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常听到父母们这样抱怨说:“我的孩子长这么大,什么都不会干,就会花钱!”我觉得,说这话的父母,是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孩子。在如今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钱的社会里,如果孩子真的会花钱,应当说是一大长处。实际上,父母们所抱怨的是孩子们不会花钱、乱花钱。
当我们耳闻目睹并且批评孩子们那些无视父母的艰辛劳动、以致无度挥霍父母钱财的令人心痛的所作所为的时候,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在我们这个以克勤克俭、精打细算为传统美德的国度里,当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之后,在对下一代人的教育中,理财教育却是一个盲点。有的父母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消费欲望,对孩子花钱没有节制,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有的父母把金钱作为奖惩孩子的手段,使孩子过于看重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而缺少基本的认识社会的道德;也有的父母认为钱不是好东西,对孩子用钱管束得很紧,即使正当支出也加以限制,以为这样就是培养孩子勤俭的品质,将来就能够不乱花钱。结果有的孩子离开了父母根本不会花钱,甚至上了大学连日常生活用品也不会买。不会花钱成了无能的代名词。
可见,父母对孩子用钱的态度,放任或者苛刻都会产生不良的结果。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钱本身,也不在于父母给不给孩子钱,而是教孩子怎样正确认识钱,如何养成良好的用钱习惯,也就是要让孩子学会理财,这是孩子生存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家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将教育渗透到有关儿童与钱财发生关系的一切环节之中。
在现实生活中让孩子了解钱的实际价值。许多孩子不懂得挣钱的艰辛,没有钱的价值的概念。在他们的认识上,往往只知道用钱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这个数额的钱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还可以派多大的用场则全然不知。所以以我为中心考虑问题,花钱大手大脚不可避免。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情境,比如带孩子到市场买菜,让孩子知道买一块冰激凌的3元钱,能够买多少菜;鼓励孩子参加公益活动,比如省下买一个名牌书包的300元钱可以资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重返校园;还可以让大一些的孩子利用假期参加勤工俭学劳动,比如卖报纸、帮工等,亲身体验钱来之不易……时常创造一些这样的情境,或许不需要家长讲太多的大道理,而使孩子懂得珍惜,逐渐改掉乱花钱的毛病。
训练孩子把钱用在“刀刃”上。我们反对无节制地给孩子钱,也不主张不给孩子独立支配钱的机会,而是要注重孩子理财能力的培养。比如许多家庭中孩子的零花钱是随要随给,花了再要。如果稍微改变一下方式,与孩子商定每周给一个固定的数额,让孩子自己作出计划,自己支配。家长只是事先提出原则,而不具体干预。这样孩子可以从支配零花钱开始学会、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买自己最想买的东西或者把钱存起来。家长的作用是进行监督检查,在给下一周的零花钱之前纠正上周的偏颇,还可以对好的消费选择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把钱用在“刀刃”上的良好习惯。
给孩子理财的机会。孩子生活在一个非现实的经济世界里,他们个人所经历的生活范围,远不是家庭经济生活的全部。他们住在家里,没有太多的生活开支让他们承担。当他们长大后不得不独立生活的时候,往往会对大量的、琐碎的日常生活开支而束手无策。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可以让年纪大一些的孩子为自己买日用品,为家里买菜、交电话费、帮大人收水电费等等。父母还可以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甚至把家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天的必要开支交给孩子管理,以帮助孩子了解该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当今社会金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为孩子传授一些如何认识金钱、如何使用金钱的基本知识,让他们学会理财,会使孩子减少一些不良现象的污染,多一点将来立足社会的本领。可以说,理财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