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职场健康 - 佛道思想蕴含心理减压妙方

佛道思想蕴含心理减压妙方

  “凡是承认自己压力比较大的人,承认的越多,对佛学思想就越肯定。这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绝对找得到的。如果问他们儒释道三家之中哪一家对缓解心理压力作用最明显,他们明确地说是佛学思想。”

  和记者讲这番话的是杭州师范学院副教授蔡海榕,最近正在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压力管理策略研究”这一研究课题而忙碌着。从传统文化中的佛道儒三家思想中找到缓解现代人心理压力的妙方,正是他的目标。

  为此,他和课题组成员曾先后在北京、南京、杭州、广州等地对四百余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还对数十人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对象涵盖了教师、医生、媒体从业人员、公司职员、高级工程师等等,被调查者大部分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还有一些是硕士、博士。结果发现,佛道思想中的很多元素对现代人“缓解心理压力、修身养性、安身立命”都有直接的作用。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生活态度,其实与涅槃境界有密切的关系

  到底是哪些思想成了现代人自我调节缓解压力的法宝呢?蔡海榕在对浩瀚深广的佛学思想加以梳理后发现,佛学思想中可以用作化解精神压力策略的内容还真是不少。

  首先,佛学思想认为,人生本苦,因为人由“五蕴”和合而成,不是独立、圆满的实体。因此,人活着必然有痛苦。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抑制现代人对生活完美性过度的追求,增加对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

  其次,佛学中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说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人自身都是因缘和合而起的,没有永远不变单一独立的实体,所以,人生一切成功失败、荣耀屈辱都是虚幻不实的,不值得放在心上。

  蔡海榕认为,领会了这种观点会让人们意识到,对名利的贪恋会造成种种烦恼和痛苦。从而淡化对外界事物过度的追求,使思想得到升华。

  第三,人生真正的目标是追求涅槃境界。佛学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追求物质的满足,生活原则是“够用就好”,“简单为上”,应努力舍弃我执、离弃爱欲、摆脱烦恼,进入心境如水的涅槃境界。这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指通过不断的内心修持,使自己的心不断净化,达到清净寂静,无烦无恼的状态。

  “涅槃并不是要人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而是要求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尽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名利看得淡一点。不少中年知识分子提出用‘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工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实与佛教的涅槃境界存在密切的关系。”蔡海榕说。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对抗社会不公正的心理力量

  第四,“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对抗社会不公正的心理力量。佛学中有“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说法,意思是人们的内心思维活动以及语言和行动,必定会引起一定的业力。善的业会引起对众生身心有益的的结果;恶的业会造成对众生身心有害的后果。人的命运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和力量造成的,正是由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造成的。

  “业报轮回思想和因果报应说尽管存在神秘主义的一面,在科学的立场上看是不真实的。但是从文化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看,是非常有价值的。”蔡海榕说。

  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多人相信,命运对人是公正的,只要坚持自己正确的道德准则,即使经历坎坷,终有好报。而为非作歹,造成社会不公正现实的人,虽然得势于一时,终将受到惩罚。这一定程度上鼓舞了人们抗争命运的勇气。而现代心理学也证明,一个人在行善时,其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作用,使内心得以净化。

  蔡海榕表示,佛学伦理观点同样对人们化解心理压力有很好的作用,佛学伦理的实践使人们能逐渐具有六心,没有骄傲心、没有自满心、常生惭愧心、不生攀缘心、不生嗔恨心、不生颠倒心,从而做到面对讥、苦、乐、利、衰、毁、誉八风,不为所动。许多知识分子深有感触地说,即使只做到一半,已经受用不尽。

  道家体现出了一种终极关怀,自然无为的思想能起到文化疏导作用

  此课题进行的调查还显示,有29%的人认为道家思想在缓解心理压力方面作用也很明显,比例仅次于佛学,与蔡海榕合作研究的徐小明副教授对此做了分析。

  她认为,道家体现出了一种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对保持身心健康有独特的作用,自然无为的思想恰好能起到一种文化疏导作用。首先,道家倡导生命比名利更重要,如果名利损害人的生命,宁肯抛弃名利,也要保存自己的生命。此观点被62.2%的被调查者承认,对于许多事业、生活不如意的人,具有明显的释怀作用。

  其次,道家提倡“达生”的生命观,对死生取一种达观的超然态度,不因生死问题而改变和丧失自己的真性。道家的这一观点使人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死亡,消除因死亡而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第三,道家认为,在强大的自然力和命运面前,人只能听其安排而任其自然,大可不必悲喜为之,应平静地对待一切人生的际遇。徐小明认为,这种认识在科学的立场上看是不真实的,但它要求人们做到“不以物喜,但不以己悲”,洒脱自然,对知识分子具有心理安慰的作用。

  第四,道家强调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理想人生,强调自身的“独”和“异”。蔡海榕认为,心理压力来自社会公认的标准,达不到标准就意味着不如别人,如果强调“独”和“异”自然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也能使现代人根据自身的实际,安排和设计自我,追求自重、自爱、自存的人生理想,从而减轻因外界因素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此外,徐小明认为,道家超越善恶、名利的伦理追求可以作为缓解压力的思想资源。比如,道家主张不争功名、利禄、地位、是非,不争即“大争”。还主张要有“不有”的胸怀,为社会为人类而劳作,劳作所得,万不可据为己有,使知识分子在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的同时体会到一种光荣感和成就感。

  又如,“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也颇具启发意义。道家认为,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惟有将“出乎众”或胜负的观念抛之脑后,将自己看成是众人众物中之普通的一人一物,不强人以同己,方可以真正胜过一切。这一观点能使人们打破自我中心之观念,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内心宁静愉悦。

  蔡海榕告诉记者,目前学术界对于儒家思想能否化解心理压力,观点并不一致。有人认为,儒家强调入世,过分强调只会增加心理压力。而有专家则认为儒家强调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立德、立功、立言,承担责任是个人生存的本分”,从而对心理承受能力起到支撑作用,所以是把“双刃剑”。

  蔡海榕表示,在新世纪,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增加一些思想层面的认识,检讨一些迷信的东西。“过去片面强调宗教的消极作用,对社会心理的抚慰作用讲得很少,其实佛学的心理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心理学”。

  正如方立天教授指出的那样,佛教高度重视人自身的心灵建设,改变人的心态,提升人的智慧。我们应该挖掘其思想资源,并且作出应机应时的阐释。

  参考资料:徐小明、蔡海榕《论道家文化在社会转型期化解中年知识分子心理压力的作用》(原刊于《浙江学刊》2004年第五期)。

  ■专家简介

  蔡海榕,杭州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与科学文化,主要著作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译著有《知识分子与现代性危机》等。

  第四,道家强调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理想人生,强调自身的“独”和“异”。蔡海榕认为,心理压力来自社会公认的标准,达不到标准就意味着不如别人,如果强调“独”和“异”自然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也能使现代人根据自身的实际,安排和设计自我,追求自重、自爱、自存的人生理想,从而减轻因外界因素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此外,徐小明认为,道家超越善恶、名利的伦理追求可以作为缓解压力的思想资源。比如,道家主张不争功名、利禄、地位、是非,不争即“大争”。还主张要有“不有”的胸怀,为社会为人类而劳作,劳作所得,万不可据为己有,使知识分子在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的同时体会到一种光荣感和成就感。

  又如,“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也颇具启发意义。道家认为,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惟有将“出乎众”或胜负的观念抛之脑后,将自己看成是众人众物中之普通的一人一物,不强人以同己,方可以真正胜过一切。这一观点能使人们打破自我中心之观念,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内心宁静愉悦。

  蔡海榕告诉记者,目前学术界对于儒家思想能否化解心理压力,观点并不一致。有人认为,儒家强调入世,过分强调只会增加心理压力。而有专家则认为儒家强调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立德、立功、立言,承担责任是个人生存的本分”,从而对心理承受能力起到支撑作用,所以是把“双刃剑”。

  蔡海榕表示,在新世纪,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增加一些思想层面的认识,检讨一些迷信的东西。“过去片面强调宗教的消极作用,对社会心理的抚慰作用讲得很少,其实佛学的心理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心理学”。

  正如方立天教授指出的那样,佛教高度重视人自身的心灵建设,改变人的心态,提升人的智慧。我们应该挖掘其思想资源,并且作出应机应时的阐释。

  参考资料:徐小明、蔡海榕《论道家文化在社会转型期化解中年知识分子心理压力的作用》(原刊于《浙江学刊》2004年第五期)。

  ■专家简介

  蔡海榕,杭州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与科学文化,主要著作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译著有《知识分子与现代性危机》等。

[网上收集]
职场健康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职场健康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