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SOHO创业 - 自由撰稿:贵能自改,不废求友

自由撰稿:贵能自改,不废求友

   修改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措施。清人梁章钜在《退庵论文》中说:“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而成,其理一也。”又有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文章是改出来的”,很有道理。文章一般来说是越改越好的,或点石成金,顿生光彩;或精益求精,锦上添花。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就是有口皆碑的范例。

   但在现实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忽视对作文的修改,教师也缺乏让学生修改作文的意识,而是自己包办代替。教师当堂命题,学生当堂作文,结果学生交上来的是一篇篇不成熟的作文,教师必须对它们大至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小到字词标点、文面行款进行修改,疲于应付,得不偿失。而学生对老师的批改总是“隔着一层纸”,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感受不到因自己修改“知一重非,进一重境”(袁枚《续诗品》)的乐趣,因而作文的兴趣不能被激发,作文的水平很难提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并联系古代文论,我总结出学生作文“贵能自改,不废求友”的经验,坚持要求学生运用自改法、互改法、冷改法和读改法修改自己的文章,从而“知一重非,进一重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作文“贵能自改,不废求友”,谁写的文章,抒发谁的感情,阐发谁的观点,稿成之后,能否达到自己的要求,作者是最清楚的。曹植《与杨祖德书》中便提到丁敬礼说的一句话,“文之佳恶,吾自得之”,曹植“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这值得研究。王安石有诗《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说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是经历了“又到江南岸”——“又过江南岸”——“又入江南岸”——“又满江南岸”等反复推敲的过程,最后才定为“又绿江南岸”。

   后人分析这个修改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修改过程,或者说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过程。“又绿江南岸”的境界和“绿”字同时产生,水到自然渠成,意到自然笔随。他只是朦胧地感到“到”、“过”、“入”、“满”几个字不好,不如人意,眼前似乎有一种东西引起了他的思乡之感,可是诗歌没有表达出来。因此这才一改再改,最后才写出了“又绿江南岸”。“春草年年绿,游子何时归”,“绿”字既表现了江南勃勃生机,又是牵动游子思绪的原色。寻找词句的过程,同时又是寻找理想“意境”的过程,这岂能是别人所能替代的?

   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坚持要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要求他们在自改中做到两个比较。一是修改作文前后,要与老师推荐的范文和老师当众评改的文章相比较。看看范文的哪些优点自己尚不具备,自己在修改文章时相应地加强;看看病文的哪些毛病自己的作文里也存在,修改时一定要改掉。这些地方,心中要有数,如果心中没有数,那是无法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

   在听老师讲评之后,自己给自己写评语,自写评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老师写评语作用还大。现实教学中,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很少看老师的评改,只看一下分数就塞进了书桌。作文中的毛病这次作文中出现,尽管老师已指出,但下次作文同样犯。如果自己修改,自己写评语,情况就不同了,学生要自己想办法动脑筋,对教师的评改就会重视了,会自觉地去改正原有的错误。第二个比较是,自改作文之后,将修改前后的两篇作文进行比较,看看自己作了哪些修改,为什么要修改,修改得合理不合理,修改后,文章是否有了改进。修改后的文章先别急于送老师“点卯”,而要先自己读读,是否满意了,自己认为满意了才送老师。有时要求学生将两篇文章都交给老师,一来检查学生是否真的做了修改,二来可以看出学生修改的能力和水平。老师在对修改后的文章评改后,学生要把没有修改过的文章、自己修改过的文章与老师修审阅过的文章认真对照,想一想差别在哪里,长进在哪里,找到三者之间相差的那一处,而这一处正是学生作文能以真正提高的地方。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的作文自己反复修改,这无疑是要提倡的。但有时“恐不能自知其病,必资师友之助。妆必待镜者,妍媸不能自见也。”因此可以请别人指教。曹植《与杨德祖书》说:“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论者,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自己的确难以看出自己作文的毛病。所以宋人吕东莱认为这时“不可耻人指摘疵病,而不将出。

   盖文字自看,终有不觉处,须赖他人指出。”(叶元垲《浚文楼文话》)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我在作文教学中实行互改法,提倡学生在自改的基础上虚心听取周围师友的意见,请人帮忙,并向学生讲述历史上“一字师”、“以文会友”的故事,充分说明“不废求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互评互改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互改法就是组织学生的作文互相修改,它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能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思维的活跃性。

   同时,学生在批改过程中,能饶有兴味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在直言不讳地指出他人短处时,对自身也是一个教训,能成为前车之鉴。而学生用自己的学生腔语言为同学批改,可能更容易为同样是学生的被批改者所理解。只要学生批改得大体正确,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具体操作时,可以四人为一组,互相批改对方的一篇作文。批改完毕后,相互传阅,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争辨。这一步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在争论答辩中发展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总之,通过语言的交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待意见一致后,再交教师审批。而教师在审批时,除对有明显不当的批改加以纠正外,都应予以充分肯定,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可提高学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要求学生在“求友”过程中诚恳、虚心,但也要有主见,不能别人说啥是啥。一篇作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不同这是常有的事。比如说《史记·项羽本纪》写道:“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班固写《汉书》记此事时,去掉了后面两个“无不”。金人王若虚说“诸侯无不人人惴恐,‘无不人人’,意重也。”还有个叫陈仁锡的人认为“叠用三‘无不’字,有精神,《汉书》去其二,遂乏气魄。”(徐立、陈新《古人谈文章写作》)班固删掉两个“无不”,字去意思未减。王若虚认为“无不人人”意有重复也是有道理的。陈仁锡认为“叠用三‘无不’,有精神”,相当于今日排比法,假如司马迁向班固、王若虚、陈仁锡三人求教,又该如何处理呢?若自己无主见就会无所适从。还是陈仁锡的意见对,为了更好地传达文情,突出楚军之声威,叠用三个“无不”,保留原文,不作删改为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作者有见识,不能“人言是,则是之;人言非,则非之。”(《原诗》)
   在要求学生自己修改文章时,我向他们介绍冷却法。即:写时要“热”,“一气呵成”,以求文气畅达;改时要“冷”,那就是稿成之后,不要急于修改,将文稿置一旁且放一放,搁它几天,再冷静、从容地修改,以求达到完美境地。这种方法古人今人都有过理论上的论述,也有过成功的实践。

   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唐子西《语录》云:诗,最难事也。吾于他文不至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吟累日,仅能成篇。初读时未见可羞处,姑置之。明日取读,瑕疵有出,辄复悲吟累日,反复改正,比之前时稍稍有加焉。复数日取出读之,疵病复出,凡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清人孙麟趾《词径》也有类似的说法:“词成录出粘壁,隔一二日读之,不妥处自见,改云。仍录出粘壁,隔一二日再读之,不妥处又见,又改之。如是数次,浅者深之,深者曲之,松者炼之,实者空之。” 鲁迅曾说:“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处。”《红旗谱》的作者梁斌也说过:“我主张文章写成之后搁一搁,放一放,改一改。”《红旗谱》断断续续修改了七八次。这种对文章的处理方式,还是很有道理的,它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人不可能一次完成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往往要经过一个过程。

   另外,正当作者“悲吟累日,仅能成篇”的情况下,他的文思已处于呆滞状态,而且还停留在原来的写作氛围之中,因此这时修改,往往没有什么新的见地。不如搁置一二日,使作者松弛一下自己的头脑,冷静冷静,而且在搁置的过程中还可进一步疏理自己的思绪,待到重看文稿,就能“不妥处自见”。据吴景旭《历代诗话》记载:高适官两浙观察史,过杭州清风岭,题诗云:“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当时自觉很满意,可是后来看到“月落时江水随潮退,止半江矣。”这才意识到“月落一江水”改为“月落半江水”为佳。“半”字不但符合实际情况,而且要比“一”字灵动,诗境“曲”而“空”。高适诗境的转化,从“一”到“半”这中间是由于间隔了一定的时间,重新体察了客观实际情况,故而对原作的瑕疵看得比较清楚。

   因此,我在布置作文后,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但并不要求他们马上交上来,而是留一周的时间让他们修改。写后一两天修改,修改后再隔一两天又修改,如此反复自改。学生自改后的文章往往文面整洁,很少有明显的错误,教师批改起来事半功倍,效果很好。热写冷改法,由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学生因为能在不断的自改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知一重非,进一重境”,写作兴趣大增,写作水平也明显提高。


   “吟于口”这也是古人自己改文章时的经验,“新诗改罢自长吟”,在“长吟”的时候,往往能觉察出文稿的毛病,清人何绍基《与汪菊士论诗》说:“自家作诗,必须高声读之。理不足读不下去,气不盛读不下去,情不真读不下去,词不雅读不下去,起处无用意读不下去,篇终不混茫读不了解。真个可读,即可管弦乐府矣,可管弦乐府方是诗。”诗读不上口绝非好诗,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一般的文章也是如此。欧阳修做《相州昼锦堂记》开头写道:“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同韵连读,就很拗口。所以欧阳修后来就在“仕宦”和“富贵”之后,各加一个“而”字,成为“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这样读起来就朗朗上口,很有节奏。叶圣陶先生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修改稿子不要光‘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上说说看……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啊,后一段跟前一段连得不紧密啊,词跟词的搭配照应不对头啊,句子的成分多点少点啊,诸如此类的毛病都可以发现。同时也很容易该怎样说才接气,才紧密,才对头,才不多不少,而这些发现正是修改的办法。”修改文章为什么要“长吟”呢?因为只凭眼睛“看”,有些词句的问题是发现不了的,一旦读起来就会发现拗口别扭,甚至是错字漏字多字的地方。如有学生由于作文时马虎潦草,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徐宏刚的英勇事迹教育和激励我们,面对社会上的坏人坏事,要敢于挺身而出,不能不袖手旁观……”文中多了一个“不”字,这样要表达的意思全反了,错误相当严重。像

   这种完全可以避免的笔误只要通过“长吟”完全能发现,修改起来又不费吹灰之力。很多学生对“长吟”修改的方法的好处多不了解,在完成作文后都不习惯大声诵读自己的作品。我向他们提出要求每篇作文写出来后自己先朗读一两遍,每次修改后再朗读几遍。并且一边读一边思索,遇有气势不接、语气不畅的地方,随手修改。很多问题,一读就能够发现,特别是文字表述方面的问题。如语句不通、衔接不紧、声调不谐、气势不盛,以及书写颠倒的问题,读时凭“语感”就能发现不妥之处。实践证明多念几遍,边读边改,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文章修改的方法。

   清人李沂《秋星阁诗话》说:“作诗安能落笔便好?能改则瑕可为瑜,瓦砾为珠玉。……昔人谓:‘作诗如食胡桃、宣栗,剥三层皮方有佳味。’作而不改,是食有刺栗与青皮胡桃也。”要求学生认认真真修改文章,就是要他们做一个负责任的作者,不把“有刺宣栗”和“青皮胡桃”留给读者。而掌握作文修改的合适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知一重非,进一重境”,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SOHO创业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SOHO创业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