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悬在半空中25岁成职场“弱势”群体?
网上关于25岁年龄段的人陷于尴尬境地的讨论,自发地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这些人“不用当家,不用前思后想、左顾右虑,做自己爱做的事,买自己看上的东西,过着让老辈人嫉妒、让少年人羡慕的生活”;而另一派则认为,25岁年龄段的人“一踏出学校的校门,就遁入失业的‘空门’”,或是“工作大概已经换了好几个,前途却依旧没眉目”,再抑或是“25岁的爱已不由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害怕再受到伤害”……
弱势25岁,悬在半空中
11月29日,一个姑娘走进荣格心理咨询所找心理咨询师周矩。她24岁,今年刚工作,是一所学校的老师。来进行咨询的原因,是因为她不适应现在的工作,她觉得她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肯定,心情一直很郁闷,准备辞职。
周矩说,像23到28岁左右这个年龄段前来咨询类似问题的很多,大概占心理咨询人群的20%左右。其中严重的可能会因为不堪忍受压力,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他们的总体特征就是希望一直得到关注和肯定,独立性尚未完成。
用百度或google搜索,出现25岁字样的各式标题,最多的是关于女人25岁就应该保养的问题,除此,似乎无更多人关心这个年龄段人群的工作、生活以及情感。但这又是一个无法忽视的群体。他们是独生子女的第一代,是在“未立”和理应“而立”的夹缝中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一代,是初进社会就面临就业难和激烈竞争的一代。根据数据,23岁—28岁左右的仅大学毕业生就有近40万,由此可以想象,这个已走入社会的群体的庞大也是不容回避的。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男士直言不讳地说:“我觉得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也是属于弱势群体,是该有人关注关注了。”
25岁上下的人遭遇的尴尬首先是在职场上。吴涛今年24岁,工作两年,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郁闷”。这是城内一家不错的广告公司,工资当时看来也不算低,吴涛介绍说自己算是比较幸运的,当年他的很多同班同学要么不能干设计,没多久就换了三四个工作;要么公司效益不好,回家考研。而如今考上了研究生即将毕业的他们,就业问题也是阴魂不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城里的广告公司遛过一圈,数次招聘会都去参加,只见研究生遍地,考上时形势还好,毕业时却已不复风光,所谓的高学历优势已被削弱到最小,未立业的状态比照着老大不小的年龄,尴尬得非常刺目。
关于这一点,吴涛也很有感触。他介绍说,才参加工作时,本以为部门经理怎么也应该在30岁左右,他给自己的规划也大致如此,但他不曾想顶头上司才刚满26岁,他只觉得压力很大,对自己的年龄不知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