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会室里玩一场博弈游戏
用英文来表示博弈论是“game theory”这个词组,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游戏类的理论,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策略选择行为。而在表现为人际关系时,简言之就是指正面冲突两败俱伤的现象和共同合作互惠双赢的现象。当然,由于牵涉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这其中难免还掺有许多诸如糖衣炮弹、棉里藏刀、口蜜腹剑的伎俩和情形。
在职场上,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如何在关键时刻善用博弈?
何女士,软件公司网络维护。
我们部门在原经理离开前有两个人b君和c君一直处于“暗战”状态,争相邀功的情形经常发生的。可是自从原经理接到命令要调到美国总部去工作以后,两个人却突然貌似合作起来。一直到后来我们才明白原来他们是为了各取所需才勉强“合作”。
我们原来的经理去总部时需要带一个人一起去工作一年,当时b年龄和资质都比较高,跟去工作的可能性也最大,而原经理走后,势必会有一个新的人被提拔上来当经理,如果b和经理去了总部,那么c就很有可能顶替上去当经理。然而,由于b是已婚的,假如去总部可能会放不下这里的家庭,同时c本人因为年轻又单身,这边没有牵挂,也很想出去闯一闯学一学。于是当时c主动找了b,跟他私底下做了沟通。如果说c跟经理去了总部,留下来被提拔经理的当然只能是b。
达成协议后,他们之间第一次有了暗地里的合作默契。一方面,b在经理面前开始见缝插针地推荐c,并暗示自己更有经验、更加安于留下来管理部门;另一方面,c也积极表现,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去总部学习,没有时间牵绊,甚至主动找经理谈话,毛遂自荐要跟经理一起去总部工作。
最终,事情的结局果真如他们所愿,c如愿以偿地收拾行李去了总部,而b安心留在国内,并自然而然地晋升成了经理,工作步步高,家庭也没有放掉。他们的确各自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各取所需。这也算是同事之间的博弈现象吧。因此,即使平时之间敌对气氛浓烈,但是在必要时候“合作”一下,真的是受益匪浅。
lu,某贸易公司职员。
职场上的“人踩人”真的是很普遍,虽然更多时候是表面看不见的,可是不得不承认这种残酷的现象或多或少存在。我记得以前我们公司来过一个实习生,自己很要强,实习期间很多事情上都表现得非常积极,表现欲极佳。
当时他分到我们部门来,师从我当时的领导,似乎看上去和我是平级的同事,只不过我是正式员工,先他进公司,年龄和资历都稍微老一点。那时候,我有一项工作职责就是替领导给客户送东西,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任务,但借此机会可以与客户建立很直接的关系。
有一次我正好跑开了,其实只是去上厕所,领导忽然又要找我送东西,找不到我就问那个实习生我在哪儿,没想到他回答说:“他可能到下面仓库去了,领导你有什么需要?我来帮你做吧。”领导见他如此主动,就让他去送了。他也真的抓住机会,抢走了我的一个大客户,并顺利成为正式员工。我的业绩却因此降低了很多,差点没完成年度指标。
这件事是后来其他同事告诉我的。我只能说你永远不知道谁会在什么时候背地里偷偷拽你一把,借着你的肩膀提升了自己。
ariel,市场总监。
在给员工安排工作的时候,我会从他的自身特点出发,安排合适的工作量。市场部最能吃苦的就是jack。每次要整理储藏室、收拾出差用的工具、组合架子,我就会让他出马。jack的老婆知道后就对其他同事抱怨:“在office上班还要干体力活……”我知道后,特意找了个机会告诉jack:“我让你干这些,并不是因为瞧不起你的学历比人低,或是因为你的身材比较壮。只是,这些都是公司的活,总得有人去做。如果你介意,可以告诉我,以后我安排其他人搬。”敦厚老实的jack连连摇头,“其实我并不在意。真的。我老婆的态度也不好……”
后来,一次展台布置时,我就和jack一起搬东西。并不是我这个总监做作,只是我想身体力行,让员工明白一个道理:公司的活是大家的事,没什么好计较的。如果我有力气,为何不帮忙挪一下广告册的箱子;如果我英语能力强,为什么不抢在前面表现自己的谈判能力;如果其他员工需要帮助,为什么不能大方一点主动出击。看似强者的不一定就完美,看似弱者的也并不一定不能爆发。有时,强者与弱者需要结盟。把每个活动的细节都准备充分,让每一个客户谈判都能尽善尽美。
flex,办公室行政
办公室里两位同事闹矛盾,结果影响了整个工作的进程。公司开例会的时候,老板点名批评了我们部门的工作效率。整个部门的同事都在纷纷责怪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我和两位同事都有交情,夹在里面就更难做人。和a君打电话时,就提醒对方大家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不要因为“私人恩怨”而影响了大局;与b君吃晚餐的时候,在听完了对方的抱怨之后,我不得不说出憋在心里的话:世上没有一份永远开心的职位。
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工作态度、生活方式,但是你不能要求你的职位与工作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有错就要承认,而有的事,就算你有理也无需太过坚持。毕竟,你不是老板。在办公室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有时沟通需要多些思考、多些技巧。我希望,我能做个和事佬,将这件事画上句号。
在职场上,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如何在关键时刻善用博弈?
何女士,软件公司网络维护。
我们部门在原经理离开前有两个人b君和c君一直处于“暗战”状态,争相邀功的情形经常发生的。可是自从原经理接到命令要调到美国总部去工作以后,两个人却突然貌似合作起来。一直到后来我们才明白原来他们是为了各取所需才勉强“合作”。
我们原来的经理去总部时需要带一个人一起去工作一年,当时b年龄和资质都比较高,跟去工作的可能性也最大,而原经理走后,势必会有一个新的人被提拔上来当经理,如果b和经理去了总部,那么c就很有可能顶替上去当经理。然而,由于b是已婚的,假如去总部可能会放不下这里的家庭,同时c本人因为年轻又单身,这边没有牵挂,也很想出去闯一闯学一学。于是当时c主动找了b,跟他私底下做了沟通。如果说c跟经理去了总部,留下来被提拔经理的当然只能是b。
达成协议后,他们之间第一次有了暗地里的合作默契。一方面,b在经理面前开始见缝插针地推荐c,并暗示自己更有经验、更加安于留下来管理部门;另一方面,c也积极表现,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去总部学习,没有时间牵绊,甚至主动找经理谈话,毛遂自荐要跟经理一起去总部工作。
最终,事情的结局果真如他们所愿,c如愿以偿地收拾行李去了总部,而b安心留在国内,并自然而然地晋升成了经理,工作步步高,家庭也没有放掉。他们的确各自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各取所需。这也算是同事之间的博弈现象吧。因此,即使平时之间敌对气氛浓烈,但是在必要时候“合作”一下,真的是受益匪浅。
lu,某贸易公司职员。
职场上的“人踩人”真的是很普遍,虽然更多时候是表面看不见的,可是不得不承认这种残酷的现象或多或少存在。我记得以前我们公司来过一个实习生,自己很要强,实习期间很多事情上都表现得非常积极,表现欲极佳。
当时他分到我们部门来,师从我当时的领导,似乎看上去和我是平级的同事,只不过我是正式员工,先他进公司,年龄和资历都稍微老一点。那时候,我有一项工作职责就是替领导给客户送东西,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任务,但借此机会可以与客户建立很直接的关系。
有一次我正好跑开了,其实只是去上厕所,领导忽然又要找我送东西,找不到我就问那个实习生我在哪儿,没想到他回答说:“他可能到下面仓库去了,领导你有什么需要?我来帮你做吧。”领导见他如此主动,就让他去送了。他也真的抓住机会,抢走了我的一个大客户,并顺利成为正式员工。我的业绩却因此降低了很多,差点没完成年度指标。
这件事是后来其他同事告诉我的。我只能说你永远不知道谁会在什么时候背地里偷偷拽你一把,借着你的肩膀提升了自己。
ariel,市场总监。
在给员工安排工作的时候,我会从他的自身特点出发,安排合适的工作量。市场部最能吃苦的就是jack。每次要整理储藏室、收拾出差用的工具、组合架子,我就会让他出马。jack的老婆知道后就对其他同事抱怨:“在office上班还要干体力活……”我知道后,特意找了个机会告诉jack:“我让你干这些,并不是因为瞧不起你的学历比人低,或是因为你的身材比较壮。只是,这些都是公司的活,总得有人去做。如果你介意,可以告诉我,以后我安排其他人搬。”敦厚老实的jack连连摇头,“其实我并不在意。真的。我老婆的态度也不好……”
后来,一次展台布置时,我就和jack一起搬东西。并不是我这个总监做作,只是我想身体力行,让员工明白一个道理:公司的活是大家的事,没什么好计较的。如果我有力气,为何不帮忙挪一下广告册的箱子;如果我英语能力强,为什么不抢在前面表现自己的谈判能力;如果其他员工需要帮助,为什么不能大方一点主动出击。看似强者的不一定就完美,看似弱者的也并不一定不能爆发。有时,强者与弱者需要结盟。把每个活动的细节都准备充分,让每一个客户谈判都能尽善尽美。
flex,办公室行政
办公室里两位同事闹矛盾,结果影响了整个工作的进程。公司开例会的时候,老板点名批评了我们部门的工作效率。整个部门的同事都在纷纷责怪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我和两位同事都有交情,夹在里面就更难做人。和a君打电话时,就提醒对方大家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不要因为“私人恩怨”而影响了大局;与b君吃晚餐的时候,在听完了对方的抱怨之后,我不得不说出憋在心里的话:世上没有一份永远开心的职位。
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工作态度、生活方式,但是你不能要求你的职位与工作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有错就要承认,而有的事,就算你有理也无需太过坚持。毕竟,你不是老板。在办公室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有时沟通需要多些思考、多些技巧。我希望,我能做个和事佬,将这件事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