寄托于一纸职业测评上吗?
     第八个误区,职业规划是可以通过讲座等速成的。目前一些重视和关注大学生就业的商业机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生社团等已经开始了行动,市面上校园里很普遍的就是通过邀请一些职场成功人士或专业权威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在打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旗号下来吸引和帮助大学生关注自身的就业/职业问题,当然这种善意的关心本身并没有非议,只是在操作的过程中给了大学生一种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可以通过讲座通过活动等方式来速成的错误观念。
     经过上面的一些分析和探讨,我们已经知道职业规划是一个必须经过实际验证的漫长历程全面考虑才可以确定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的。不可否认的是,在职业,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各种讲座的宣传下,大学生已经对自己的职业前程有了一定程度的关心和对职业环境的认知,这是讲座等活动的有益之处。但真正适合的职业一定不是仅仅依赖理论讲座就可以找到的。
    
     勤于思考和善于分析的大学生会在听了n场讲座,参加了n场活动后会发现自己的职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适合自己的职业依然没有找到,毕业后要发展的领域依然不明确,自身的职业理想职业通路依然是一片茫然。这也就是讲座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事实上,讲座,活动本身能达到的作用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因为讲座或者活动更多的一种针对团体的行为,而且是参与讲座和活动的人是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条件下参与的,而且活动的反馈和跟踪是没有的,主动的个案的参与是有限的,最主要的是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注定了讲座和活动只能是一种观念的传播和一种理论的解释,而不能够解决任何职业上的问题本身。
    
     职业规划是不能速成的,职业规划的含义和探索步骤本人以上内容都有解释,职业规划是不可能通过几场讲座或者几次活动,甚至是几次授课就可以搞定的,因为这里有几个必须要由当事人亲身在实际情景中探索确定的因素,而这些是在理论上测评上课堂上是无法落实的,如职业自我在工作情境中的真实表现,个人在目标岗位和目标企业中的实际表现,个人对工作方式和企业文化的实际认同,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实际修正等等这些都不是可以通过理论上的假设就可以确定的,况且就是在实际的职业探索中这些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技能,技术等操作层面的东西是可以速成,只要掌握了正确有效的方法;但职业规划,是必须要以实际职业经历和职业能力塑造,职业潜力开发等各个过程才可以初见端倪的自身定位是无法通过理论来速成的。
    
     第九个误区,职业顾问是可以解决职业问题的。职场人士,大学生所遇到的各种职业问题,在市场经济下这些需求都直接促进产生了以此为经营的企业,有客户就有企业再次得到了印证。但在职业顾问大肆炒作宣传下给大学生造成了一个误解,那就是职业顾问可以解决一切职业问题。国际歌中说的好,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也没有什么神仙上帝。我想这个应该很好的给迷信职业顾问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大学生提个醒了。
    
     生理上的疾病,可以去医院ct,b超检查病症,而后在确诊后拿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在药物的作用下加以自身的心理调整是可以治愈一般的疾病的。即使是生理上的肉体一物降一物简单大自然法则面前,也不是什么病都可以治愈的,至少alds是无药可救的。职业顾问是可以帮当事人提供一定的分析的,但这和我们去医院看病是不完全一样的。
    
     我们遇到的职业问题,正规的职业顾问是可以帮我们分析出造成职业问题的原因的,这就如看病时的确诊;也是可以告诉我们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的,从中结合你自身让你选择一条最佳方案,这就如看病时的开药方;而职业问题和看病后的不同就在这药方上作用发生不同了,生理的病可以在服用具体的药物而得以治愈,可职业问题的职业解决方案却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解决方案,而且最多也就是一种分析后的最佳方案,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找到了问题拿出了方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了,职业问题是要由你本人来具体实际参与才可以解决掉的,而且由于职业问题的产生是一段时间内累积造成的,所以,职业问题的解决也是要经过自身一段时间的探索才能够解决的。
    
     事实上,职业顾问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职业顾问可以帮你分析形势和趋势,可以帮你分析不同选择所带来的相应后果,可以结合你自身给出几个职业发展方案,可以帮你澄清你在职业上的各种误区,但是职业顾问不能帮你做决策,不能帮你具体执行方案,不能帮你改变自我,不能帮你建立理想,不能帮你实现自我,总之,实质性的改变都是要靠你自己的,而且也只能靠你自己;这是因为,一是你的人生是你自己定义的,二是你的改变是你自己才能做出的,三是你的幸福也是你自己来感受的。
    
     其实,职业顾问就是你职海旅行的一座灯塔,当你迷路时他会给出一个前进的方向,但是不是指出方向之后你就到了目的地呢?不是的,他为你指出了个前行的方向后还是要由你自己抛锚航行的,否则你只能停在原地。职业顾问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助人自助,救人自救!”职业顾问可以给你一种方法,可以给你一个建议,可以给你一套方案,但这些都是暂时的,最重要的是经过职业顾问的帮助后,你自己可以解决日后职业生涯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才是职业顾问起的真正作用。
    
     第十个误区,职业规划是大四时才要面临的事情,大一时用不着想。这个是很多刚上大学的新生所抱定的观念,的确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是在大四毕业后才开始的,在大一时确实没有开始工作。那这是否就说明了大一和职业规划,职业生涯没有关系呢?本文的第五个误区已经说明了大学学业是和日后的就业乃至职业规划是有关系的。这里是要从大一与职业的时间相关性和大一对职业规划的影响来说这个误区。
    
     首先大一开始的生活的确不是职业规划,而是学业规划。学业规划是要在实际的专业学习和探索中选择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专业来学习,并且在大学期间最大限度选择并精通一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一个细分领域,这个过程要经历谋业,博业,择业,通业,学业等五个的专业探索历程才可以确定,这里要说明的是,学业规划所选定的专业不一定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因为学业规划的根本出发点是在理论和实际的探索中找到适合的喜欢的专业,然后去深入学习这个专业。因为国人在高考报专业的轻率而导致了大学后专业与兴趣的巨大错位,这个错位的弥补只能由上大学后的大一大二来纠正和确定。
    
     其次,职业规划准确的说一般是在大三面临就业时才要遇到的,理论上说,当意识到职业选择时就已经客观上产生了职业规划的需要,所以,这个时间是完全可以由升入大学的大一开始,但由于体制的客观原因,国人的职业选择不可避免的要在专业确定时才好考虑,而这个本应在高三时解决的问题却延伸到了大学。由大一开始专业规划,专业规划后面临着职业选择,职业选择时产生职业规划,所以,从这个关系上说,如果你深谋远虑,那你就应该在大一时从职业规划的高度考虑专业规划,安排大学生活。
    
     大学本是一体,无论怎么划分,怎么安排,其实最核心的还是就业,更高的说是职业,事业。让我们换个方式来说这个问题,如果以大学为半径,以职业为圆心,那么在职业这个圆上,大一和大四就是一样近的,两者对职业的影响也是一样远的。那么职业规划就不仅仅是大四才要面临的问题,而是你整个大学阶段都要面临的。虽然在时间的间隙上,先是大一,后是大四,但如果你大学的中心是一致的——是职业规划的话,那就大一和大四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且从实际的案例和效果来说,成功的人也都是准备充分的人,在职业规划上,我们推崇这样一句话:早选职业早成家,为国为她为老妈!大学伊始的大一同学们?你的大学是以职业为圆心吗?
    
     本文所列举的十大误区,是大学生在规划职业与生涯中的一般看法,这些看法本身是没有是非之分的,但在职业规划职业发展的效能上来说是比较低效,是注定是要走弯路的,所以,本着最优选择最佳规划的原则分别对其进行了剖析,可大学生具体的问题还是要结合自身来实具体分析的,本文中的一些误区看似有些交叉和重复,但都是从不同角度和程度上来说的,且不可断章取义或孤立片面的来理解,否则,就会陷入思考的误区。
    
    
    



生涯规划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涯规划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