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年医改摇摇摆摆
1984年8月,卫生部起草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其中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在这一政策下,1985年成为医改的启动年,但当时的大背景是百废待兴,医疗卫生还不能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当时的改革只是“给政策不给钱”。
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医院出现了“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新动向,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的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对。
2000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也奏响了医疗卫生领域产权改革的号角。
此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直是政府工作,还没有受到公众的关注。
医改话题暴露在公众视线是在2005年的6月20日,当天的《中国青年报》引用《医院报》5月份的报道,将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的“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的观点传递出来,引发了本年度的医改话题:“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根源在于我国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要解决这两个难题,主要靠政府,而不是让医疗体制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
7月2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务院研究机构称,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一句“基本不成功”也就基本否定了我国20年来医改的艰辛历程。国务院的研究报告认为,医改困局的形成,是将近20年来医疗服务逐渐市场化、商品化引起的,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政府对卫生医疗事业的主导不足、拨款不足有关,所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期待变革”,“核心问题在于强化政府责任”。
如果说国务院研究机构的“基本不成功”给医改成绩下了定论,那么世界银行于11月3日公布的特别专题的简报———《改革中国的卫生系统》,对于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给出了明确和比较系统的意见。其直陈了我国医疗体制的弊病:政策和资金的不平衡投入。
但卫生部部长高强前不久在细解医改难题时认为:解决矛盾关键在医方。他说,全国每年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人次达20多亿,即使做到99%的和谐,只有1%不和谐,那就意味着2000万人次不满意,不和谐不可忽视。
他强调,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研究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于如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高强近日在全国卫生厅局长专题培训班上陈述了“十一五”期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努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集中力量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健全卫生法制建设。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