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电池租赁的陷阱
最近,经营方式如同书籍、VCD、DVD光碟出租基本相同的“电池租赁”代理加盟广告在各类杂志、报纸中频繁出现。许多正在寻找项目的中小投资者和下岗职工纷纷选择了这个以“环保”名义进行招商的创业项目。
最近,经营方式如同书籍、VCD、DVD光碟出租基本相同的“电池租赁”代理加盟广告在各类杂志、报纸中频繁出现。许多正在寻找项目的中小投资者和下岗职工纷纷选择了这个以“环保”名义进行招商的创业项目。
“电池租赁”:“看上去很美”
目前正在加大力度进行招商的“电池租赁”企业大都有一套听上去很有说服力的“环保”理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迅速提高,电子儿童玩具、复读机、CD机、随身听等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电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一粒纽扣电池就能污染60万升水,我国是电池消费大国,但同时是污染大国;随着电池的大量应用,它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引起了我的担忧;我国每年产销180亿粒电池,同时也增加了85万吨黑色垃圾。每年报废的上百亿粒电池大部分没有回收处理,也没有按照危险废物来管理,而是当作普通垃圾来对待,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而‘电池租赁’以‘只租不卖’为经营理念,提倡‘租一次电池,留一片绿色’,在学校、社区、宾馆、幼儿园等场所全面开展租赁业务,不但能给消费者节约开支,而电池租赁项目本身又能为各地投资者创造了一次创业机会。”
无疑,这段听起来“忧国忧民”的“环保”理论很能打动一大批没有市场营销经验的中小投资者。就在这些投资者为“电池租赁”形式是否能被市场接受而忧郁的时候,一个看起来具有巨大市场空间的消费群体被厂家当作“王牌”打了出来:“在大、中专院校,和学生会或学校环保、爱心等社团在学校中开展以‘绿色校园’、‘绿色奥运’等为主题的环保活动,借助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环保晚会等多种形式,普及废旧电池污染的严重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适时推出电池租赁业务、环保理念,使学生对电池租赁的意义有所了解,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电池租赁’;然后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不同型号电池的需求量、消费金额,从而减小盲目投资,并且满足拥有不同用电器的学生需求;而电池租赁店应选在学生较集中的区域(如饭堂、宿舍楼等),这样有利于宣传,也可把校内的商店、话吧、网吧、报刊亭、邮局等作为电池租赁的兑换点,与参与经营者分成,从而减小租赁门面房、人员工资等费用的支出,降低成本,这样更适合于小型投资者及电池租赁业初期运作,同时也可防止如“非典”等突发事件的影响,降低经营者的风险,提高其利润空间。”
在这套“利国利民”又具有强劲市嘲潜力”的“前景”诱惑下,许多人纷纷成为“电池租赁”代理商和“加盟店”店主。那么,成为“电池租赁”的代理商、加盟店究竟需要投资多少钱?已经成为“电池租赁”代理商、加盟店的投资者收获怎样呢?记者带着疑虑和困惑暗访了号称“打造中国电池租赁‘第一’品牌”的陕西省铜川市麟字特种电源有限公司。
谁赚钱?赚谁的钱?
这家公司在网站上宣称:“已经在全国30多个盛市、自治区设有100多家代理、加盟专营店1500多家,并且部分产品已远销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
12月17日上午,记者以要做代理的名义接通了陕西省铜川市麟字特种电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麟字公司”)招商部的电话,“麟字公司”刘小姐听说笔者要做北京地区的总代理之后,很自信地说:“您一定没做前期市场调查!”;随即,刘小姐建议笔者先做个加盟店,这样投资比较少,前期也就两万多元,当记者问北京附近是否可以提供其它做的好的代理商电话供参考时,刘小姐向笔者提供了河北邯郸市的总代理商张先生的电话。记者接通张先生的电话后,张先生介绍说,自己做“麟字公司”邯郸总代理已经6个月了,自己从“麟字公司”购买了6万多元的设备和电池取得了代理权,目前张先生自己并没有开设加盟店,只是发展了两个县级代理商,当张先生听说笔者也要做“麟字公司”代理时,再三提醒笔者一定要慎重。
是不是张先生自己不懂市场才导致没有把市场做起来呢?笔者希望再听听其它代理商的意见。
记者再次接通“麟字公司”招商部的电话,一位名叫“王亚锋”的先生接待了笔者,王先生介绍说,北京这样的直辖市需要购买25万元的设备和电池,当笔者问能买到多少设备时,王先生很认真地拿计算机给笔者核算能购买LZ-400和LZ0-800各多少台,5号和7号电池多少!当笔者问如果没有市场是否可以退货时,王先生十分果断地说:“最起码要一年以后才能探讨是否可以退货”;当笔者问是否可以提供做的最好的代理商的电话?王先生提供了山东烟台总代理商陈辉先生的手机,笔者接通陈辉先生的电话后,陈先生听说笔者要做北京的总代理,劝笔者不要盲目和冲动,陈先生说:“如果单做‘电池租赁’加盟店是根本赚不到钱的,自己赚的钱也主要是从二级代理商手里赚到的,现在已经赚不到什么钱了。”笔者听陈先生这么一说,不得不怀疑这个“电池租赁”项目了,是不是陈先生和“麟字公司”有什么矛盾才故意这么说呢?笔者决定再听听其它代理商的意见。
记者再次接通“麟字公司”招商部的电话,一位叫“徐小姐”接待了笔者,“徐小姐”证实,“麟字公司”目前已经有95家代理商,1000多家加盟店,如果“徐小姐”说的是真话的话,“麟字公司”95家代理商按每家交5万元计算,已经有475万的销售额;1000家加盟店每家按15000元计算,已经有1500万的销售额;无论代理商、加盟店是否能够赚到钱,“麟字公司”从代理商、加盟店的近2000万里既买了设备,又获得了利润,这可以一笔“好买卖”啊!
记者接通了“徐小姐”提供的河北保定市总代理毛克强先生的电话,毛先生除了大倒苦水以外,再三劝阻笔者千万不要盲目加盟“电池租赁”行业。
面对“麟字公司”的代理商的劝阻,媒体对“麟字公司”和“电池租赁”有什么相关的报道呢?
现实否定“电池租赁”?
10月14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周静)报道:“电池租赁,每对电池租金6元/月。”为控制废旧电池对环境污染,一种新型环保电池在中南大学开始了租赁经营。虽然学生对此普遍持赞成态度,但实际租赁电池的同学却不多。”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在綦江县城开“电池租赁”店的刘兆洪无奈地告诉记者:“开张9天,仅有3个人拿去免费试用。”他说,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市民环保意识淡漠。10月10日,刘兆洪在该县体育场旁边开起了这座小城的首家电池租赁店,然而,“开张9天,只有3人免费试用。”
据《西安晚报》报道:只交5元钱租金,一个月内就可以随意到店里租用电池。电池租赁,一个倡导绿色、减少污染的新兴行业现身古城。那么,电池租赁市场状况如何呢?记者昨天来到位于雁塔路的电池租赁公司进行采访。
据悉,这是西安第一家从事电池租赁业务的公司。在店里,记者看到柜台边的墙上挂着一尺多长的充电器,正给数十个镍氢电池充电,整个上午几乎没有几个顾客来办理租赁业务。据介绍,目前从事电池租赁的利润很微薄,两块电池的月租金为5元钱,年租金为30元。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该店一次购进可多次使用的镍氢电池200块,消费者在一个月内可以凭卡无限量地更换电池。从今年春季,电池租赁业务开办至今,一个月租赁电池的最多不超过40人,主要客户是周边的学生。截至目前,该店开业几个月连电池成本还未收回。
据《三秦都市报》报道:去年10月份,省政府为建北社区免费提供了一台充电柜及一些充电电池,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让其在社区开展电池租赁业务。可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因为没有市场,充电柜竟然没有开启过。
8月16日,记者来到建北社区,龚宏俊主任告诉记者,充电柜和充电电池发下来之后,他们在社区周边进行了市场调研,发现学校里可能有市场,就到附近的西安市26中、建国路小学、立新小学进行宣传。结果发现没有学生感兴趣,用电池的学生都在使用一次性电池,而且大多学生都使用MP3听歌,使用的都是可充电的锂电池,可此充电柜只能为5号和7号的电池充电。
龚主任还告诉记者,由于这些电池只租不卖,所以不造成污染,而且他经过培训,懂技术,可很少有人问充电柜以及充电电池的事。以至于闲置的充电柜落满了灰尘发挥不了作用。
“电池租赁”行业的结症究竟在哪?“麟字公司”的95家代理商,1000多家加盟店是否有人收回投资?到现在,还是个迷,记者将就此进行进一步追踪报道。
最近,经营方式如同书籍、VCD、DVD光碟出租基本相同的“电池租赁”代理加盟广告在各类杂志、报纸中频繁出现。许多正在寻找项目的中小投资者和下岗职工纷纷选择了这个以“环保”名义进行招商的创业项目。
“电池租赁”:“看上去很美”
目前正在加大力度进行招商的“电池租赁”企业大都有一套听上去很有说服力的“环保”理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迅速提高,电子儿童玩具、复读机、CD机、随身听等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电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一粒纽扣电池就能污染60万升水,我国是电池消费大国,但同时是污染大国;随着电池的大量应用,它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引起了我的担忧;我国每年产销180亿粒电池,同时也增加了85万吨黑色垃圾。每年报废的上百亿粒电池大部分没有回收处理,也没有按照危险废物来管理,而是当作普通垃圾来对待,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而‘电池租赁’以‘只租不卖’为经营理念,提倡‘租一次电池,留一片绿色’,在学校、社区、宾馆、幼儿园等场所全面开展租赁业务,不但能给消费者节约开支,而电池租赁项目本身又能为各地投资者创造了一次创业机会。”
无疑,这段听起来“忧国忧民”的“环保”理论很能打动一大批没有市场营销经验的中小投资者。就在这些投资者为“电池租赁”形式是否能被市场接受而忧郁的时候,一个看起来具有巨大市场空间的消费群体被厂家当作“王牌”打了出来:“在大、中专院校,和学生会或学校环保、爱心等社团在学校中开展以‘绿色校园’、‘绿色奥运’等为主题的环保活动,借助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环保晚会等多种形式,普及废旧电池污染的严重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适时推出电池租赁业务、环保理念,使学生对电池租赁的意义有所了解,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电池租赁’;然后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不同型号电池的需求量、消费金额,从而减小盲目投资,并且满足拥有不同用电器的学生需求;而电池租赁店应选在学生较集中的区域(如饭堂、宿舍楼等),这样有利于宣传,也可把校内的商店、话吧、网吧、报刊亭、邮局等作为电池租赁的兑换点,与参与经营者分成,从而减小租赁门面房、人员工资等费用的支出,降低成本,这样更适合于小型投资者及电池租赁业初期运作,同时也可防止如“非典”等突发事件的影响,降低经营者的风险,提高其利润空间。”
在这套“利国利民”又具有强劲市嘲潜力”的“前景”诱惑下,许多人纷纷成为“电池租赁”代理商和“加盟店”店主。那么,成为“电池租赁”的代理商、加盟店究竟需要投资多少钱?已经成为“电池租赁”代理商、加盟店的投资者收获怎样呢?记者带着疑虑和困惑暗访了号称“打造中国电池租赁‘第一’品牌”的陕西省铜川市麟字特种电源有限公司。
谁赚钱?赚谁的钱?
这家公司在网站上宣称:“已经在全国30多个盛市、自治区设有100多家代理、加盟专营店1500多家,并且部分产品已远销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
12月17日上午,记者以要做代理的名义接通了陕西省铜川市麟字特种电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麟字公司”)招商部的电话,“麟字公司”刘小姐听说笔者要做北京地区的总代理之后,很自信地说:“您一定没做前期市场调查!”;随即,刘小姐建议笔者先做个加盟店,这样投资比较少,前期也就两万多元,当记者问北京附近是否可以提供其它做的好的代理商电话供参考时,刘小姐向笔者提供了河北邯郸市的总代理商张先生的电话。记者接通张先生的电话后,张先生介绍说,自己做“麟字公司”邯郸总代理已经6个月了,自己从“麟字公司”购买了6万多元的设备和电池取得了代理权,目前张先生自己并没有开设加盟店,只是发展了两个县级代理商,当张先生听说笔者也要做“麟字公司”代理时,再三提醒笔者一定要慎重。
是不是张先生自己不懂市场才导致没有把市场做起来呢?笔者希望再听听其它代理商的意见。
记者再次接通“麟字公司”招商部的电话,一位名叫“王亚锋”的先生接待了笔者,王先生介绍说,北京这样的直辖市需要购买25万元的设备和电池,当笔者问能买到多少设备时,王先生很认真地拿计算机给笔者核算能购买LZ-400和LZ0-800各多少台,5号和7号电池多少!当笔者问如果没有市场是否可以退货时,王先生十分果断地说:“最起码要一年以后才能探讨是否可以退货”;当笔者问是否可以提供做的最好的代理商的电话?王先生提供了山东烟台总代理商陈辉先生的手机,笔者接通陈辉先生的电话后,陈先生听说笔者要做北京的总代理,劝笔者不要盲目和冲动,陈先生说:“如果单做‘电池租赁’加盟店是根本赚不到钱的,自己赚的钱也主要是从二级代理商手里赚到的,现在已经赚不到什么钱了。”笔者听陈先生这么一说,不得不怀疑这个“电池租赁”项目了,是不是陈先生和“麟字公司”有什么矛盾才故意这么说呢?笔者决定再听听其它代理商的意见。
记者再次接通“麟字公司”招商部的电话,一位叫“徐小姐”接待了笔者,“徐小姐”证实,“麟字公司”目前已经有95家代理商,1000多家加盟店,如果“徐小姐”说的是真话的话,“麟字公司”95家代理商按每家交5万元计算,已经有475万的销售额;1000家加盟店每家按15000元计算,已经有1500万的销售额;无论代理商、加盟店是否能够赚到钱,“麟字公司”从代理商、加盟店的近2000万里既买了设备,又获得了利润,这可以一笔“好买卖”啊!
记者接通了“徐小姐”提供的河北保定市总代理毛克强先生的电话,毛先生除了大倒苦水以外,再三劝阻笔者千万不要盲目加盟“电池租赁”行业。
面对“麟字公司”的代理商的劝阻,媒体对“麟字公司”和“电池租赁”有什么相关的报道呢?
现实否定“电池租赁”?
10月14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周静)报道:“电池租赁,每对电池租金6元/月。”为控制废旧电池对环境污染,一种新型环保电池在中南大学开始了租赁经营。虽然学生对此普遍持赞成态度,但实际租赁电池的同学却不多。”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在綦江县城开“电池租赁”店的刘兆洪无奈地告诉记者:“开张9天,仅有3个人拿去免费试用。”他说,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市民环保意识淡漠。10月10日,刘兆洪在该县体育场旁边开起了这座小城的首家电池租赁店,然而,“开张9天,只有3人免费试用。”
据《西安晚报》报道:只交5元钱租金,一个月内就可以随意到店里租用电池。电池租赁,一个倡导绿色、减少污染的新兴行业现身古城。那么,电池租赁市场状况如何呢?记者昨天来到位于雁塔路的电池租赁公司进行采访。
据悉,这是西安第一家从事电池租赁业务的公司。在店里,记者看到柜台边的墙上挂着一尺多长的充电器,正给数十个镍氢电池充电,整个上午几乎没有几个顾客来办理租赁业务。据介绍,目前从事电池租赁的利润很微薄,两块电池的月租金为5元钱,年租金为30元。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该店一次购进可多次使用的镍氢电池200块,消费者在一个月内可以凭卡无限量地更换电池。从今年春季,电池租赁业务开办至今,一个月租赁电池的最多不超过40人,主要客户是周边的学生。截至目前,该店开业几个月连电池成本还未收回。
据《三秦都市报》报道:去年10月份,省政府为建北社区免费提供了一台充电柜及一些充电电池,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让其在社区开展电池租赁业务。可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因为没有市场,充电柜竟然没有开启过。
8月16日,记者来到建北社区,龚宏俊主任告诉记者,充电柜和充电电池发下来之后,他们在社区周边进行了市场调研,发现学校里可能有市场,就到附近的西安市26中、建国路小学、立新小学进行宣传。结果发现没有学生感兴趣,用电池的学生都在使用一次性电池,而且大多学生都使用MP3听歌,使用的都是可充电的锂电池,可此充电柜只能为5号和7号的电池充电。
龚主任还告诉记者,由于这些电池只租不卖,所以不造成污染,而且他经过培训,懂技术,可很少有人问充电柜以及充电电池的事。以至于闲置的充电柜落满了灰尘发挥不了作用。
“电池租赁”行业的结症究竟在哪?“麟字公司”的95家代理商,1000多家加盟店是否有人收回投资?到现在,还是个迷,记者将就此进行进一步追踪报道。