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四大原因
在朱镕基总理的“教育产业化”政策之下,大学由于处在就业前的最后一个培训阶段,因此受到人们的格外追捧,许多父母把毕生积蓄投入子女教育,冀望子女能够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点的工作。在学校方面,则是充分利用这一心理进行大规模扩招,把教育垄断变成尽可能多的现金收入,在这一点上,政府、学校和个人似乎达成了一致。从扩招的后果上看,政府实现了GDP数字的增长,学校捞进了大把的金钱,学生家长被榨干了积蓄之后面临的仍然是子女就业无望。
目前中国存在的大学生就业困难,依照老田的看法,主要有四大原因:
第一是中国最近二十多年的盲目开放,结果使得中国经济全盘进入国际分工体系(2004年进出口额超过GDP比重的70%),主要的产业被固定在国际分工的底层,因此中国即便是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但是新增加的劳动就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需要,是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同时毫无劳动保障和福利的岗位,这些岗位主要是“农民工”充任。这是改革开放后,农民工数量急剧增加的原因。由于中国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产业,实质上已经被放弃了,因此高端就业岗位越来越少,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岗位都严重不足,在相对比例上,中国在制造业的生产线上的就业岗位占据绝大多数,而欧美日则是刚刚好反过来,高端就业岗位多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换言之,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变成一个结构性的困难而长期无法解决,以后会表现得越来越严重,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特别是文科教育质量极为低下。这倒不是说中国大学的文科生智商不行,学习计划完成得不好,这个教育质量说到底与学生本人的努力状况无关,根本原因是教学内容的“全盘西化”,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说到底,如果大学生不能够比未经大学教育的人士,更能胜任工作,显然就无法在就业竞争中间胜出。大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而且许多教师完全没有服务学生就业和社会需要的认识,一些人甚至把课堂作为发泄自身狭隘感受的讲台,把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结果使得学生也常常被传染了偏激的、与社会无法协调的“孤愤”情绪,结果使得大学生在融入社会时还背负着老师传递过来的“人为障碍”,无法正确看待社会和他人,难于协调和合作,这也是教育系统的一个严重问题。因为老师最终是在与社会非常不同的校园里混饭吃,还吃得开,学生被输灌了这些东西到社会上之后,常常因此变得更加“吃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