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没有秘诀 比赛没有终点
陈志列:不怕被否定
但逢到我头脑发热的时候,公司里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
身为老板,在公司内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权威受到挑战、说出来的话没有人听、下的命令底下的人不去执行……或许都是。
但是,陈志列不怕这些,虽然在业内,他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的身份足以令他光环四射。但他坦然地说:“我在公司被否定惯了,事实上,每年、每个季度都在发生我被否决的事件,大事小事都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否定惯了”的老总,却带领着一家民营企业,12年间从一家只有三、五人的工控产品销售代理商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EIP产品领军品牌,并于2003年10月在香港成功上市,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EIP产业的上市公司。
成功没有秘诀
“研祥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没有秘诀,如果非要说秘诀,那就是选准一个目标,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做,别人都没能坚持的事情,你坚持下来了,你就是最终的胜利者。”出生于江苏、长在东北的陈志列骨子里有一股韧性,又透着东北人的豪爽和干脆,说话干净利落,掷地有声。
1993年,因为不满在台资企业里“二等公民”的待遇,刚过而立之年的陈志列辞职创办了研祥公司。他从一开始就把目标锁定在了工控机领域,凭借自己在这个行业十几年积累的经验,陈志列敏感地觉察到:虽然那时嵌入式电脑(也称EIP或工控机)在国内刚出现不久,但确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行业,可以永远经营下去。他决定从工控产品销售代理做起。
做了四年代理之后,研祥公司在工控机领域已经羽翼渐丰,此时的陈志列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代理商角色,开始研发、制造PC总线系列工控机产品,着手于自创品牌。萌发这个想法的契机是什么?陈志列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年陈去德国做产品推广,为了搭展位去超市里买榔头,售货员问他“是要买质量好的还是质量不好的?”陈回答:“当然是要买质量好的。”
售货员就对他说:“你不要买进口的,进口的都是不好的,国产的才是好的”。这件事情让陈志列的感触很深:“在中国恰恰反过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人都有盲目的崇洋媚外心理,觉得国外的产品一定就比国内好。实际上不仅在中国,在别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这种状况,民族品牌和海外品牌同样在市场上充分竞争,民族品牌的实力、品质、价值都容易被低估。所以回来后我就决定,一定要创办出我们自己的高质量品牌。”
但是,不久之后陈志列就发现,自创品牌的过程中有着无形且难以逾越的“门槛”:工控机行业是综合了多种专门技术的产品开发,对技术的要求高;而且批量孝品种多,客户都要求个性化服务。如果像大多数电子产品制造者一样,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而把一般性生产任务委托给专业厂家,会导致交货不及时,质量和成本都不易控制,而且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但如果一切都自己做,就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包括采购、研发、中试、生产、物流控制、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等。显然,这样做就意味着规模不经济,成本大大增加。可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处境。
很多和研祥同类型的企业都因为这个原因中途退了出来,但是陈志列没有退缩,因为他坚信:“把难做的事情做好就有钱赚,而且会有较高的利润率。”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陈志列和他的研祥公司一路走到了今天,并且建立健全了全行业最大、覆盖全国的直销及售后服务网络,从而将原本是阻碍自己进入的门槛变成了自身可以凭借的优势,同时获得了远高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产品的利润率。
经常被否定
12年的历练,陈志列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风格,“决策更多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老板要看得更远一些,如果实在定不下来,就多和管理层、和顾问讨论。”
在研祥公司企业文化的六大价值观当中,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市场导向,而非决策者导向。陈志列举了几个例子:“公司在开发一个新产品的时候,不会以老板的喜好来做决定,也不会只听开发人员的意见,而是市场部、生产部、财务部等各个部门都参与讨论,看市场是否真正需要。”
“虽然我是大股东,有足够的权力让公司按我的命令做事,但逢到我头脑发热的时候,公司里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说你不能这么做。比如说去年我们决定要买另外一个写字楼作厂房,当时是我和另外一位副总亲自负责谈判,还找了熟人帮忙,定金都交了,结果被大家给否决了,只好作罢。”
“再比如说公司上市的进程,我原本打算用两年完成,大家说你不能规定时间,只能慢慢来,等条件成熟了水到渠成,最后花了三年半。”
但不要据此便认为陈志列是一个“耳朵根很软”的老板,恰恰相反,在某些原则性问题上,陈志列绝对是充分行使“老板权威”的。研祥公司的员工都了解,这个平日里健谈随和的老板其实最容忍不得办事拖拖拉拉,缺乏效率。陈志列和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说就是撒谎”,陈还经常告诫全公司内部的员工,要“一张纸、一支笔,写清楚、给专人。”这句陈氏格言到了2001年升级为“用电脑、用网络、写清楚、E专人”,但内涵不变。当某些需要备忘的工作仅做了口头传达而被遗忘时,那个遗忘的人就会以“说就是撒谎”来回复传达者。陈甚至鼓励这样的“推卸责任”,从而在全公司培养了一种严谨、准确的用“写”来沟通的习惯。
在选人时,陈志列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除了德才兼备的基本条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这个人身上的“味儿”对不对。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你身上有一股和我们这些人相同的味儿,你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人。如果你也是这样选企业的话,那就更好了,说明我们有了更为牢靠的共事基矗”现在的研祥公司,从管理层到行政人员,都有一大批和公司“对味儿”的元老级人物,有的一呆就是整整十年。
这当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公司刚成立那会儿,陈志列就开始在媒体上打招聘广告。当时招聘人才用的广告语都是“高薪诚聘高手”之类的,而打字员一时疏忽,误将“高薪诚聘高手”打成了“高手诚聘高手”,结果这则广告语被刊登出来之后,竟然从全国各地寄来了125份简历,“我们公司现任董事兼总工朱军就是被这则广告吸引过来的。他说当时看到这则招聘广告,就觉得这家公司太牛了,对自己太有信心了。”陈志列哈哈一乐,“听说年底这则广告还被那家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广告语’了”。
比赛没有终点
早在创业之初,陈志列就明确定义了研祥公司的宗旨是“诚信祥和,永续经营”。“谈诚信绝对不是赶时髦。因为在1993年诚信还不是一个时髦的词儿,连证券行业都很少提及。祥和的意思是公司内部严厉打击勾心斗角,倡导员工之间的关系简单透明。而对于工控机这个行业,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说,是把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引进到传统行业,使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提高效率、节能、产生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提出了永续经营的理念。这八个字到今天、到100年后都不会改变。”
自始到终,陈志列把研祥的成功都归结于心态平和:“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在准备长跑,所以心态一直都比较平稳。公司在各个时期,一直都在警惕暴起暴落。”
事实也的确如此,回顾研祥的十几年历程,几乎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只要不开快,就不会出车祸。油还没加完,手闸还没拉开,哪敢玩命踩油门啊?!”这是陈志列做企业最深的心得体会。
“EIP这个行业是非常考验耐心和团队精神的,必须要有足够的投入和市场检验时间。一个品牌要想真正在市场上不倒,首先是要把内功练好。你的开发、你的市场网络,你的整个品牌是否过硬,你要花大把的时间在上面,这些都是你可以操控的。而外部有很多事情是你无法操控的。而研祥的产品特色就在于最适合中国的用户和企业使用,因为本土企业和国外厂商相比,最了解当地市场的个性化需求的永远都是前者。”陈的语气中充满自豪。
对于这个行业的未来,陈志列十分看好:“微电子技术应用于传统行业将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永远到什么程度呢?我想就是我们这一代死光了,下一代再死光,这个话题还在继续。”
陈志列清楚地知道:挑战是永远都存在的,但他并不惧怕挑战:“目前研祥的产品几乎可以应用于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这么大的应用面反而是一种挑战,考验我们如何有选择地在上下游产业链中扩展。应该说,研祥现在和国内同行业的企业距离在越拉越大,目前研祥主要是和国外品牌竞争。我们未来2~3年的目标是要让研祥的产品走向国际,不仅确立国内市场所有同行业包括海外品牌的老大地位,还要力争成为国际市场上的No .1!同时要运用资本市场进行一些兼并收购方面的工作。”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研祥加大了产品外销比重和研发力度,确定了新的战略是要积极向海外市场拓展,并且将研祥的2005年确定为”大客户年,NP(Net profit净利润)年”:“国际投资者看重的都是NP,我们希望能通过20%的大客户带来80%的NP。”陈志列满怀希冀地说。
对于陈志列和他的研祥公司,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比赛,因为“未来属于那些善于长跑的群体,他们懂得在不同的时间段分配相应的体力,企业永远没有冲刺的那一刻,因为比赛永远都在继续。”
附文:
陈志列个人档案
祖籍:江苏无锡
创业时间:1993年
兴趣爱好:几乎所有球类运动,如高尔夫、网球、羽毛球;大量阅读
最近正在读的财经类书籍:《商道》
最欣赏的企业家:李嘉诚
但逢到我头脑发热的时候,公司里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
身为老板,在公司内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权威受到挑战、说出来的话没有人听、下的命令底下的人不去执行……或许都是。
但是,陈志列不怕这些,虽然在业内,他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的身份足以令他光环四射。但他坦然地说:“我在公司被否定惯了,事实上,每年、每个季度都在发生我被否决的事件,大事小事都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否定惯了”的老总,却带领着一家民营企业,12年间从一家只有三、五人的工控产品销售代理商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EIP产品领军品牌,并于2003年10月在香港成功上市,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EIP产业的上市公司。
成功没有秘诀
“研祥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没有秘诀,如果非要说秘诀,那就是选准一个目标,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做,别人都没能坚持的事情,你坚持下来了,你就是最终的胜利者。”出生于江苏、长在东北的陈志列骨子里有一股韧性,又透着东北人的豪爽和干脆,说话干净利落,掷地有声。
1993年,因为不满在台资企业里“二等公民”的待遇,刚过而立之年的陈志列辞职创办了研祥公司。他从一开始就把目标锁定在了工控机领域,凭借自己在这个行业十几年积累的经验,陈志列敏感地觉察到:虽然那时嵌入式电脑(也称EIP或工控机)在国内刚出现不久,但确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行业,可以永远经营下去。他决定从工控产品销售代理做起。
做了四年代理之后,研祥公司在工控机领域已经羽翼渐丰,此时的陈志列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代理商角色,开始研发、制造PC总线系列工控机产品,着手于自创品牌。萌发这个想法的契机是什么?陈志列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年陈去德国做产品推广,为了搭展位去超市里买榔头,售货员问他“是要买质量好的还是质量不好的?”陈回答:“当然是要买质量好的。”
售货员就对他说:“你不要买进口的,进口的都是不好的,国产的才是好的”。这件事情让陈志列的感触很深:“在中国恰恰反过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人都有盲目的崇洋媚外心理,觉得国外的产品一定就比国内好。实际上不仅在中国,在别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这种状况,民族品牌和海外品牌同样在市场上充分竞争,民族品牌的实力、品质、价值都容易被低估。所以回来后我就决定,一定要创办出我们自己的高质量品牌。”
但是,不久之后陈志列就发现,自创品牌的过程中有着无形且难以逾越的“门槛”:工控机行业是综合了多种专门技术的产品开发,对技术的要求高;而且批量孝品种多,客户都要求个性化服务。如果像大多数电子产品制造者一样,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而把一般性生产任务委托给专业厂家,会导致交货不及时,质量和成本都不易控制,而且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但如果一切都自己做,就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包括采购、研发、中试、生产、物流控制、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等。显然,这样做就意味着规模不经济,成本大大增加。可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处境。
很多和研祥同类型的企业都因为这个原因中途退了出来,但是陈志列没有退缩,因为他坚信:“把难做的事情做好就有钱赚,而且会有较高的利润率。”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陈志列和他的研祥公司一路走到了今天,并且建立健全了全行业最大、覆盖全国的直销及售后服务网络,从而将原本是阻碍自己进入的门槛变成了自身可以凭借的优势,同时获得了远高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产品的利润率。
经常被否定
12年的历练,陈志列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风格,“决策更多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老板要看得更远一些,如果实在定不下来,就多和管理层、和顾问讨论。”
在研祥公司企业文化的六大价值观当中,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市场导向,而非决策者导向。陈志列举了几个例子:“公司在开发一个新产品的时候,不会以老板的喜好来做决定,也不会只听开发人员的意见,而是市场部、生产部、财务部等各个部门都参与讨论,看市场是否真正需要。”
“虽然我是大股东,有足够的权力让公司按我的命令做事,但逢到我头脑发热的时候,公司里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说你不能这么做。比如说去年我们决定要买另外一个写字楼作厂房,当时是我和另外一位副总亲自负责谈判,还找了熟人帮忙,定金都交了,结果被大家给否决了,只好作罢。”
“再比如说公司上市的进程,我原本打算用两年完成,大家说你不能规定时间,只能慢慢来,等条件成熟了水到渠成,最后花了三年半。”
但不要据此便认为陈志列是一个“耳朵根很软”的老板,恰恰相反,在某些原则性问题上,陈志列绝对是充分行使“老板权威”的。研祥公司的员工都了解,这个平日里健谈随和的老板其实最容忍不得办事拖拖拉拉,缺乏效率。陈志列和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说就是撒谎”,陈还经常告诫全公司内部的员工,要“一张纸、一支笔,写清楚、给专人。”这句陈氏格言到了2001年升级为“用电脑、用网络、写清楚、E专人”,但内涵不变。当某些需要备忘的工作仅做了口头传达而被遗忘时,那个遗忘的人就会以“说就是撒谎”来回复传达者。陈甚至鼓励这样的“推卸责任”,从而在全公司培养了一种严谨、准确的用“写”来沟通的习惯。
在选人时,陈志列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除了德才兼备的基本条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这个人身上的“味儿”对不对。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你身上有一股和我们这些人相同的味儿,你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人。如果你也是这样选企业的话,那就更好了,说明我们有了更为牢靠的共事基矗”现在的研祥公司,从管理层到行政人员,都有一大批和公司“对味儿”的元老级人物,有的一呆就是整整十年。
这当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公司刚成立那会儿,陈志列就开始在媒体上打招聘广告。当时招聘人才用的广告语都是“高薪诚聘高手”之类的,而打字员一时疏忽,误将“高薪诚聘高手”打成了“高手诚聘高手”,结果这则广告语被刊登出来之后,竟然从全国各地寄来了125份简历,“我们公司现任董事兼总工朱军就是被这则广告吸引过来的。他说当时看到这则招聘广告,就觉得这家公司太牛了,对自己太有信心了。”陈志列哈哈一乐,“听说年底这则广告还被那家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广告语’了”。
比赛没有终点
早在创业之初,陈志列就明确定义了研祥公司的宗旨是“诚信祥和,永续经营”。“谈诚信绝对不是赶时髦。因为在1993年诚信还不是一个时髦的词儿,连证券行业都很少提及。祥和的意思是公司内部严厉打击勾心斗角,倡导员工之间的关系简单透明。而对于工控机这个行业,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说,是把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引进到传统行业,使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提高效率、节能、产生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提出了永续经营的理念。这八个字到今天、到100年后都不会改变。”
自始到终,陈志列把研祥的成功都归结于心态平和:“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在准备长跑,所以心态一直都比较平稳。公司在各个时期,一直都在警惕暴起暴落。”
事实也的确如此,回顾研祥的十几年历程,几乎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只要不开快,就不会出车祸。油还没加完,手闸还没拉开,哪敢玩命踩油门啊?!”这是陈志列做企业最深的心得体会。
“EIP这个行业是非常考验耐心和团队精神的,必须要有足够的投入和市场检验时间。一个品牌要想真正在市场上不倒,首先是要把内功练好。你的开发、你的市场网络,你的整个品牌是否过硬,你要花大把的时间在上面,这些都是你可以操控的。而外部有很多事情是你无法操控的。而研祥的产品特色就在于最适合中国的用户和企业使用,因为本土企业和国外厂商相比,最了解当地市场的个性化需求的永远都是前者。”陈的语气中充满自豪。
对于这个行业的未来,陈志列十分看好:“微电子技术应用于传统行业将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永远到什么程度呢?我想就是我们这一代死光了,下一代再死光,这个话题还在继续。”
陈志列清楚地知道:挑战是永远都存在的,但他并不惧怕挑战:“目前研祥的产品几乎可以应用于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这么大的应用面反而是一种挑战,考验我们如何有选择地在上下游产业链中扩展。应该说,研祥现在和国内同行业的企业距离在越拉越大,目前研祥主要是和国外品牌竞争。我们未来2~3年的目标是要让研祥的产品走向国际,不仅确立国内市场所有同行业包括海外品牌的老大地位,还要力争成为国际市场上的No .1!同时要运用资本市场进行一些兼并收购方面的工作。”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研祥加大了产品外销比重和研发力度,确定了新的战略是要积极向海外市场拓展,并且将研祥的2005年确定为”大客户年,NP(Net profit净利润)年”:“国际投资者看重的都是NP,我们希望能通过20%的大客户带来80%的NP。”陈志列满怀希冀地说。
对于陈志列和他的研祥公司,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比赛,因为“未来属于那些善于长跑的群体,他们懂得在不同的时间段分配相应的体力,企业永远没有冲刺的那一刻,因为比赛永远都在继续。”
附文:
陈志列个人档案
祖籍:江苏无锡
创业时间:1993年
兴趣爱好:几乎所有球类运动,如高尔夫、网球、羽毛球;大量阅读
最近正在读的财经类书籍:《商道》
最欣赏的企业家:李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