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声音:创业教育应纳入高校课程
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已是不争的现实。如何提升他们应对就业压力的能力,进行创业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当今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创业教育的探索,并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目前,创业教育已引起我国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推行创业教育试点
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有步骤有层次地在这些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实施创业教育的活动中,如上海市劳动局开业指导中心就制定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案。我国的创业教育虽然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但总的来讲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大学生中全面实施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就业竞争形势的需要。2004年,我国各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420万人,是扩招前的4倍,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已超过2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超过了19%。伴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政府部门人员大量下岗分流,国有大中型企业因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改制,其就业岗位并没有与高校扩招的规模一起增加,面对每年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国家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因而高校毕业生必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高校不再仅是产生理论家、思想家的摇篮,更要培养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创业型人才。
开展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更需要一个完整的创业体系的支持,包括鼓励创业的环境、支持创业的社会融资渠道以及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团队的培育。创业是一项综合技能的展示,是高智慧的活动,需要一个人具有很强的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更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一系列的知识,要将其转化为生产力,高校学生必须通过综合的技能培训,接受创业教育,进行系统的创业训练,并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
开展创业教育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方式。创业不但能创造就业机会,而且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创造出大量的企业和实体。我国每年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的许多作品都被企业抢购,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使大学的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导致新兴工业、新兴行业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避免了以前高校闭门教学、企业闭门生产的被动局面,激活了科研技术市场,充分发挥了高校的人才与企业的资本间的优势,实现了人才与资本的有机结合。
创业教育的内容设置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创业教育的具体内容不可能要求各高校完全统一,但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高校要帮助学生树立大就业观念,高校要通过各种教育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鼓励大学生开拓创新,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多作贡献,学生要由被动地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创业基本素质由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等四部分组成。为此,创业教育应紧紧围绕创业基本素质培养目标进行,与创业有关的素质和能力主要有创新素质与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与创业有关的品质主要有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放于中心地位,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培养学生创业精神、能力展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视野开阔、主动创新、勇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创业是智慧与能力的较量,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广博的知识积累,创业活动本身因“业”不同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创业者还要掌握市场运作的一些基本步骤与程序。这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非常高,教师必须对创业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理解才能驾驭该门课程,学生才能学有所用,学有所获,通过学习,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创业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学校还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比如请有关政府机关的负责人讲授纳税程序,如何办理工商登记及税务登记,特种行业管理等等。组织专家学者答疑,开办经典案例分析讲座,让学生掌握实战的经验和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创业教育的途径与形式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构建起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计划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加以体现。就课程设置而言,高校要找出一条适合本校的模式,实施和推进创业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各高校任课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召开学术经验交流会,同时在专业教育中也要渗透和贯彻创业教育的思想,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更要贯彻创业教育的精神,以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独立工作的能力。要主动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体现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并充分表现出其创业精神,这样的教育效果更直观、生动,更能启发创业思路、拓宽创业视野。
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高校可在企业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学校本身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周密的创业培养计划,通过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同学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学生从中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与艰辛,体会成功的喜悦,潜意识中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
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创业教育活动大都起源于创业设计大赛,学生在创业作品的设计过程中,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查阅大量的资料,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煅炼。高校开展科研竞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或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举办创业现身讲座,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借鉴。也可专门举办创业培训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学校要主动增加投入和改善软硬环境,把这一工作当成学生成才的大事来抓,要主动与企业联姻,牵线搭桥,让学生的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学生的创业成果尽快产业化。
推行创业教育试点
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有步骤有层次地在这些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实施创业教育的活动中,如上海市劳动局开业指导中心就制定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案。我国的创业教育虽然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但总的来讲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大学生中全面实施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就业竞争形势的需要。2004年,我国各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420万人,是扩招前的4倍,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已超过2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超过了19%。伴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政府部门人员大量下岗分流,国有大中型企业因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改制,其就业岗位并没有与高校扩招的规模一起增加,面对每年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国家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因而高校毕业生必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高校不再仅是产生理论家、思想家的摇篮,更要培养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创业型人才。
开展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更需要一个完整的创业体系的支持,包括鼓励创业的环境、支持创业的社会融资渠道以及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团队的培育。创业是一项综合技能的展示,是高智慧的活动,需要一个人具有很强的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更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一系列的知识,要将其转化为生产力,高校学生必须通过综合的技能培训,接受创业教育,进行系统的创业训练,并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
开展创业教育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方式。创业不但能创造就业机会,而且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创造出大量的企业和实体。我国每年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的许多作品都被企业抢购,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使大学的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导致新兴工业、新兴行业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避免了以前高校闭门教学、企业闭门生产的被动局面,激活了科研技术市场,充分发挥了高校的人才与企业的资本间的优势,实现了人才与资本的有机结合。
创业教育的内容设置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创业教育的具体内容不可能要求各高校完全统一,但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高校要帮助学生树立大就业观念,高校要通过各种教育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鼓励大学生开拓创新,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多作贡献,学生要由被动地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创业基本素质由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等四部分组成。为此,创业教育应紧紧围绕创业基本素质培养目标进行,与创业有关的素质和能力主要有创新素质与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与创业有关的品质主要有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放于中心地位,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培养学生创业精神、能力展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视野开阔、主动创新、勇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创业是智慧与能力的较量,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广博的知识积累,创业活动本身因“业”不同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创业者还要掌握市场运作的一些基本步骤与程序。这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非常高,教师必须对创业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理解才能驾驭该门课程,学生才能学有所用,学有所获,通过学习,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创业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学校还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比如请有关政府机关的负责人讲授纳税程序,如何办理工商登记及税务登记,特种行业管理等等。组织专家学者答疑,开办经典案例分析讲座,让学生掌握实战的经验和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创业教育的途径与形式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构建起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计划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加以体现。就课程设置而言,高校要找出一条适合本校的模式,实施和推进创业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各高校任课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召开学术经验交流会,同时在专业教育中也要渗透和贯彻创业教育的思想,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更要贯彻创业教育的精神,以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独立工作的能力。要主动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体现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并充分表现出其创业精神,这样的教育效果更直观、生动,更能启发创业思路、拓宽创业视野。
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高校可在企业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学校本身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周密的创业培养计划,通过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同学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学生从中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与艰辛,体会成功的喜悦,潜意识中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
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创业教育活动大都起源于创业设计大赛,学生在创业作品的设计过程中,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查阅大量的资料,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煅炼。高校开展科研竞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或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举办创业现身讲座,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借鉴。也可专门举办创业培训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学校要主动增加投入和改善软硬环境,把这一工作当成学生成才的大事来抓,要主动与企业联姻,牵线搭桥,让学生的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学生的创业成果尽快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