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寿:走中国特色的创业投资
历史上,创业投资公司的兴与衰都与资本市场紧密相联,纽约指数与Nasdaq上扬,创投募集资本也容易很多.投资人看着创业投资基金回报提高,哪怕是账面上的,信心也都大了许多,创业投资公司有了钱,胆子也大了,底气也足了,敢投了,创业企业得到投资的机会也随之提高。1999-2000年,创业企业烧钱的那个疯狂劲,让人感觉世界从此将改变,烧得惊心动魄,这一切都是创业投资家们惹的祸!
科技创业企业烧钱和科技股的暴跌是过度投资的典型表现。而当创业投资基金回报下降,投资人投以忧虑与不信任的目光时,基金的口袋里的钞票变少时,创业投资家又变得保守、畏缩。这样的冬天是创业投资家与投资银行家们自己人为造成的!
从理性角度讲,创业投资应该是进行逆向投资,逆向是指逆资本市场的方向。资本市场有潮起潮落,创业投资家们若有“帮投资人投机”的心理,成则王、败则寇。大多数追风赶潮者都会落荒而逃。创业基金理性的选择是:当资本市场疯狂上升时,赶紧退出已投的项目,绝不恋战,再往新项目中去投钱;而当资本市场惨不忍睹时,就不要去看了,埋头投资,加紧捡便宜货,加快投资步伐。
走中国式的创业投资之路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的国情不能与美国比,恐怕欧洲的国情也不能与美国比。中国的国情与美国的五六十年代,与欧洲七八十年代是否有某些相似之处呢,是否有些可比性呢?如果言必称美国,用马克思先生的话,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误导国家,让我国的创业投资走入误区。有的人讲,国有企业不能搞创投,这话不假,但是国有资本能不能介入创投呢?国有资本介入创投有多种方式,实际上,创新投严格意义上不能算国企,但属于国有控股,还有国有企业的影子,我认为,上海、天津国有资本的介入方式就有许多可取之处。
中国特色的创投还体现在,投资策略不能照搬硅谷模式,眼里只盯着高技术企业。中国的情况与美国不一样啊!美国的股市几百年,中国才十几年;美国有主板、二板两大市场,中国没有;美国的股票市场是全流通,中国没有!在美国有成熟的市场,企业有机会走向这个市场,企业的机会利润已经很平均化了,创投要追求高成长、高回报,只有紧盯着技术含量高、未上市科技型企业,而且越早期,机会越大、回报率越高,当然风险也高。股票全流通了,创业投资回报率的参考坐标就高很多了,中国的情况就不是这样。
中国特色的创投还体现在,不能采取有限合伙的方式成立创投基金,大陆法系与公司制是现实的背景,信用体系未建立起来,创业家队伍还没有发展到有大批人愿意转换角色,从创业家转到创业投资家,这些都制约着中国的创投模式。你要选择纯美式的有限合伙制基金式管理方式,没有人愿意或者敢于将资金交给你。你要拿到资金就必须采用公司制,公司制下先行进入公司的资金闲置时就必保值增值,国情迫使你必须学会生存,另辟蹊径。
中国特色与国际化似乎是矛盾的两极,如何在对立中求统一呢?我认为,国际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创新投必须有国际眼光,当前的客体——创业企业,正在跨出国界,成为跨国公司,创投要有超前眼光,做潮流的引领者。与国际上的创投机构合作,可以弥补创新投在国际市场的短处。我认为,创新投在两岸五地上应多下些功夫,所谓两岸五地是指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新加坡,产业上有互补性,文化上有可交流的华人媒介。创新投成立不久,就同新加坡大华银行成立了中外合资的管理公司与平行式基金,还与软库香港成立了合资的管理公司,现在仍在探索与其它投资人进行基金合作的途径;第二,创新投必须学习国际上创投的理念、机制、策略,引进适合中国现行国情的方式与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创新投在创投上的许多表外性的东西已经与国际创投惯例接轨,但还有许多深层次的东西,需要在国际化中实现对接。应该说,中外的对接有文化上、制度上的冲突,解决这些冲突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只要本着真诚、互谅、互利的角度,总能找到双赢的办法。
科技创业企业烧钱和科技股的暴跌是过度投资的典型表现。而当创业投资基金回报下降,投资人投以忧虑与不信任的目光时,基金的口袋里的钞票变少时,创业投资家又变得保守、畏缩。这样的冬天是创业投资家与投资银行家们自己人为造成的!
从理性角度讲,创业投资应该是进行逆向投资,逆向是指逆资本市场的方向。资本市场有潮起潮落,创业投资家们若有“帮投资人投机”的心理,成则王、败则寇。大多数追风赶潮者都会落荒而逃。创业基金理性的选择是:当资本市场疯狂上升时,赶紧退出已投的项目,绝不恋战,再往新项目中去投钱;而当资本市场惨不忍睹时,就不要去看了,埋头投资,加紧捡便宜货,加快投资步伐。
走中国式的创业投资之路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的国情不能与美国比,恐怕欧洲的国情也不能与美国比。中国的国情与美国的五六十年代,与欧洲七八十年代是否有某些相似之处呢,是否有些可比性呢?如果言必称美国,用马克思先生的话,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误导国家,让我国的创业投资走入误区。有的人讲,国有企业不能搞创投,这话不假,但是国有资本能不能介入创投呢?国有资本介入创投有多种方式,实际上,创新投严格意义上不能算国企,但属于国有控股,还有国有企业的影子,我认为,上海、天津国有资本的介入方式就有许多可取之处。
中国特色的创投还体现在,投资策略不能照搬硅谷模式,眼里只盯着高技术企业。中国的情况与美国不一样啊!美国的股市几百年,中国才十几年;美国有主板、二板两大市场,中国没有;美国的股票市场是全流通,中国没有!在美国有成熟的市场,企业有机会走向这个市场,企业的机会利润已经很平均化了,创投要追求高成长、高回报,只有紧盯着技术含量高、未上市科技型企业,而且越早期,机会越大、回报率越高,当然风险也高。股票全流通了,创业投资回报率的参考坐标就高很多了,中国的情况就不是这样。
中国特色的创投还体现在,不能采取有限合伙的方式成立创投基金,大陆法系与公司制是现实的背景,信用体系未建立起来,创业家队伍还没有发展到有大批人愿意转换角色,从创业家转到创业投资家,这些都制约着中国的创投模式。你要选择纯美式的有限合伙制基金式管理方式,没有人愿意或者敢于将资金交给你。你要拿到资金就必须采用公司制,公司制下先行进入公司的资金闲置时就必保值增值,国情迫使你必须学会生存,另辟蹊径。
中国特色与国际化似乎是矛盾的两极,如何在对立中求统一呢?我认为,国际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创新投必须有国际眼光,当前的客体——创业企业,正在跨出国界,成为跨国公司,创投要有超前眼光,做潮流的引领者。与国际上的创投机构合作,可以弥补创新投在国际市场的短处。我认为,创新投在两岸五地上应多下些功夫,所谓两岸五地是指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新加坡,产业上有互补性,文化上有可交流的华人媒介。创新投成立不久,就同新加坡大华银行成立了中外合资的管理公司与平行式基金,还与软库香港成立了合资的管理公司,现在仍在探索与其它投资人进行基金合作的途径;第二,创新投必须学习国际上创投的理念、机制、策略,引进适合中国现行国情的方式与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创新投在创投上的许多表外性的东西已经与国际创投惯例接轨,但还有许多深层次的东西,需要在国际化中实现对接。应该说,中外的对接有文化上、制度上的冲突,解决这些冲突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只要本着真诚、互谅、互利的角度,总能找到双赢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