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管理心理学 - 白领对奢侈品又恨又爱

白领对奢侈品又恨又爱

一面是关于奢侈消费的盛世幻景,另一面是国内地产市场相继传出成百套豪宅一次性抛售无人接盘的现实;当中国13亿人口基数的广阔市场被国外众多奢侈品巨头纷纷追捧时,日本、东南亚由经济鼎盛到金融危机期间发生的惨烈故事,不能不引人思考……
    
    
     价值10亿美元的私人飞机、3000万美元的游艇、最顶级的跑车……
    
    
     凯迪拉克、法拉利、白兰地、巴黎里兹饭店、林宝坚尼……
    
    
     6月3日, 上海,1000多位手持vip请柬的“有钱人”在壮观华丽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前排队等待……
    
    
     一个幻象的生成
    
    
     这些财富人士翘首以盼的,是有“超级航母”之称的世界顶级奢侈品展的开幕。据称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奢侈品大展。尽管此次大展最吊人胃口的所谓价值10亿美元的私人飞机及3000万美元的游艇只是以模型参展,但2000位被特别邀请的中国富人,还是通过这次奢侈品展极大地满足了自己关于财富的虚荣。
    
    
     一面是关于奢侈消费的盛世幻象,另一面却是从京沪两地相继传出成百套豪宅一次性抛售无人接盘的“噩耗”。
    
    
     6月5日,据上海某报报道,上海富人聚居的浦东区200套豪宅紧急待抛却始终无人问津,上海高端楼价可能大幅跳水。紧接着,北京也出现类似传闻。
    
    
     随着股市动荡和中外贸易争端的相继爆发,奢侈品虽然来势凶猛,却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不乏虚火与泡沫。
    
    
     调查显示,目前高档奢侈品的中国消费人群是25至30岁的年轻人,比欧美普遍超前5年。这种对奢侈消费的迷恋和虚荣膨胀,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作为前车之鉴的日本和泰国。
    
    
     1990年代整整10年,日本经济都在泡沫破灭后的痛苦中挣扎,而此前处于高度心理膨胀中的日本富豪和年轻人就曾狂吹奢靡之风。至今仍为世界之最的价格高达1亿美元的梵高名画,就是由当时的日本富豪买断的。这位富豪曾一度声称要把这幅名画带到坟墓,但当泡沫破灭后,那些日本富豪手中积攒的欧洲古堡、美国地产、世界名画大幅折价抛售。
    
     1997年,金融危机前的泰国,由于经济高速成长,泰国的青年人居然会用“烧钱”这个词来描述他们的消费观念。“烧钱”一词也因此流行至今,但烧钱后的苦痛也至今让泰国人记忆犹新。
    
    
     这一切都提醒我们,真正的奢侈消费离中国还很遥远,即使真的到来,也需警惕。
    
    
     羊肠小道上的奢侈
    
    
     一个人均gdp仅1000美元的国家,一个还在为科卫教费用发愁的人群,奢侈消费时代真的应该到来吗?
    
    
     时尚评论家、《时尚男人装》主编瘦马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畸形价值观,导致了国民尤其是青年人的功利消费心态,媒体的推波助澜,外界炮制的虚假繁荣,更引诱青年人迷恋奢侈消费。
    
    
     在上海外滩,记者见到一位姓高的小姐,她的故事让记者联想到一个在奢侈消费和有限收入之间挣扎的矛盾体。
    
    
     在外企做文秘的高小姐浑身上下凸显的都是各种各样炫目的奢侈标志,对于这些新生代来说,这些标志就是他们的血液。lv的包,tods的鞋,prada的裙装,tiffany的项链……
    
    
     当记者问及高小姐关于收入消费的问题时,她并不掩饰地回答是呀,“我的薪水当然不允许我享受这些东西!”她说能拥有这些东西的秘诀就是吃一个月泡面或在公司蹭盒饭,省吃俭用,然后用一个月的薪水为自己购置一件带有奢侈标志的东西。
    
    
     “我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同事或者同学。但有时候这真是没办法的事。” 高小姐说。
    
    
     高小姐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她们一个台湾分公司的员工过来交流,她负责接待。那时高小姐只是一个喜欢翻时尚杂志的女孩,没有印有令人骄傲的奢侈标志的服饰。台湾的两个女孩在旁边说了一句“真土,真没品位!”高小姐说当时无意间听到这话的时候心理特别不是滋味。后来奢侈标志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对奢侈品,我是又爱又恨。”不规律的消费让高小姐恨得心痛,然而一次奢侈消费后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又让她对这些奢侈品心生爱慕。
    
     高小姐正在走上的无疑是一条奢侈的“羊肠小道”,而在这条奢侈的羊肠小道上演绎的一个又一个故事,其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金钱的化学反应
    
    
     关于奢侈的风潮,在青年人心中引发的实际上是关于金钱观念的化学反应。
    
    
     金钱就是力量。奢侈背后的故事就是金钱,最起码也是一种虚荣的吸引力。正如欧米茄中国区市场经理孙颖对《财经时报》说的,“众多奢侈品抢滩中国是市场决定的。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力量、吸引力、推动力以及发展力。”
    
    
     今年4月,站在北京王府饭店的etro专卖店里,相隔30年第二次来到中国的意大利奢侈品集团etro的创始人gimmo etro,是用“震惊”和“疯狂”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速度,日益壮大的富裕阶层,13亿人口基数的广袤市场,无不令所有的奢侈品厂商震惊和疯狂。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摸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心态,就像高小姐那样——“有条件要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买”。
    
    
     没有企业不会对这样一些数据感兴趣:中国消费者在日用消费品上的花费超过5000亿美元,1.7亿中国人有能力购买时尚品牌,大约1300万左右的人有足够的收入可以考虑购买高档奢侈品。未来10年,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之后,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在不远的将来会达到与日本不相上下的一亿人,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市场,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二。更有人预言2010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奢侈的稻草宿命
    
    
     奢侈故事的背后还体现出奢侈品厂商的中国策略。
    
    
     有人说“中国将成为奢侈品牌的下一根救命稻草”。90年代日本就是目前中国的一个翻版,中国很有可能正在成为另一个日本。孙颖告诉《财经时报》,欧米茄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已在其全球销售额中占第一位。这种趋势在宾利北京的一位销售商那里也得到证实:宾利总销售量亚太地区第一、销售增幅全球第一、宾利728(经典旗舰版)的销售量全球第一,这些数据均超过了目前的日本。
    
    
     市场分析专家认为,目前奢侈品牌的盈利增长与2000年相比已经下降35.7%,利润率也在大大下降。由于世界经济增长的乏力,对于从2001年顶峰时期渐渐进入寒冬期的全球奢侈品行业来说,中国的诱惑就可想而知了。
    



管理心理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管理心理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