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管理心理学 - 马太效应是否等于

马太效应是否等于

     “马太效应”=“快乐的死亡”?
    
     何谓“马太效应”?
    
     请你打开《圣经》中“马太福音”这一章。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么一个圣经故事:
    
     主人要到外国去,把三位仆人叫来,按其才干分银子给他们。第一个得了五千,第二个得了二千,第三个得了一千。
    
     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五千银子做买卖,又赚了五千;第二个仆人照样赚了二千;第三个仆人把一千银子埋在了地下。
    
     过了好久,主人回来了,与仆人算帐。
    
     第一个仆人汇报赚了五千银子,主人说: “好,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
    
     第二个仆人汇报赚了二千银子,主人说: “好,我要派你管理很多的事,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
    
     第三个仆人汇报说: “我把你分给的银子埋在地下,一个也没少。”主人骂了这个仆人一顿,决定夺回他这一千银子,分给拥有一万银子的人。
    
     这个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几行诗: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
     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默顿,最早用这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效应——“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这便是“马太效应”一词的由来。
    
     这种“马太效应”真是太普遍了。以人才成长这个方面为例, “马太效应”就几乎成了最常见的一种社会惯性:对已经成名的人才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正在埋头苦干、尚未出名的“潜人才”,即使已作出不少贡献,但由于还没有被社会舆论承认,其劳动成果也往往无人问津,甚至在工作、研究中会遭受非难、妒忌等“社会责难心理”的无端围攻。
    
     不能说“马太效应”完全起消极作用。一些学者认为,“马太效应”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这是其一。其二,“马太效应"还可能给年轻人提供一种压力和动力。我国科学社会学副教授刘珺珺在前不久回答一位记者的提问时,阐述了这一观点。原来,科学界的荣誉制度中还有一个现象,叫做“棘轮效应”。科学家一旦达到某一个位置,就不太可能再跌回原来的位置。一旦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永远是这种荣誉的保持者。 “马太效应”就是在这种“棘轮效应”’的基础上起作用的。这种似乎是:“荣誉终身制”的现象,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去分析,都会反射出一定的积极面。这就是说,一种可以终生保持的荣誉,对年轻人是有巨大的影响和魅力的。年轻人会由于向往这种殊荣而产生压力和动力,于是就奋斗,而且这种奋斗必须超越前人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科学活动就这样亢奋地进行着,很少有休息时间。此外,在年轻人不断前进而取得较大成绩的时候,随着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于是出名之前所受到的荣誉损失也会补足,甚至,按照“马太效应”,会反溯增强。
    
     然而“马太效应”毕竟还有很大的消极面,而且在某些条件下会使这种消极面大大增殖。
    
     比如,“马太效应”有使年轻人由于向往殊荣而产生奋斗的压力和动力,但是,倘若我们的认识不清醒、态度不理智,这就可能演变成为强化不正确的“社会赞许动机"。每个人都有“社会赞许动机”——在工作上取得成绩以得到社会的鼓励和称赞,获得心理的满足。这无疑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即这一动机的产生是来源于何种思想的指导。个别人在不正确的“社会赞许动机”驱使下,为求得赞许、获得“马太效应”中的殊荣,就会走到邪路上去。有的小学生拿家里的东西交给老师,说是拣到的,以此来获得老师的表扬。这还只是并不严重的例证。严重的是有些人会产生心理变态,故意致伤自己以骗取赞许。不久前,某地一家银行储蓄所的几个青年职工为了能入团入党、当先进当英雄,不是自编自演了一场“歹徒抢劫银行,青工带伤搏斗”的闹剧、丑剧吗?
    
     又如, “马太效应”固然给出了名的名人,以“棘轮效”,带来了不断加码的荣誉、地位、掌声。但是,如果你在出名后在名、利面前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理智的态度,那么,对不起,你的事业和生活就会被罩上一层阴影,甚至进入“快乐的死亡”的境地!
    
     显然,这是“马太效应”消极面的一种较为明显的表现。
    
     “声名常常是惩罚和灾祸”,别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这是真知灼见。按照控制论的原理,反馈概念包含着正反馈与负反馈这两个方面。反馈就是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凡使作用的结果越来越放大的,叫做正反馈,凡使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小的,叫做负反馈。成名也是反馈过程。一个人成名之后,如果恰当地利用“马太效应”,那么,其新的劳动成果就容易迅速进入学术交流体系,及时转化为社会效益;其扶持新人的愿望也容易变成现实,最大程度地发挥“扶梯”作用,成为新一代人才的良师益友。这无疑都会起到巩固“棘轮效应”的作用,起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这就是成名的正反馈过程。那么,成名的负反馈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有一幅题为“成名以后”的漫画:编辑指着青年作家身旁的满满广纸篓废稿说:这些我们全都发表。”一个人出了名,那么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并不成熟的“退稿”、粗制滥造的“废稿”,顿时也变为“名篇杰作”,甚至他的一言一行也都成了科学论断和人世规范;“名人名言”么,自然身价十倍!犹如爱因斯坦所形容的: “我每每小声咕嗜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社会上有些人似乎在开着专制桂冠的“特价商店”,一开口、一伸手,就可“弹”出“星”呀、“家”的桂冠。即或新秀刚刚露头,不管他(她)还多么幼稚,便赶紧让他(她)“星!” “星!” “星!”地“灿烂”起来。伴随而来的是如下之“多”越来越多:来信多,来访多、电话多、通知多、请柬多、兼职多,报告多、题词多。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有位劳动模范在获得荣誉后,一年竟有300天不在劳动岗位上而外出“传经送宝”!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个人出名后如果这般与原来扮演的职业角色久违,那么,创造角色行为的新成就是不能不受到角色的心理冲突之严重影响的。
    
     欲知“马太效应”的负反馈给名人平添的角色心理冲突之境况,请不妨看看社会学家哈里特·朱克曼所写的《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书里记载了一群名人的自白: “我们本来是无名小卒,突然间成了明星。这种遭遇不妨说是一种灾难。我们不习惯这样一种社会生活,弄得我们无法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 “令人吃惊的献殷勤的节目有条不紊地、毫无保留地迅速演出:贺电、贺信,学生和教授们的致敬,纪念奖状,科学和文学团体中的名誉席位……迫切请求题词……请求会见……编造庸俗的祝酒词,治疗消化不良症,装出一副心满意足的尴尬面孔……”。
    
     这种自白当然还是属于“明白人”叹苦经。而那些“糊涂人”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名人一糊涂, “马太效应”的负反馈过程就会呈现加速度状态,从而产生比无名之辈的糊涂还要严重的后果。这大概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加以刻画:凡是“猛人”(即名人、阔人或有权有势者), “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那结果,在内,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在外,是使别人所看见的并非该猛人的本相,而是经过了包围者的曲折而显现的幻形。”如果说“马太效应”会使名人引来“包围圈”,那么,名人在赞誉,颂扬声中的糊涂,则是导致身陷重围,渐成昏庸的内因条件。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例。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不难看到,某些成名者的悲剧,表现在高峰就是终点,掌声便是丧钟。这不啻是一种“快乐的死亡”!请看:
    
     微积分的创始人莱尼兹成名之后,竟堕落到沉醉于神学和贵族家谱的考证中去;
    
     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成名之后,为千方百计保持自己的名望、地位,结果由一个创造者变成了一个压制别人创造的“科霸”;
    
     一位希腊诗人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竟一连五年,一行诗也写不出来,诸如此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不少来。事实告诉我们:“马太效应”给成名者带来的负反馈功能,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这当然不是说一个人成名之后,“马太效应”的负反馈功能会注定使其“快乐的死亡”。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一物降一物”的。人毕竟是有控制、调节能力的“社会性动物”。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成名以后依然快乐地生活下去呢?事实上绝大多数名人不是也已做到了快乐地生活吗?
    
     这就自然地要回归到前面所说的那个话题上来:在“马太效应”面前,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理智的态度。怎样才算“清醒”?如何才是“理智”?这所包含的内容无疑是个庞大的话题,但下面这些意思,也该是“题中应有之义”吧
    
     要认清“真的我”。一个人成名之后,那包抄而来的赞誉,颂扬声中,难免有“吹”的成份。对此,请经常用“自知之明”这面镜子照一下自己,看看与被吹成的样子有多少距离。对照时,不可“顾影自怜”,把缺陷看成特色,甚至连自己身上的虱子也是双眼皮,与众不同。就说是真的肤如凝脂、面如施朱吧,也是靠了人民乳汁的滋育。切不可把它们当成自负的资本。要紧的倒是要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你有了自知之明,才会在“马太效应”面前始终看清你那“真的我”。举个例子来说,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创作成功,的确使他誉满全球。在“马太效应”带给他的显赫名声和甚嚣尘上的吹捧面前,他说了一段很发人深思的话:“他们理想中的我,决不是真的我”,“我要从我自己的名誉中突围而出”。
    
     自知之明与善于分析是紧密相连的。分析好,大有益。比如,一切掌声都是真诚的吗?不,狂热的掌声可能伴随着庸俗的喝彩;暴风雨般的掌声有时可能是祝愿那枯燥乏味的报告“可结束了!”同样,在你成名之后,“包围者”、吹捧者的动机也是“各有千秋”的。请看鲁迅当年对吹捧者是如何分析的:一种是为了避害,因为你成名了,你说的话有份量了,故希望你不要运用你的舌头加害于他,这是一种由恐惧心理萌生的吹捧。另一种是“伶俐的人们”为了谋得好处,或是“你拍一,我拍一”的互相吹捧,以便互抬身价,援引图上;或是“菟丝附株”式的吹捧名家,以便攀附高枝、攫取名利;或是“谋财害命”式的吹捧,拿别人当枪使,用大智大勇之类的颂词将你捧上云霄,然后掉个粉碎,彼即取而代之,如此等等。可见,颂辞里面也许有蒙汗药,鲜花下边可能藏有毒蛇。你清醒地、理智地进行分析之后,你就不会乱服、乱拿了,因而也就不易被牵引到“快乐的死亡”之地了。
    
     写到这里,我还想引用有关爱因斯坦的一则故事。有一次,莱顿大学提出以重金聘请爱因斯坦,条件“很简单”:只要人们可以说“爱因斯坦在莱顿——莱顿有爱因斯坦”就行了。爱因斯坦的答复也“很简单”:“那样我将是双倍的可鄙。”
    
     显然,这则故事中也徘徊着“马太效应”的“幽灵”。莱顿大学想用“马太效应”吸引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则认清了这里有“马太效应”的负反馈功能,因而断然拒绝。
    
     可见,对“马太效应”的负反馈功能:是让它牵引着你走,还是被你控制在手下,最终还是取决于你的“自我角色”。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在“马太效应”与“快乐的死亡”的“=”上,加上了个“?”
    
    



上一篇:马太效应
下一篇:马戏团
管理心理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管理心理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