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管理心理学 - 中产阶层:一个片断的梦幻

中产阶层:一个片断的梦幻

10年以来,伴随着经济和信息业的发展,传媒界对奢侈的生活模式的关注似乎已在公众中形成一种潜意识,消费,享乐,比拼财富,成了当下主流人群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当全民奢侈的幻影越来越大时,我们至少会面临一个问题:资源从何而来?
     美国过度的生活模式已使这个国家以占世界5%的人口消耗着世界上40%的资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和垃圾制造者。中国人口是美国的6倍,对奢侈生活的追捧显然面临先天不足。
    
    
     但事实是,中国人的消费观念真的正在向美国看齐。世界最大的信用卡支付组织visa发布的最新调查统计显示:2004年全世界刷卡单笔交易的平均消费金额的前10位国家(地区)排行榜上,中国人以刷卡消费平均单笔253美元居于榜首,超过西班牙、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当然,谁都知道,中国还是个不发达国家。
    
    
     有人将奢侈品消费的希望放在中产阶层身上,中国官方用来衡量中产阶层的最新标准是年收入6~50万元人民币—按照这个标准推算,到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将由现在的5%扩大到45%。但这只是界定中产阶层的一小步。谁是中产阶层,这也是一个数年未有定论的话题。
    
    
     在香港,月薪2~5万港币完全可以排到中等收入群体了,而中产阶级则意味着更多的标准:你的教育背景,职业特征,住在什么样的楼盘,房价几何,周边环境怎样,你经常购物的场所,是否能获得稳定的休假,你的朋友们是否和你一样,等等。并不是拿到每月5万港币薪水就可以算作中产阶级的。
    
    
     中国同样如此。如果仅仅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判断,许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们都可以算是中产阶层,他们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占用的资源有可能为他们带来看不见的收入,甚至有些人还可能超越中产的标准,达到富豪级。因此可以看出,由收入来界定中产阶层的做法并不科学。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支出状况,也就是消费模式,从奢侈品在中国的消费情况来看,大致可以推断出这样一个群体:有一定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对品牌有所鉴别;经常性地消费奢侈品。更重要的是,他们应当有大体统一的对社会的看法和足够有力的对经济的支撑度,也就是说,中产者们如果作为一个独立阶层的话,更多是指一种思想状态而不是经济状态,或者说,不仅仅是经济状态。他的地位、声望、教养、职业、经济收入、社会交往都是考量指标。
    
    
     有多少富豪和中产阶层人士正在如何消费并不是什么值得去探讨的话题,奢侈品消费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深入地看,一个懂得节制和自我调控的社会才更适合面对这种奢侈迷惑。但更令人迷惑的是,似乎中国有了中产阶层就有了进行奢侈消费的最佳理由,这个概念的偷换,也许是奢侈品制造商们最乐于见到的。
    
    
     衡量中间阶层的指标
    
    
     ■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主要是指具有中等以上国民教育学历水平,具有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的工作、劳动方式: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
    
    
     ■就业能力:拥有较高学历,掌握并提供市场稀缺的职业专业技能,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回报。
    
    
     ■职业权力:对其管辖的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调度权,对其上司及业务安排有一定的发言建议权。
    
    
     ■收入及财富水平。
    
    
     ■消费及生活方式:有能力支付中等水平的个人及家庭消费,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为满足家庭成员丰富的文化精神需求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
    
    
     ■对社会公共事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管理心理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管理心理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